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未來有可能被合併或拆分的城市有哪些?

奔波霸233


安徽南北狹長,發展也不均衡, 而且還有幾個因資源而建立的城市。如果未來能合併幾個城市,對城市化進程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首先,我認為宿州和淮北可以合併為一個城市。 淮北是因為煤炭資源而特別設置的一個城市,隨著煤炭資源接近枯竭,因為地域的關係,工業化進程也停滯不前。所以完全可以和速度合併為一個城市,有效地增加城市競爭力。
馬鞍山也是一個因資源而建的城市,資源也接近枯竭,如果可以和蕪湖合併為一個城市,可以有效地增加蕪湖的體量,增加城市競爭力。馬鞍山一旦併入蕪湖市,這對蕪湖市是一個利好消息。可以讓蕪湖更快速的融入長三角城市群。

淮南和蚌埠體量都差不多,如果兩個城市能合併為一市,對兩個城市來說都是利好消息。兩個城市可以資源互補,協同發展和統一規劃,加快招商引資力度,也會步入快速發展的道路。銅陵市安徽第三個因資源建立的城市,銅陵的民富在安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但是城市的面積太小,以後的轉型之路也強困難重重。如果能和宣城、池州北部合併為一個城市,無論是對宣城還是對銅陵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池州市和安慶市僅僅相距幾十公里,池州市的工業相當薄弱,發展空間嚴重不足,而且外流人口相當嚴重。安慶這幾年發展停滯不前,更多的是因為安徽省把重心放在合肥。如果池州市南部和安慶合併為一市,那麼安慶市將成為銜接長三角城市群和長中游城市群的交通樞紐,未來的發展前景將不可估量。


十方印記


安徽地級市太多,區域狹小,人口難以聚集,行政成本高企。

論常住人口,安徽比浙江多不少人。

我們看看浙江省的各個地區的人口



再看看安徽2017年的人口數據


差異之處,一目瞭然。浙江省的發達區域,劃分的人口疆域都大,有三個800萬以上量級的人口大市(人口也並非都集中在主城區)。

安徽省只有兩個800萬量級人口的城市。

安徽省的發達區域,只有一個800萬級的城市,就是合肥,這顯然是不夠的。

步驟一:

合肥要兼併舒城,可以形成一個876萬人口的城市,由於合肥的城市框架已經做起來了,人口快速流入,三五年可以突破950萬,比肩杭州。考慮到杭州也在吸納人口,很快會突破1000萬。合肥也可以再向南繼續兼併銅陵(160萬人),成為突破1000萬人口量級的城市,並與蕪湖馬鞍山形成長江產業分工協作。

銅池一體化真的沒有什麼意義。銅陵只能給池州帶來工業風,池州也無法給銅陵帶來人口紅利。

步驟二:

大合肥幾乎要成型,所以重點談一談第二個核心蕪湖如何做大。

蕪湖的繁昌縣蕪湖縣肯定設區將連接宣城市區,蕪湖縣建成區幾乎和宣城市建成區一樣大。馬鞍山當塗沿江也已經是建成區完全具備改區的條件連接蕪湖開發區,蕪馬宣市區相連,蕪湖(370)馬鞍山(230)宣城北部250(績溪還給黃山,旌德也可以給黃山)合併,人口850萬,相當於寧波。合併後,核心市區公園放在大青山(李白墓,把李白真正的用起來),大青山規模相當於南京的鐘山(紫金山、中山陵),完全可以成為核心市區公園,大青山周圍,全是平原,南邊的年陡直接連接蕪湖政務區,前途不可限量。

五公里比例尺,南京鐘山周邊地形圖:



五公里比例尺,大青山周邊地形圖:

(當塗建城區和蕪湖開發區建成區,相距僅約七公里。)



圖中央的山即為大青山,蕪湖把馬鞍山年陡鎮西邊和南邊能發展的區域全部都發展了,很明顯的發展空間受限。

馬鞍山規劃(蕪馬城市組群城鎮體系規劃2030),根據圖示將一路朝南,建設大青山西麓和南麓,以及年陡鎮、石橋鎮、黃池鎮等,全面銜接蕪湖市區。



說實話,雨山區、花山區的東邊大山脈阻隔,馬鞍山市也必須向南發展當塗主城。博望區頂多是向北承接,由於地理偏僻,建成區狹小(比蕪湖的萬春街道大不了的多少)和雨山花山的連接過於困難,應該連同石臼湖等資源發展為城市後花園。

