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價值觀正在毀了女兒的幸福

父母的價值觀正在毀了女兒的幸福

離婚

先來看發生的4個實例

1、有一次出差,工作完成後與合作單位的接待人員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婚姻家庭的話題上了。這位父親說,有一回他領著他讀高中的女兒來到一艘三層的豪華遊艇上,從一層逛到三層,看到了奢華的臥室,高檔的餐廳,精美的器具,華麗的大廳,穿戴考究的人們,無不給女兒強烈的震撼。遊覽過後,父親回頭問女兒,“知道我為什麼帶你到這裡來嗎?”,女兒不解地搖搖頭。“以後你的男朋友如果沒有這樣的遊艇就別嫁”。

2、有一次同事喬遷,邀請組裡的人去她家做客。酒足飯飽後,她女兒看到爸媽今天很辛苦,就到廚房準備幫忙洗碗。沒想到她媽媽看到後,立即上前阻止,說“不要你洗碗,要你洗什麼碗,你的手一輩子只能用來擦香水的”。我找了個機會悄悄地問她“一旦你女兒結婚生子怎麼辦?”“結婚生子不也還是這樣,家務事,帶小孩是他婆家的事,我女兒是不做家務的”。3、辦公室女同事一起聊天,其中一女同事說“唉,昨天一位熟人來我家給我女兒介紹男朋友,男的要錢沒錢,要房子沒房子,要車沒車。不知道我那個熟人怎麼回事,這樣的條件還來給我女兒介紹”。我問她“男方是做什麼的,哪裡畢業?”“不知道,沒問”“那他是哪裡人,父母是做什麼的?”“不知道”。

4、領居家已經參加工作的女兒與人交往半年多了。一次在電梯裡遇見她們母女倆,我試著問女孩“怎麼樣,進展如何”,“不怎麼樣,沒進展”。“怎麼會沒進展?”“他不聯繫我,我為什麼要聯繫他?”“你也可以試著聯繫他呀”“電話費和流量都很貴的誒”。這時,她媽媽說話了“男方還在讀書,還有幾年,總不能老是讓我女兒聯繫他,你說是吧?”

。。。。。。先不管我們是否認同。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他們是什麼樣的價值觀。第一個實例,父親追求的是高品質的生活,屬於奢侈類;第二個實例,母親驕縱女兒,屬於公主類;第三個實例,母親貪圖家產,屬於物質類;第四個實例,母親生怕吃虧,屬於計較類。這四種類型代表著當下大部分父母的婚姻價值觀,並且還在影響著女兒的擇偶標準。他們把這四類價值觀作為女兒擇偶的第一要素,忽視了婚姻幸福的根本要素——喜歡和付出,就像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喜歡一個人就要全身心地為他/她付出。

家有女兒的父母的心情我們能夠理解,都希望女兒以後婚姻幸福,但他們這種婚姻價值觀真的能給女兒帶來幸福嗎?我們來分析以上四個實例的結果會是什麼。

第一,奢侈類。我很佩服這位父親說話的勇氣,試問當下有多少家庭能夠擁有豪華遊艇?再說,萬一沒能遇上擁有豪華遊艇的男孩呢?萬一喜歡的男孩沒有豪華遊艇呢?不嫁,那結果就是一個:聖女

第二,公主類。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你是“公主”,人家也是“王子”。本身工作就忙,哪裡還有時間天天來哄著“公主”,為她洗衣做飯,時間久了“王子”也會失去耐心。加上公婆也會對你不滿,爭吵很快就開始了。委屈、傷心的日子越來越多,一天比一天難過,最後還有可能以離婚收場,這樣的結局家長願意看到嗎?

第三,物質類。首先父母要知道,對方的家產是屬於婚前財產,跟你女兒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太物質的表現會讓人看低一等,被人看不起的日子會很幸福嗎?萬一哪天男方不幸破產,窮困潦倒,難道還要把女兒召回?

第四,計較類。這類婚姻最麻煩,婚後不用多久兩小口就會因計較小事爭吵不休,雙方的父母很快會捲進來,各自為陣,吵得不可開交。三天一小吵,一週一大吵,多數以離婚結束。

心疼女兒的父母們,你願意到這樣的結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