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對皮膚正常結構的影響

在激光治療過程中,皮膚的角質層、皮脂膜、皮膚“磚牆結構”、水通道蛋白、基底層等都可能受到激光一定的破壞,從而影響皮膚的屏障、保溼、抗炎和防嗮功能。


激光對皮膚正常結構的影響

1、激光對皮膚角質層的影響

激光產生的熱效應一旦使角質層中的角蛋白變性,破壞角質層的正常結構,將使角質層喪失了對皮膚保護、防曬功能,日曬會直接促使黑色素細胞產生黑素增多,易形成色素沉著,角質層的吸收、保溼功能下降,水分流失增多,皮膚易變得乾燥、敏感。

激光對皮膚正常結構的影響

2、激光對皮脂膜的影響

皮脂膜的主要成分是神經酰胺、亞油酸及亞麻酸。糖基化神經酰胺合成酶是調控神經酰胺代謝的關鍵酶之一,激光的熱效應及光化效應或許能影響該酶的活性,影響神經酰胺的形成,保溼功能下降。激光治療後皮膚乾燥、脫皮、敏感等有關。另外,還會影響皮脂膜中的亞油酸、亞麻酸等成分,從而降低肌膚抗炎作用。

3、激光對皮膚正常結構的影響

皮膚“磚牆結構”中的“灰漿“是角質細胞間隙中脂質,可在酶的作用下轉變為保溼因子。而激光的熱效應可引起酶蛋白變性,影響酶促反應,導致保溼因子、脂質生成代謝障礙。皮膚受到激光照射後,部位溫度升高,當到達一定溫度時會導致皮膚血管會擴張充血,產生紅斑、腫脹,嚴重的甚至出現水皰、滲出。

激光對皮膚正常結構的影響

4、激光對水通道蛋白的影響

水通道蛋白是一種蛋白質,維持分子空間結構的,因此,分子結構不穩定,容易受到物理、化學因素的影響,穩定性降低失去其生物學功能。激光的熱效應可使水通道蛋白變性,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導致肌膚創傷癒合的能力減弱,皮膚出現乾燥、脫屑、老化。

5、激光對基底層的影響

當激光光速到達皮膚的基底層,使基底層受損的程度超過其自身的修復能力時,可能會引起瘢痕的形成。總之,激光在治療皮膚病的同時,亦可產生、腫脹、水皰、脫屑、敏感、色素沉著甚至瘢痕。

激光對皮膚正常結構的影響

激光術後皮膚如何護理

1、減輕紅斑、水腫、滲出

激光術後,根據皮膚的即刻表現進行冷敷,一般為15~30分鐘,冷敷的時間取決於治療的強度、醫生的個人經驗和患者的需求。但是冷敷過程中建議不要摩擦皮膚。冷敷溫度不能太低以4°c左右較合適。有些治療由於靶向治療中吸收了大量的激光能量,如鮮紅斑痣的治療後,血管內會稽留大量的熱量,這時冷敷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冷敷也能緩解治療所帶來的不適,如紅斑、腫脹、滲血等。切記,一旦皮膚被真正灼傷,任何冷敷都無濟於事。

2、恢復皮膚生理功能

由於激光治療不同程度傷及了皮膚的角質層、皮脂膜、磚牆結構、水通道蛋白、基底層,故應促進皮膚的再生和修復,在治療3個月至半年的時間內,運用合適的醫學護膚產品進行有效的皮膚護理(保溼、潤膚、抗炎、修復、防曬)是非常必要的。

激光對皮膚正常結構的影響

3、預防感染、減輕炎症反應、促進創面癒合

為了防止創面感染,可用一些軟膏和抗生素類藥物塗抹於創面處,如激光治療面積大,炎症反應重,應選擇生長因子噴霧噴於創面。另外,為避免這些情況的發送,一定要到正規專業醫療美容機構進行面診和治療,術前術後及時和主治醫生溝通,及時處理和避免。

4、

避免日曬

由於激光術後容易引起色素沉著,因此,一定要選用安全性高且防曬效果好的防曬產品。目前市場上的防曬產品大概分:物理性紫外線屏蔽劑、化學性紫外線吸收劑、生物性防曬劑等。物理防曬劑比較溫和,完全無毒性,不易被皮膚吸收,不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因此,激光術後首選物理防曬。

看了文章後是不是感覺,激光治療後的護理尤為重要呢?如果您身邊的朋友同樣在接受了激光治療,總是抱怨肌膚大不如前,不妨提醒她一下,術後護理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