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錯了,可就是說不出對不起”

前兩天看到一個研究,才發現原來在親密關係中犯了錯,連道歉的時間都有講究。

心理學家Amy Ebesu Hubbard 錄下了六十對異性戀伴侶爭執的過程。在錄像中,伴侶們暢談過去某一方犯下的錯誤。不同的人道歉的時機不一樣,有的犯錯者道歉得早一些,而有的犯錯者會在溝通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再道歉。

結果發現,如果是那種十分鐘內就會結束的爭論,那麼反而晚點道歉才會讓對方更滿意;如果是那種超過十分鐘還無法結束的大爭論,那麼一定要趕快趕快、抓緊時間道歉了!

這是因為,能在十分鐘內解決的爭執,一般問題不大。先聆聽受傷伴侶傾訴的痛苦後再道歉,顯得犯錯者更有誠意,更願意承受伴侶的怒火。

但是,如果一場爭執在十分鐘內無法結束,說明它可能涉及到了深層次的重要議題。此時,如果犯錯的人道歉太晚,會讓受傷的一方覺得歉意來得太遲、太微不足道。

相反,早早道歉,會成為一個“跳板”,有助於伴侶們藉著道歉,更加心平氣和地圍繞這個話題聊下去。

因為,伴侶會及時道歉,說明TA也承認了這個話題對受傷者來說很重要,傳遞出了“我也很重視”的信息。

然而,研究很豐滿,現實卻骨感。

能及時道歉的人並不多(!!!)我們後臺也時常收到留言,抱怨讓伴侶說“對不起”實在太難了:

——“每次總是我先道歉,然後TA才肯承認自己也有問題。”

——“有時你看得出TA表情很抱歉吧,但是就是嘴上不肯認。”

——“說別的好話都行,說‘對不起’和要了TA命一樣。”

……

但為什麼說“對不起”那麼難呢?怎樣鼓勵伴侶說“對不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個從小學習卻並不容易的事:道歉。

“我知道我錯了,可就是說不出對不起”|伴侶不願認錯的100種理由


01.為什麼說對不起那麼難?

《有效道歉》(Effective Apology)的作者John Kador 寫道:道歉是一個需要勇氣的事,因為道歉者會受到不確定感的折磨。

因為原諒與否是受害伴侶的權利,道歉者只能忐忑不安地等待另一方的反饋。能不能從另一半那裡得到自己期望的回應,是不受道歉者控制的。

於是,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發生了“力量感”和“羞恥感”的交換。在過去,犯錯的伴侶刺傷了你,剝奪了你的力量感;而現在,犯錯者放下控制權,用道歉向你尋求原諒。

犯錯者從原本關係裡高權力的位置,落到向你懇求的、較低的位置。這會讓一些人感到虛弱和不安。

畢竟如果不道歉,就不用害怕另一半說出“我不原諒”,也不必擔心另一半有理由來要求賠償。

“只有你求我道歉,不必我求你原諒。”

在社會心理學家Goffman看來,道歉會讓犯錯者產生自我的分裂感:一部分自我會為了自己的過錯愧疚;而另一部分自我仍然認可自己過去的行為和價值觀。兩部分發生了矛盾。

之所以自我撕扯如此痛苦,是因為價值觀的改變威脅到了人們的一項基本動機:維持“價值觀完整感”。它指的是,人們總想維護自己價值觀的完好無損、不受汙染,人都有一種維持自己的價值觀的本能。

想想古往今來人們為了捍衛自己價值觀發起了多少爭鬥,就不奇怪為什麼有些人會為了堅持價值觀而不肯道歉。

研究也證明了,當一個人拒絕道歉時,ta會有更高的價值觀完整感,覺得自己更有力,對自己的評價更好

那麼,既然不道歉會讓人感覺更好,為什麼還要道歉呢?

“我知道我錯了,可就是說不出對不起”|伴侶不願認錯的100種理由


02.為什麼道歉是必要的?

