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對於用戶的隱私保護

前段時間,專員身邊的一個朋友問了專員一個問題,專員也覺得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專員的朋友說,“既然區塊鏈的賬本都是透明的,特別是公鏈,沒有任何的權限控制以及准入機制,也就意味著,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看到這筆交易,為什麼還會這麼多人說比特幣是匿名的,甚至說很多人利用比特幣來進行所謂的非法的交易呢?”專員聽到這個問題,其實專員也很容易理解,專員覺得現在很多人都對這個所謂的“匿名”都是有一定的誤解的。

區塊鏈對於用戶的隱私保護


今天專員也想跟大家來聊聊區塊鏈所謂“匿名”的相關東西

首先,專員想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跟大家聊一下“假名”與“匿名”的區別,其實這兩個概念,放到平時很少人會去區分它,他們倆唯一的區別專員覺得,也就是在隱私保護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專員今天提這個的目的,其實是想跟大家說,專員認為比特幣,以太坊等沒有特殊隱私保護處理的公鏈,都只能稱得上“假名”,沒有到“匿名”這種程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

1

現在我們很多APP,網頁也好,在註冊賬號的時候,都需要實名認證,做實名認證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把你在這個平臺上的賬號與你在現實世界的身份做綁定,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KYC”認證。而在比特幣的操作中呢,他根本不需要進行身份認證,只需要進行十分簡單的公私鑰對生成的操作即可,任何人可以擁有任意多對的公私鑰對,通過自己的公私鑰對,可以隨意的進行比特幣的交易。而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實名認證的操作,也就是說比特幣網絡中的公私鑰對(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賬戶),跟現實中的身份其實是多對多的關係,並且很難會知道現實身份跟賬戶之間的對應關係。

也就是說

在比特幣的世界中,我們所使用的賬戶就是我們的“假名”,在比特幣網絡中我們的交易都是通過這些假名進行交易,因此這個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匿名”交易。我們可以在區塊鏈網絡中跟蹤一個賬戶的所有交易記錄,但是我們不能根據這個賬戶的對應到現實世界的真是身份。

但是大家想一想

假如說一旦脫離比特幣網絡,我們想要利用比特幣進行法定數字貨幣的轉換的話,其實就是需要將某一個比特幣的賬戶地址與現實中的身份進行綁定,一旦這個的身份。

有這種情況的產生,就出現了一個技術,叫做“混幣”。

何為混幣?

區塊鏈對於用戶的隱私保護

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一大堆大家互不相干的賬戶,把一大堆互不相干的交易放到一幣交易中來,那麼從表面上看來,其實就是很對對應哪個“Input”對應了哪個“Output”,其實本質上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操作,來提高賬戶追蹤的難度。

但是,其實“混幣”的那種操作,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對比特幣交易追蹤的難度,但是不是說無法追蹤,也沒有從本質上解決這個問題。

緊接其實想通過,密碼學的手段來進行某些匿名的操作,最著名的就是基於零知識證明的“零幣”和基於環簽名的“門羅幣”。

門羅幣主要有兩個特性:

1. 不可鏈接性:無法證明這兩個交易是發送給一個人的,也就是無法知道交易的接受者到底是誰。

2. 不可追蹤性:也就是說無法知道交易的發送者到底是誰。

不可鏈接性,其實主要就是通過一個隨機的中間地址進行操作,而不可追蹤性則是利用環簽名技術。在環簽名中,有很多公鑰,環簽名中的任意一把公鑰才是交易的真正的發起方,但是我們卻無法知道具體是哪一個,也就保證了交易的不可追蹤性。

在零幣中,主要通過的就是零知識證明,也就是說在整個交易轉賬的驗證中,我們無需公開交易的具體信息,在整個轉賬的過程中,其他節點可以根據僅有的一些信息來驗證這筆交易的真實性,但是最重要的也是沒有洩露交易的發送人和接收方。

文末

綜上,雖說專員只是簡單的講了隱私的保護的一些手段,也沒有講解其中的一些原理,但是專員今天想跟大家說的是,比特幣其實並不匿名,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假名而已,通過某些數據分析的手段,也是可以進行某些交易方的監測的,而且專員可以告訴大家,隱私保護不管是聯盟鏈還是公鏈,都是大家想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專員也在持續的跟進新的隱私保護的方案,有機會會跟大家繼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