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還存在什麼缺陷?

來看世界呀


生殖隔離與染色體數量之間沒有必然關係,題主可能對於生殖隔離的定義和機制有誤解,我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加以說明——

上圖是1989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的插圖,科研工作者在人工環境下模擬的果蠅的生殖隔離實驗,同一個種群的果蠅被隨機分為兩組,上面一組只飼餵澱粉類食物,下面一組只飼餵麥芽糖類食物,兩組果蠅被嚴格隔離,只能組內繁殖,經過很多代的繁殖後,再將兩組果蠅混合在一起,讓其自由交配,結果發現生殖隔離產生了,兩組果蠅不會主動雜交。

生殖隔離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用簡單的方式來闡述就是由於不同的選擇壓力(在本例中是食物營養種類的差異:澱粉與糖)導致同一物種被不同的環境壓力驅動演化,保留了不同的基因突變(更適應消化利用澱粉和更適應消化利用糖),基因的差異隨代數的增加不斷積累,直到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生殖隔離,但要注意的是,生殖隔離不是『開關』,而是漸進的過程,如果上述實驗兩個組每一代都拿出一小部分雜交,就會發現能雜交的個體會逐代減少,直到徹底無法雜交。

樓主所說的染色體數目導致的生殖隔離最典型的例子是馬和驢,雜交剩下的騾是無法再繁殖後代的,這也是一種生殖隔離。馬的染色體是64條,驢是62條,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子染色體數目減半,分別為32條和31條,結合之後騾子的染色體數為63條,為奇數,無法再進行減數分裂,因此無法再繁殖後代。

但這種情況僅僅是生殖隔離眾多機制之一,簡單來說生殖隔離的機制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①交配前隔離:因為解剖學結構上無法交配,或是行為上不交配(如上面果蠅的例子)

②交配後因基因相容性不足導致無法形成受精卵

③雜交後的後代無法存活或不孕(如馬和驢)


演化論在達爾文之後一直在不停的完善和發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學發展之後,給現代演化論帶來了新鮮血液,將過去觀察的現象理論化,現代演化論已是自成體系並相對完整的一套成熟理論體系,要非說缺陷,我認為最大的不足是尚未能解釋一切演化的起點:地球生命誕生之初有機物是如何自組織形成第一個生命體的?即生命的種子從何而來的問題。


和風


生物進化從來都對群體來說的,個體不談生物進化。你所說的染色體突然變異,以至於不能跟同種的其它個體進行交配繁殖後代,這個不能稱為進化。

進化的單位是種及其以上。小進化以種為單位,研究的是種群的形成與進化。大進化研究的現存在的所有生物的進化歷程,研究現存生物種,屬,門之間的親緣關係等。個體的變異並不在進化論的考慮範圍。

進化論中種群的生殖隔離,是一個群體和另外一個群體之間出現生殖隔離。並不是一個個體和另外一個個體之間有生殖隔離。

生物的突變具有不定向性,一個群體不可能突然之間都變異。如果這個群體突然之間都變異,這個群體內部有沒有生殖隔離,如果這個群體內部存在生殖隔離,那麼能交配,能大量產生可育後代群體才會被保留下來。如果內部都不能夠交配,那麼這個群體只有消亡。

如果這個群體和不同地方的其它的原來同屬這個物種的群體有生殖隔離,那麼這個群體已經是一個新的物種。

生物進化論的理論缺陷就在於,進化的漸變性,積累性。但是從地層的研究中發現,很多物種是大爆發的,並不是漸進的積累式的。這就是我剛才說的:短時間內生物的變異不可能達到這個程度。特別是對動物,因為染色體的畸變,多倍化通常是致死的。意思是這個個體在母體中就會“胎死腹中”。但是在植物體界染色體的多倍化很常見的。

以上是我的看法,大家覺得呢?


卓瑪心隨風動


首先,種群間的染色體數量的改變而導致的生殖隔離並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達爾文進化論當然有很多不能解釋的問題,或者說有太多需要補充的地方。目前對進化論最有力的補充應該是以表觀遺傳學為代表的“獲得性遺傳”學說,你如果是個普通的科普愛好者,可以上網百度下“北大饒毅和朱冰關於表觀遺傳學的辯論”,並以此展開深入瞭解,如果是生物學學生,可以試著去查閱甲基化,染色體結構等關鍵詞的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