(十公里比例尺)馬鞍山主城區(花山區雨山區)東面和北面均有山脈阻隔:



合併後的馬鞍山和南京的關係,就像崑山和上海。雖然降級為區,但絕對是一件好事。崑山在江蘇可不比上海的金山奉賢差,馬鞍山並不見得划進南京就會更好。

看看蘇州歷年gdp和上海gdp的變化,就能理解崑山的變化。



上海歷年GDP



如圖所見,蘇州1978的GDP只有上海的11.71%;2000年達到34.29%;2017年達到57.42%(圖上沒有給出數據,自查)。

蘇州gdp與上海的比重,逐年遞增,蘇州人均gdp甚至已經超過上海!同樣,新蕪湖市的馬鞍山老城區,屬於安徽省的對接江蘇的橋頭堡,又怎麼會差呢。

但是馬鞍山作為一個獨立的城市,絕對會發展受限。根據新出臺的輕軌建設標準,需要150萬城區人口,馬鞍山只有95萬,輕軌夢碎。而蕪湖市的三項數據,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300億,GDP超3000億,市區人口(合併蕪湖縣和繁昌縣的市區)達到220萬,距離地鐵的標準,只差80萬,正好加上馬鞍山的市區人口數據,就可以夠得上地鐵的建設標準——並不是說非得建地鐵,總而言之,只有合併才能向國家爭取政策,談條件。

這並不是和合肥市的競爭,是和國內所有其他城市的競爭,大蕪湖市的建立,有利於安徽省在全國地位的增強,有利於合肥市升級發展。

步驟三:池州的東至等地方劃給安慶,讓安慶能夠跨江,形成與新合肥,新蕪湖的沿江產業分工協作,不再贅言。

步驟四:這也是一個重點,一張極其重要的,全國名片。

池州市及其九華山風景區,應該劃給黃山,再加上,績溪和旌德,扣去東至,總人口仍然很少,只有255萬人,恢復古名徽州,使徽州成為一個大旅遊區,一個來了就走不掉的旅遊區。可以滿足長期旅客的需求,甚至像麗江那樣,可以讓人定居下來,讓世界各地的文藝青年聚集起來。

一個大型的旅遊地區,並不需要一個非常集中的大型都市區,且黃山區和徽州區本就距離較遠。池州市區(東至除外),黃山市區,雖然有距離,但建成區小而精,每一個相適應的距離節點上都有一個停駐點,恰恰可以讓旅者流連忘返,成為桃源之“國”,多點開花。

旅遊走廊:徽州區、黃山區(黃山)、太平湖、九華山、池州


兩翼:歙縣、旌德、績溪、青陽;休寧、黟縣、祁門、石臺。



從沿江(寧安線),到沿浙(杭黃線),到池黃內部聯絡(池黃線),大徽州市整個空間動線趨於合理,大大降低了閉塞感,增加存在感。



擺脫過去的九華山燒香一日遊;擺脫過去的黃山風景幾日遊。

從名山大川(黃山)到宗教信仰(九華山),從形而下到形而上,整合敘述空間場景和歷史人生的故事線趨於極致。

步驟五:合併皖北、淮河流域的一些袖珍城市。比如淮北和宿州合併(合併後788.5萬人),從而與徐州形成較為等量的雙向合作關係。

淮南和蚌埠合併。值得一提的是蚌埠,由於合蕪蚌是被國家欽點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增強蚌埠市在所難免,最好再加上鳳陽縣,這樣人口可以達到750萬人。

步驟六:通過大力發展長江流域,融入長三角,先富起來,再向皖北阜陽這樣的城市進行財政轉移支付,把阜陽像徐州那樣發展,利用鐵路(高鐵)樞紐的優勢,未來可以輻射信陽周口亳州。

由此,安徽省形成兩大較為發達區域,新合肥(爭取副省級),新蕪湖(爭取計劃單列);一大次發達區域新蚌埠。基本上類似於浙江省的安排,杭州寧波溫州。

由於安徽省比浙江省總人口多,所以多一兩個阜陽、宿淮這樣的人口大市也不奇怪。

行政合併肯定會帶來一些成本,但這只是短期的陣痛。所能減少的未來成本,和所能增加的未來效益,難以估量。

(完)