因為道歉未必能換來原諒,但如果不道歉,那更難被原諒。

研究發現,道歉能喚起受害方的同理心,更容易寬恕犯了錯的人。

由於犯錯者的歉意和謙卑的態度,讓受害方不再通過憤怒、苦澀的目光,將犯錯者看作一個惡意的存在;而是將犯錯者看作是一個普通的、會犯錯的人,和其他人一樣,和受害者自己一樣。

這觸動了受害方,進而原諒了犯錯的人。

回顧之前拒絕道歉的理由,我們不難發現:不道歉是為了自我保護,是因為犯了錯的伴侶希望自己看起來更完美、更有力量;但是,用拒絕承認錯誤偽裝起來的強大,反而讓受傷害的一方感到憤怒、疏離。

而與此同時,承認錯誤會讓道歉者顯得有些脆弱,但這份脆弱讓我們聯結在一起,意識到彼此都是會犯錯的普通人。

“我知道我錯了,可就是說不出對不起”|伴侶不願認錯的100種理由


03.那如何才是一個,能夠贏得原諒的道歉呢?

有時伴侶雖然說了對不起,但我們仍隱隱覺得,TA的道歉似乎來得虛情假意或者漫不經心。

比如有些伴侶可能會用道歉擋住我們的要求:“都說了對不起,為什麼你還那麼斤斤計較,死抓不放?”

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意味著犯錯的人並沒有真正放下防禦,去承認自己的錯誤和責任。這樣的道歉往往無法修復關係。

那麼真誠的道歉是什麼樣的呢?你可能會從中聽到以下內容:

  • 伴侶在道歉時指出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道歉者會承認是TA對你造成了傷害,不會試圖撇清關係;或許還會指出自己具體在哪件事/哪些話上犯了錯。
  • 伴侶保證類似的錯誤不會再犯。
    真誠道歉的伴侶會保證不再重蹈覆轍。此外,還可能會提出怎麼避免犯下相同錯誤的方法。
  • 伴侶提出/做出賠償。如果伴侶認為自己的錯誤對你造成很大傷害,會提出補償,或者詢問怎麼樣能彌補你。
  • 伴侶表示對關係的在意、對你的在意。伴侶會表現出對你受傷後的狀態的擔心和在意。

事實上,誠摯的道歉未必要包含以上所有要素,但它會傳達一個核心信息:伴侶希望能撫平、減弱你受到的傷害,並且為造成的傷害感到後悔。

“我知道我錯了,可就是說不出對不起”|伴侶不願認錯的100種理由


04.最重要的問題來了:伴侶犯了錯,如何讓TA道歉?

首先,趁伴侶心情好的時候,和TA談談這個問題。

會看到這裡的你,想必也希望伴侶犯了錯能表達歉意吧?那麼,不妨找個合適的時機,和TA聊一聊:為什麼你希望TA道歉,道歉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之所以挑TA情緒好的時候談論,是因為要求道歉往往會被認為是指責。如果伴侶情緒低落或是處於焦慮、憤怒中,TA更有可能會拒絕和你繼續溝通。

此外,我們建議多用“‘我’做主語的句式”來表達想法,例如“我希望……”、“沒有聽到對不起,我很難過”等等。

避免用“你”來開頭,如“你為什麼不道歉”,因為這更容易讓對方感到被指責,激起TA的防禦。

其次,營造出鼓勵道歉的氛圍。

在對方道歉後,給予對方正向的反饋。例如,認真地對待伴侶的道歉,用話語、點頭等方式表示你聽到了對方的歉意。也可以在原諒伴侶時告訴TA:是因為你收到了道歉,所以做出了這個決定。

當然,不是我們收到道歉,就必須原諒。不過,即使我們當下無法釋懷,仍可以肯定對方道歉的意義,例如告訴伴侶:聽到TA的道歉,對你來說很重要;或者聽到對方道歉,讓你明白TA的重視,等等。

另外,不要在對方道歉後,採用挖苦、打擊、翻舊賬的方式作回應。如果道歉得到的只有負面的回應,會打擊伴侶做出道歉的積極性。

最後,以身作則。

除了要求伴侶道歉外,我們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在犯錯後承認錯誤和責任。

有時,伴侶之所以不願意道歉,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從教育和成長經驗中,學會怎麼道歉;或者他們學到的是關於道歉的負面信息:“如果你道歉,反而可能被攻擊。”

因此,當我們自己做出真誠的道歉時,我們也是在教伴侶“怎麼樣道歉”、“道歉不會招來災難的後果”。

在鼓勵伴侶勇敢地說對不起之前,我們自己也要勇敢起來呀。

“我知道我錯了,可就是說不出對不起”|伴侶不願認錯的100種理由

7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