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系統如何選擇線纜及鋪設

電視監控系統的鋪設

良好的視頻傳輸設計是CCTV監控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套建設好的系統選用的都是能夠產生或處理高質量畫面的攝像機,鏡頭,監視器,錄像機,但是沒有良好的傳輸系統,最終在監視器上看到的圖像將無法令人滿意.根據"木桶法則",最終的圖像質量受到整個系統中最差一環的限制;如果這最差的一環是傳輸系統,則因返工而造成的經濟,工期,系統工程質量等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系統的設計必須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傳輸方式;系統的鋪線施工必須遵循相關專業標準進行,系統最終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各種線纜傳輸的特點:

視頻音頻傳輸,同軸電纜傳輸

視頻信號傳輸一般採用直接調製技術,以基帶頻率(約8MHz帶寬)的形式,最常用的傳輸介質是同軸電纜.同軸電纜是專門設計用來傳輸視頻信號的,其頻率損失,圖像失真,圖像衰減的幅度都比較小,能很好的完成傳送視頻信號的任務.一般採用專用的SYV75歐姆系列同軸電纜,常用型號為SYV75-5(它對視頻信號的無中繼傳輸距離一般為300-500m);距離較遠時,需採用SYV75-7,SYV75-9甚至SYV75-12的同軸電纜(在實際工程中,粗纜的無中繼傳輸距離可達1km以上);也有通過增加視頻放大器以增強視頻的亮度,色度和同步信號,但線路中干擾信號也會被放大,所以迴路中不能串接太多視頻放大器,否則會出現飽和現像,導致圖像的失真;距離更遠的採用光纖傳輸方式,光纖傳輸具有衰減小,頻帶寬,不受電磁波干擾,重量輕,保密性好等一系列優點,主要用於國家及省市級的主幹通訊網絡,有線電視網絡及高速寬帶計算機網絡.而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中,光纖傳輸也已成為長距離視音頻及控制信號傳輸的首選方式.

雙絞線傳輸

弱電系統如何選擇線纜及鋪設

視頻信號也可以用雙絞線傳輸,這要用到雙絞線傳輸設備.在某些特殊應用場合,雙絞線傳輸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如,當建築物內已經按綜合佈線標準敷設了大量的雙絞線(標準中稱三類線或五類線)並且在各相關房間內留有相應的信息接口(RJ45或RJ11),則新增閉路電視監控設備時就不需再佈線,視音頻信號及控制信號都可通過雙絞線來傳輸,其中視頻信號的傳輸就要用到雙絞線傳輸設備.另外對已經敷設了雙絞線(或兩芯護套線)而需將前端攝像機的圖像傳到中控室設備的應用場合,也需用到雙絞線傳輸設備.雙絞線視頻傳輸設備的功能就是在前端將適合非平衡傳輸(即適合75Ω同軸電纜傳輸)的視頻信號轉換為適合平衡傳輸(即適合雙絞線傳輸)的視頻信號;在接收端則進行與前端相反的處理,將通過雙絞線傳來的視頻信號重新轉換為非平衡的視頻信號.雙絞線傳輸設備本身具有視頻放大作用,因而也適合長距離的信號傳輸.

聲音監聽線纜

監聽線纜一般採用4芯屏蔽通信電纜(RVVP)或3類雙絞線UTP,每芯截面積為0.5mm2.在沒有干擾的環境下,也可選為非屏蔽雙絞線,如在綜合佈線中常用的5類雙絞線(4對8芯);由於監控系統中監聽頭的音頻信號傳到中控室是採用的點對點佈線方式,用高壓小電流傳輸,因此採用非屏蔽的2芯電纜即可,如RVV2-0.5等.

通信線纜

配置有電動雲臺,電動鏡頭的攝像裝置,需在現場安裝解碼器.現場解碼器與控制中心的控制平臺之間的通信傳輸線纜,一般採用2芯屏蔽通信電纜(RVVP)或3類雙絞線UTP,每芯截面積為0.3mm2~0.5mm2.選擇通信電纜的基本原則是距離越長,線徑越大.例如:RS-485通信規定的基本通信距離是1200m,但在實際工程中選用RVV2-1.5的護套線可以將通信長度擴展到2000m以上.當通信距離過長時,需使用RS-485通信中繼器.

防盜報警系統

多芯電纜;前端探測器至報警控制器之間一般採用RVV2*0.3(信號線)以及RVV4*0.3(2芯信號+2芯電源)的線纜,而報警控制器與終端安保中心之間一般採用的也是2芯信號線,至於用屏蔽線或者雙絞線還是普通護套線,就需要根據各種不同品牌產品的要求來定,線徑的粗細則根據報警控制器與中心的距離和質量來定,但首先要確定安保中心的位置和每個報警控制器的距離,最遠距離不能超過各種品牌規定的長度,否則就不符合總線的要求了;在整個報警區域比較大,總線肯定不符合要求的條件下,可以將報警區分成若干區域,每個區域內確定分控中心的安裝位置,確保該區域內總線符合要求,並確定總管理中心位置和分管理中心位置,確定分控中心到總管理中心的通訊方式是採用RS232--RS485轉換傳輸或者採用RS232—TCP/IP利用小區的綜合佈線系統傳輸還是分管理中心的管理軟件採用TCP/IP網絡轉發給總管理中心.

