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反隐身雷达

越南根据上世纪越战的经验与教训,认为其未来最可能面临的威胁形势是空中打击,但是越南地域狭长,海上门户洞开,防御纵深短浅,因此其非常重视发展远程警戒能力,为此长期保有大量的远程警戒雷达系统。越南在上世纪70~80年代重建国家防御体系时,在继承越战中大量苏制雷达的基础上,又专门补充引进了部分当时较为先进的苏式P系列远程警戒雷达,其中仅P-18型雷达就50余部,P-12雷达20余部,这些雷达探测距离远,部署简单。例如,P-12 为VHF波段机动式脉冲两坐标防空预警雷达,雷达采用高增益八木天线阵,整个系统包括两辆车,一辆电源车,另一辆装载天线和雷达。P-18雷达是P-12的升级型,基本部署在前沿地带,对空监视范围覆盖整个南沙海域。

越南的反隐身雷达

正在展开部署的越南“东方”E雷达天线,可见天线液压支柱系统的工作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雷达逐步落后,有些已经超过使用年限,设备妥善率较低,为此越南开始与捷克等国家合作对这些P系列雷达进行升级改进,但是随着周边国家隐身飞机的发展,以P系列雷达为主的远程空中警戒系统已难堪重负。为应对未来威胁,越南在2005年一次性外购引进7台“东方”E雷达,次年即在越南防空部队中服役。经过多年使用和评估,雷达部队对该型号反映良好,为此越南开始仿制“东方”E雷达,以全面更新现有P系列远程预警雷达。

越南在获得“东方”E雷达的技术转让后,研制了越南版“东方”E雷达——RV-01。后来越南在其基础上又进行改进,生产出最新的“东方”E雷达改型,称为RV-02。RV-02雷达于2014年定型,但直到2016年只造出3部。通过验收后,该型雷达进入量产阶段。外界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越南中远程警戒体系将形成以“东方”E和RV-02雷达为核心的局面。

越南的反隐身雷达

在越南港口卸货测试的“东方”E雷达车

“东方”E/RV-02雷达对较大型目标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00~400千米,这对海上方向国土纵深短浅的越南而言已经可以发挥战略预警作用,可封堵南海周边国家部署的各种第三代战斗机的渗透,甚至对海上方向突入的F-22等隐身飞机也具有一定的预警能力。可见,“东方”E/RV-02雷达是一种适合越南周边现状的早期预警系统。

越南的反隐身雷达

折叠后进行公路机动的“东方”E雷达车

“东方”E/RV-02雷达虽然在远距离上对隐身飞机的探测能力有限,但是采用3部以上体系部署的“东方”E/RV-02雷达不但可以很快查证隐身飞机等目标,而且可以保证探测数据的较高精度,为越南部署的S-300引导雷达提供早期预警,协同完成对空中高速或隐身目标的探测。

越南的反隐身雷达

越南引进的“东方”E雷达车的原型车,其天线较低,且电源车为拖挂式,与越南引进型和RV-02不同

随着越南“东方”E/RV-02雷达在陆地方向部署的完成和南海岛礁上部署的P-18等雷达的淘汰,未来“东方”E/RV-02雷达很可能加速部署到越占岛礁上,以弥补越南在海上方向的防空盲区。

▼欢迎购买《兵器知识》杂志获取更多详细内容! ▼

越南的反隐身雷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