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用AI技術開放,消弭「智能鴻溝」

當互聯網時代的“數字鴻溝”演變成為AI時代的“智能鴻溝”,“這樣一個智能鴻溝我們怎麼去解決,怎麼去填平?”7月4日,在2018百度AI開發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向全場開發者表達了對“智能鴻溝”的思考:隨著AI時代的到來,擺在AI面前的這樣一個“智能鴻溝”將越來越拉大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李彥宏:用AI技術開放,消弭“智能鴻溝”

據李彥宏介紹,在過去七八年的時間裡,百度每年會把15%左右的收入投入到AI技術的研發當中,有上萬名的工程師團隊,近百萬臺的服務器集群進行各種各樣複雜的運算,以及萬億級的數據來 “餵養”百度大腦,同時有千億級的參數和樣本參與訓練,以提升百度大腦的能力。

“這麼大的投入,不是每一個公司都有這個能力進行的。”李彥宏說。這就意味著,進入AI時代,傳統產業所面臨的日益增長的智能化需求與薄弱的技術投入積累之間的矛盾將逐漸凸顯,成為橫在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道路上的核心障礙之一。

從互聯網時代到人工智能時代,“百度十八年,我們一直致力於填平這樣的鴻溝”。李彥宏表示,AI時代主要是由數據、算法和算力在不斷推動的。面對“智能鴻溝”的擴張,“百度的答案就是,我們要通過數據、算力和算法的不斷替代和不斷開放來填平這樣的鴻溝,讓每一個開發者能夠接觸到全球最先進的AI技術,讓每一個公司、每一個企業都能夠很方便地使用這些最先進的AI能力。”

李彥宏:用AI技術開放,消弭“智能鴻溝”

目前,AI落地產業日趨廣泛,越來越多的行業在擁抱人工智能。百度也在以更大的技術投入來響應各行各業智能化升級的需求。此次開發者大會,百度還推出了中國第一款全功能的雲端AI芯片,“它的算力也非常強大,而且它是可編程的,也非常的靈活。”李彥宏介紹,這些芯片和芯片之上的軟件、開發框架、各種各樣的應用一起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平臺和生態系統,“一起在支撐著幾萬、十幾萬的開發者為社會造福,為世界做出應有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