報警控制器的電源一般採用本地取電而非控制室集中供電,線路較短,一般採用RVV 2×0.5"以上規格即可,依據實際線路損耗配置.周界報警和其他公共區域報警設備的供電一般採用集中供電模式,線路較長,一般採用RVV2*1.0"以上規格,依據實際線路損耗配置.所有電源的接地需統一.

弱電工程的線路鋪設要求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近年來頒發的弱電設計,施工規範,規程和標準,在總結我公司幾年來弱電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經驗和基礎上,結合弱電科技發展的新技術,新產品的技術要求,弱電工程施工及安裝遵循的標準.

室內配線技術要求

除安全可靠,佈線合理,整齊,安裝牢固外,使用導線的額定電壓應大於線路的工作電壓;導線的絕緣應符合線路的安裝方式和鋪設的環境條件.導線的截面積應能滿足供電和機械強度的要求.

配線時應儘量避免導線有接頭.非用接頭則必須採用壓線或焊接.導線連接和分支處不應受機械力的作用.配線安裝要保持水平或垂直.配線按技術要求:應加套管保護;天花板走線可用金屬軟管,但需固定穩妥美觀.信號線不能與大功率電力線平行,更不能穿在同一管內.如因環境所限,要平行走線,則要遠離50CM以上.報警控制箱的交流電源應單獨走線,不能與信號線和低壓直流電源線穿在同一管內,交流電源線的安裝應符合電氣安裝標準.報警控制箱到天花的走線要求加套管埋入牆內或用鐵水管加以保護,以提高提高防盜系統的防破壞性能.

室內配管的技術要求

線管配線有明配和慢配兩種,明配管要求橫平豎直,整齊美觀.暗配管要求管路短,暢通,彎頭少.線管如無規定時,可按線管內所穿導線的總面積(連外皮),不超過管子內孔截面積的70%的限度進行選配.管路長度超過下列數值時,中間應加裝接線盒或拉線盒,其位置應便於穿線.管子長度每超過40米,無彎曲時;長度每超過25米,有一彎時;長度每超過15米,有兩個彎時;長度每超過10米,有三個彎時;

電線管的彎曲半徑應符合所穿入電纜彎曲半徑的規定.電纜的彎曲半徑一般應大於電纜直徑的10倍.線管的連接應加套管連接或扣連接.

佈線技術

佈線項目中,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系統的性能,嚴重的還要重新返工,穿線工作除了遵守相關技術標準外,更主要的是工作責任心與工作的經驗.以下是多年工作經驗的小結:

為了保證線纜不被刮破從而造成"短路",在所有的鋼管口都要安放塑料護口.一個可行的方法是穿線人員在施工時應隨時攜帶"護口",需要時可隨時安放,以免因手頭沒有"護口"而"偷懶".

垂直線纜通過過渡箱轉入垂直鋼管往下一層走時,在過渡箱中要綁紮懸掛,避免線纜重量全壓在彎角的裡側線纜上,影響線纜的傳輸特性.在垂直線槽中的線纜要每米綁紮懸掛一次.線槽內布放線纜應平直,無纏繞,並且長短要一致.

"餘線"線纜在配線箱處的"餘線"長短要一致,並且不要過長.最好將餘線按分組表分組,從線槽出口拉直綁紮好,綁紮點間距不大於50cm.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用鐵絲或硬電源線綁紮.

"標號"線纜按照平面圖進行標號,每個標號對應一條線.兩端的標號位置距末端25cm,貼淺色塑料膠帶,上面用油性筆寫上標號或貼上紙質號籤後再纏上透明膠帶.

一般按3%的比例穿備用線,備用線放在主幹線槽內,每層至少一根備用線.穿線完成後,所有的線纜應全面進行通斷測試.測試可採用下面的方法,把兩端線纜的芯全部剝開,露出銅芯.在一端把數字萬用表撥到通斷測試檔,兩表筆接到一對線纜芯上,在另一端把這對線纜芯頻繁,短暫地接觸.如果持表端能聽到斷續的聲音就表示測試通過.通過測試,能發現斷線,短路和標錯號的問題.

當佈線期間,線纜拉出線纜箱後尚未布放到位時,如果要暫停施工,應將線纜仔細纏繞收起,妥善保管.防止被意外損壞.這是沒有規範管理的施工隊伍經常容易忽略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