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訂婚有哪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哪個地方送麥麩和鹽嗎?

現在很多農村依然保留著訂婚的習俗,訂婚則意味著男女雙方對婚事的肯定。農村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由此可見農村各地風俗的差異之大。

那麼,在農村訂婚有哪些風俗習慣呢?下面就以我們當地來介紹一下,我是晉南襄汾農村一帶的,說實話我們這裡的民俗還是挺多的,而且差異大。

農村訂婚有哪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哪個地方送麥麩和鹽嗎?

訂婚之日,我們這裡的農村,男方送給女方的東西要湊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給男方的東西中,要包含十包摻有鹽末的麥麩,而且這十包麩鹽要分別撒在未來的公婆和妯娌頭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麩)、有緣(鹽)分。不過現在很少有這麼做的了。

別的遠一些的農村,訂婚當天女方還要在親戚的陪同下去一次男家。返回時,男家除送給姑娘一定數量的錢外,還要送一捆棉花,稱為“沾親棉”,又叫“粘親花”,表示從此沾親帶故,情誼綿綿不斷。

農村訂婚有哪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哪個地方送麥麩和鹽嗎?

我有一個朋友是聞喜縣那邊農村的,聽他說他們那邊的農村,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除各色衣料、金銀首飾、酒肉糖果外,還有很多花饃。女方的回禮,除衣裝鞋帽外,也有幾十個花饃。男女雙方把花饃切成薄片,分送親友、鄉鄰,稱為“散喜饃”。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延續下來的古老習俗,現在在很多農村已經消失了,知道、瞭解的都是村裡的一些老人,年輕人幾乎是一問三不知。現在很多農村訂婚都是追求簡單,越簡單越好。

農村訂婚有哪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哪個地方送麥麩和鹽嗎?

在此,希望通過這個機會能夠把這些民間的風俗習慣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所在的農村有不同的習俗,歡迎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討論,讓祖國的民俗文化可以繼續流傳、發揚。

『鄉間行者』紀錄農村生活變化,分享農村風土人情,傳播民俗文化,帶你從不同的視角瞭解真實的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