——————分割線——————

輔論:

江蘇各地市人口


江蘇13個地市的平均人口為:617.64萬。

浙江11個地市的平均人口為:514.27萬。

安徽16個地市的平均人口為:390.93萬。

若筆者設想全部實現,安徽省縮減為10個地市,則10個地市的平均人口為:625.48萬。可見,即使安徽縮減為10個地市,也僅是與江蘇省情況相仿罷了。

如果安徽縮減為11個地市,則安徽11個地市的平均人口為:568.62。考慮浙江省寧波和舟山也有可能合併,則浙江10個地市的平均人口為:565.7萬。如此,安徽則與浙江情況接近。

跳出安徽看全國: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深,一二線城市人口聚集效應的加強,未來非都市圈3線城市以及456線城市和鄉鎮,人口將大幅衰減。

若行政區劃不做調整,未來的情況不過是,安徽大部分的小城市人口,將和全國的所有弱三線以及456線城市一起,被全國的一二線城市所吸聚。

即使不談逆轉,只求減弱這種趨勢,安徽省的行政區劃調整也應有所突破。

看看浙江人怎麼說:

就這樣,浙江還嫌地級市太多!比如謀劃合併寧波舟山。



耘思堂刺破你


安徽的地級市數量太多,不利於整合資源快速發展經濟,所以合併或拆分是為未來發展進行的鋪墊。

首當其衝的就是淮北和宿州,淮北以前就屬於宿州,後來為了發展煤炭產業,從宿州拆分出濉溪縣,後來改名為濉溪市,最終命名為現在的淮北市。

有人說合並後的城市應該叫做淮北市,而不是宿州市,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的。因為歷史上從來沒有淮北這個地名,而且淮北是直到建國後才從宿州拆分出去,可謂名不正言不順。



淮北的GDP在安徽省內倒數,宿州的排名位於中上,如果合併後GDP可達2432億,可以一舉超過馬鞍山位於全省第三,所以兩市的合併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此外,銅陵和池州也很有希望進行合併,目前兩市的經濟都比較弱,合併後可以充分整合長江港口資源,GDP也可以超過安慶,位於全省前三。


堅果旅行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關注”

安徽省有16個地級市,這個數量在全國算得上比較多的!地級市數量的增多,導致行政機構冗雜,行政效率低!

廣東東莞是國內奇葩的一個市,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幾個不設區的地級市,直接下設四個街道,24個鄉鎮。

這對國內行政區劃的改革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又利於行政高效執行,人員簡化!


對於安徽省的行政區劃,有一點自己的見解!1、淮北宿州合併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淮北市的地圖像把宿州分割成兩部分。

淮北的成立是因為發現了煤炭資源,現在淮北煤炭資源枯竭,積極加快轉型!

宿州,淮北語言,文化相同,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並且淮北市區到宿州市區不到30公里!

2、鳳陽劃分蚌埠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鳳陽距離蚌埠市區特別近,鳳陽的安徽科技學院的新校區也已經搬到了蚌埠的龍子湖區的大學城那裡

個人感覺,兩地之間合併之路不會久遠!

3、蕪湖馬鞍山/蕪湖宣城

蕪湖和馬鞍山/蕪湖和宣城這些城市語言相通,經濟交流比較多!如果這個規劃合併,相信可以成為安徽經濟增長的新核心!

4、池州和銅陵

池州產業比較單一,銅陵經濟發展腹地比較小,去年合併了安慶的樅陽縣!

兩者如果合併,這對優化兩市經濟結構,經濟發展都是互贏的事!

5、合肥合併舒城

舒城,合肥一直想要的地方,經濟發現也不錯,可以成為合肥的後花園!

但是如果真的合併,合併產生的行政負擔也非常多,這對安徽也是不小的壓力!

還有合併之後的名字也是大家比較頭痛的!


