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利亞出現的俄軍成建制機器人部隊是怎樣的狀態?


那不叫機器人部隊,叫UGCV(無人地面作戰載具)。

早在2015年,俄羅斯駐敘利亞遠征軍就已經在敘利亞進行了以UGCV為主的戰鬥實驗。到現在,俄軍在敘利亞的行動基本都離不開UGCV了。

近年來,俄羅斯在無人機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相比中美來說,其無人機的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但是在UGCV方面,俄羅斯早就推出了不少實用化的產品。

目前比較有名的就是平臺-M,整體達到了800Kg級別,武器是1挺PKT機槍,4枚RPG-26或者RShG-2火箭筒。不過,平套-M的感知系統倒是非常坑,只有一臺閉路電視攝像頭。

也不知道毛子咋想的,激光測距儀真的不是什麼高科技,現在民用小型化的激光測距儀幾百塊一個,毛子也不裝,顯然是太摳門了。

不過平臺-M的操控系統比較有意思,操縱員使用的是手提EC-1886型。這款電腦同時也是“仙女座-D”輕型指揮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是2010年VDV-76師使用,效果很不錯,現在推廣開來了。如果能夠把平臺-M集成進仙女座-D裡面,那是很好的。另外俄羅斯的很多小型UAV也是靠仙女座-D控制的。如果能把小型UAV,UGCV和基層指揮系統整合的話,帶來的效果肯定是很好的。

還有俄羅斯的狼-2,前幾年RAE上有展出,最開始說是外銷,不過估計沒啥人買,出口轉內銷了。目前也服役了,裝備一挺12.7mm重機槍,給戰略火箭軍做基地巡邏用,也不知道什麼玩法。

目前俄羅斯最牛逼的UGCV,應該是2015年出的天王星-9。

天王星是俄羅斯搞的一個無人車車族。天王星-6是掃雷車,天王星-14是工程破障車。這兩種車目前裝備於俄羅斯工兵。天王星-9的武備非常多。

中間是一個2A72 30mm機炮炮塔,兩側則是兩個大型伸縮掛架,掛著4枚9M120“突擊”反坦克導彈,就是Mi-28上面那個。以及6枚IGLA-S防空導彈,打直升機的。


貞觀防務


俄軍在敘利亞戰場上投入並試驗了大批新型武器裝備,自動化程度普遍較高,其中無人裝備佔據很大比例,包括全自動反炮兵系統(戰場機動需要駕駛員)、各型掃雷機器人和無人機。以下是比較有名的幾種俄軍機器人/全自動裝備:

“動物園”全自動反炮兵系統

2016年3月在敘利亞部署的反炮兵系統能在1分鐘內發現大約70個發射陣地,並同時跟蹤12個目標。它由兩臺俄軍2007年接裝的“動物園”-1雷達和3架無人機組成。

新系統安裝在多功能輕型裝甲牽引車上,乘員3人。“動物園”實現了全自動化,部署只需5分鐘左右。它可以發現17公里內的82至120毫米迫擊炮陣地、12公里內的105至155毫米火炮陣地、22公里內的齊射火箭炮陣地和45公里內的戰術導彈陣地。

小型探雷機器人—— “金龜子”和“球”

為了在巴爾米拉古城排雷,俄羅斯工兵首次使用了工程機器人“金龜子”和“球”。它們能探測其他設備無法到達的地方,比如坑洞和地下隧道。

“金龜子”遙控偵察系統由安裝在小型輪式平臺上的高清攝像機、麥克風和熱像儀組成。即使在無線電信號難以傳播的環境下,它的偵察和可操縱距離也能達到250米。這種機器人的高度僅為15釐米,無關人員幾乎無法發現。“球”是一個內置4臺攝像機、LED燈、麥克風和傳感器的小型耐衝擊球體。它能同時發送所有攝像機拍攝的圖像,為操作員提供360度視野。

“鳶”探雷定位儀

“鳶”非線性定位儀的用途是搜索電子地雷。它能發現30米內的任何半導體設備,無論後者處於開啟還是關閉狀態。地雷可能埋在地下、混凝土和柏油馬路中——但定位儀仍然能發現它。

掃雷機器人

“盔甲-KP”和OVR-2-02

敘利亞沙漠很適合測試新型工兵防護工具——“盔甲-KP”和OVR-2-02工兵服。它們最好和能抵禦衝擊波的外骨骼配合穿著。

OVR-2-02諸兵種排雷套裝配備的頭盔攝像機能讓指揮官和專業人員在工兵排除爆炸物時提供幫助。這套裝備的主要特色是便攜式水冷系統,它能在任何氣候條件下為穿著者保持舒適溫度。

