「五言長城」最出色的五絕唐詩,雖只有20個字,卻引出很多歧義

說到古典詩詞的藝術特徵,凝練性是最常常被提起的。畢竟我們所接觸的古典詩詞,大多篇幅都很短,尤其是五言絕句和五言律詩,分別只有20個字和40個字,卻概括了非常豐富的內容,而且還流傳千年,實在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五言長城”最出色的五絕唐詩,雖只有20個字,卻引出很多歧義

在唐詩當中,五言絕句是最能考研詩人的文字把握能力的。只有20個字的篇幅,還要考慮內容的豐富性,抒情的真實性,以及格律要求等等,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偏偏有一個唐代詩人,卻非常喜歡寫五言詩,甚至自稱為“五言長城”。

這個詩人就是劉長卿,而他最出色的五絕唐詩,也是他流傳度最高的唐詩,當屬這一首: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五言長城”最出色的五絕唐詩,雖只有20個字,卻引出很多歧義

這一首唐詩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題目就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雖然中小學語文教材當中不見得一定要求掌握,但是在語文試題當中,卻也是經常出現的。劉長卿自稱“五言長城”,這首詩就是他最出色的代表作。

開篇就是一幅蒼茫的雪景圖,“日暮蒼山遠”,太陽即將落山,天色就要黑了,天地間一片蒼茫,暮靄沉沉,遠方的山顯得更加遙遠。“天寒白屋貧”,大雪封山的日子,北風怒號,自然是非常寒冷的時候,天寒地凍來到山間農家投宿,卻也真實感受到了山裡人家的貧寒生活。

“五言長城”最出色的五絕唐詩,雖只有20個字,卻引出很多歧義

後兩句是這首詩中的細節描寫,也是劉長卿流傳度最廣的兩句詩歌。“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正在詩人在農家投宿的時候,忽然聽到院子裡的狗在叫,應該是這戶人家的主人風雪之夜回到家中了。

看上去這首古詩非常簡單,篇幅也很短,寫的內容就是作者在風雪之夜投宿在山中人家的細節,並沒有太多複雜的表述。但即便如此,這首唐詩依然給後人的理解帶來了很多歧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五言長城”最出色的五絕唐詩,雖只有20個字,卻引出很多歧義

第一,“日暮蒼山遠”中的“蒼山”究竟指的是什麼?是具體存在的一座名字叫“蒼山”的山,還是指的詩人在當時所看到的一座座“蒼茫大山”?因為五言詩要求語言的凝練,所以這裡是存在歧義的。

第二,“天寒白屋貧”中的“白屋”究竟是表達的什麼意思?是指的風雪覆蓋一片雪白的白色房子,還是指的主人家清貧至極,一窮二白的“白”?

第三,“風雪夜歸人”中的“歸人”指的是誰?是詩人自己還是主人?

“五言長城”最出色的五絕唐詩,雖只有20個字,卻引出很多歧義

這首詩的題目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顯然表達的是詩人在鄉野之外投宿遇到“芙蓉山主人”的事情,所以這首詩重在表達的是詩人與主人的相逢之情,由此這首詩中的歧義雖然存在,但是並不影響對於這首詩的理解,反而賦予了詩歌本身豐富的情感內涵,不失為一首精彩詩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