重38千克的“盔甲”-KP防護服由幾塊防彈板組成,它不僅能防護彈片,還能隔熱、抗壓、抗衝擊。沿脊柱的加固讓工兵在爆炸時不會仰面跌倒。


網言軍事


概念中的戰鬥機器人

1、俄羅斯建制機器人部隊戰鬥狀態

俄羅斯此次成建制機器人部隊包括一套指揮系統“仙女座-D”,數架無人機,一個“洋槐”自行火炮群,6部“平臺-M”履帶式戰鬥機器人,4部“暗語”輪式戰鬥機器人,共同組成了一個作戰連 ,作戰時由“仙女座-D”指揮系統協調指揮,派出無人機進行空中偵查,在由“平臺-M”履帶式戰鬥機器人和 “暗語”輪式戰鬥機器人進行衝鋒,依靠其高強度裝甲和精確的射擊,充分吸引敵人火力來進行火力偵查,指揮中心實時接收無人機和戰鬥機器人傳回的敵方火力分配情況,指揮系統確定精確座標後,命令“洋槐”自行火炮群進行定點清除,在敵方火力點清除完成後,可以說這幫鋼甲機器就已經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2、戰鬥機器人具體介紹

仙女座-D輕型指揮系統,打破了傳統大型通信車等組成的自動化指揮系統結構,其由移動筆記本電腦組成指揮網絡,方便攜帶,具有防風、防塵、防水,可以在極端氣候下工作。

仙女座-D輕型指揮系統

“平臺-M”履帶式戰鬥機器人,裝備有底盤和武器平臺的差異化裝甲器材,可不借助探視工具在夜間作戰,武器裝備有四個榴彈發射器和一挺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裝備有光電和雷達偵查系統,可為武器提供製導,該機器人多用於執行偵查任務,發現消滅目標。

“平臺-M”履帶式戰鬥機器人

“暗語”輪式戰鬥機器人,裝備有一挺7.2毫米機槍和5個反坦克火箭,多用於山地作戰摧毀敵方的技術裝備和有生力量。

暗語輪式戰鬥機器人

戰鬥機器人是未來現代化戰爭的發展方向,建制化作戰更是重中之重,這種機器人間密切的配合,高效打擊力度,都會是未來戰爭中所追求的。不過還會是以人為根本,作戰人員在安全地區通過指揮系統指揮戰鬥,由這些沒有生命的鋼鐵機器衝鋒作戰,人與機器間的協同作戰方式發生了根本改變。


國際時事觀察




在敘俄軍使用的大多是無人戰車,其目的是試驗新型武器裝備的實戰性,減少作戰人員傷亡,目前在敘已經取得比較豐富的效果與經驗。

目前在敘利亞執行作戰任務的無人戰車幾乎參與了所有涉及俄軍的戰鬥,主要戰術為以無人戰車和偵查機器人逼近到距敵工事100-120米處吸引火力,然後由炮兵向被發現的敵軍實施火力打擊。隨後步兵跟在機器人後150-200米逐步推進。由原來的“步兵—坦克協同”轉變為“步兵—機器人協同”。利用這一戰法,俄羅斯在敘利亞拉塔基亞山區曾經用20多分鐘就擊潰了70多名恐怖分子。


在敘無人戰車其主要型號有“平臺”-無人戰車、“阿爾戈”無人戰車、“天王星”-9多功能無人戰車和“烏蘭”6無人工程車,它們統一由遠在千里之外的俄羅斯莫斯科的國防指揮中心,通過“仙女座”-D型遠程戰場控制系統進行操作。操作員在操作戰車進行戰術作戰的同時,也可直接瞭解到整體戰場的態勢,從而做出更有利的判斷。

通過實戰,俄羅斯的無人戰車逐步向多樣化和智能化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戰士走向戰場或將實現。


馬克觀察


俄軍機器人部隊在敘戰場出現是俄軍敘利亞軍事行動作戰計劃之一,是俄羅斯以戰代訓和戰場為試驗場的強軍戰略的具體體現。一方面,俄軍自敘利亞軍事行展開以來,不斷調集包括特種部隊在內部隊投入敘利亞戰場,對部隊輪番進行實戰訓練;一方面,通過艇射、空射巡航導彈和空投精確制導炸彈、溫壓炸彈……等對戰場各種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對各種先進武器裝備進行實戰驗證;機器人部隊投入敘利亞戰場,除了有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的因素以外,驗證機器人的實戰能力是最主要的目的,且俄恐是在積極為廣泛採用無人作戰做準備。


山羊青草


真的出現機器軍隊與血肉之軀的人的軍隊作戰了,科技不發達的國家軍隊,就是高科技國家機器軍隊的肉靶子,科技大國拿科技不發達國家肉人檢驗科技成果,這就是殘酷的自然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