紅豆君


您好,涉及行政區域的調整需要兩地溝通達成一致意見才能上報省裡,由省裡上報中央批准。一般情況,你認為某地會同意我的這塊地盤給另外一個地市嗎?哪怕是最窮的,還要我補貼的。


還是我之前的老話,沒有更大的推手,這樣的事情是幾乎做不成的。別說地市之間了,就以蚌埠市為例,沫河口、曹老集、梅橋從有傳言劃到市區到成功,經歷了多少年。

接下來,我只以大家的生活習慣來說說,淮南淮北作為資源型城市,最近幾年的發展受到了嚴重製約,如果有合併或拆分,淮北與宿州可能性最大,淮南與蚌埠合肥的可能比較大。

鳳陽的事情再提一下,鳳陽的電力歸蚌埠管轄,鳳陽人的生活習慣,除了行政辦事之外,習慣與蚌埠交往,與蚌埠交往更緊密。

再說安徽省與江蘇之間。

蕭縣、碭山與徐州更緊密。當然很早的時候,碭山人民差點成了上海人,那時候看中了碭山的水果和地盤,民間傳言在碭山建監獄。別笑,北京有個監獄就在東北。

天長,馬鞍山一些地盤與南京聯繫緊密些。

如果我們從經濟聯繫等角度去適當調整行政區劃,將能夠更好的釋放市場的活力,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但這個也不是萬能鑰匙。就像上海崑山模式就是相當不錯的。


小朋友OR大朋友


目前安徽正在經歷中國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地域的結構重組其實已經在幾年前開始了,這其中最大的變革應該就是巢湖被蕪湖、合肥和馬鞍山三個地方拆分。

此次拆分徹底改變了安徽的區域結構,省會城市合肥從淮河流域進軍長江流域,而安徽的長江流域原來的南強北弱的格局也在這次變革中徹底打破,蕪湖獲得無為之後加大江北產業集中區的發展,合肥開發濱湖新區、馬鞍山也開始加大江北發展。

所以不難看出,未來如果要拆分,肯定還是集中在產業結構改革和優化,此前安慶樅陽已經被銅陵合併,樅陽已經加大融入到銅陵主城的步驟,這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看出,未來的地域拆分,肯定以距離和產業推動為主

未來可能拆分的地方,1個是池州的東至併入安慶,讓安慶徹底成為跨江城市,讓離安慶主城區只有一江之隔的東至,能夠更好的發展,而安慶的桐城等離合肥又比較近,有可能併入合肥。

作為來最容易被拆分的城市有可能是安慶和池州。


浪裡白條小新


江蘇與安徽在以前就是一個省的,是後來才折分的,現在的安徽江蘇兩存在地域劃分不合理的局面也有待調整,更有利與兩省的經濟快速發展。將安徽的碭山、蕭縣還於江蘇徐州,將盱眙、泗洪還於安徽,將安徽長天劃歸南京,將江西婺源還於安徽黃山,將黃山市改回徽州市,設立新的黃山區。宿州和淮北合併,成立新的宿州市,將滁州的鳳陽縣還於蚌埠市,合肥市合併淮南市,馬鞍山和蕪湖合併成立的蕪馬市,銅陵池州合併成立新的銅陵市,將池州的東至縱陽還於安慶市。





晚秋195087521


安徽省皖北和皖南差異很大,皖北阜陽,亳州,宿州。民俗文化風俗習慣都是一樣的。都屬於皖北官話區。而且皖北的發展一直不如皖南。皖北地區以後會被重視。

至於皖南長江沿岸。巢湖銅陵池州馬鞍山宣城,這些小城市。人口相對較少,而且經濟發展較高。

城市發展,合併較少。像省會一些城市,比如說合肥建設大合肥都市圈,可能會把周邊,像蕪湖,六安,一些地方合併。其他城市也沒有合併拆分的必要。資源和政策沒有傾斜的話,簡單合併拆分對於經濟建設,起不了太大作用。


儘快回國tm


安徽無論有可能合併或拆分的城市有那些,對發展有何意義?


安徽2017年GDP達到27500多億,經濟增長率百分之八點五,經濟增長率在國內屬於較高省市,但是安徽還是農業大省,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差異特別大,合肥一市GDP佔全省的百分之二十七左右。


安徽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地級市多,經濟實力不強,資源分配不合理,各地區為了發展,就會出現利益在分配上相互制約的問題。嚴重影響各個地市經濟發展。

安徽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城市靠自身發展,越來越無力,安徽人代會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合併城市,抱團發展,剪少行政成本,合理利用分配經濟發展的資源。




安徽省政府也在組織有關專家,就城市合併問題進行研究,找出合理可行的辦法,


毫無疑問,精簡地市,無疑會為安徽經濟發展前景看好,經濟發展的更快。


沒有網名144657219


首先聲明一下,行政區劃調整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大事,要經過國務院批准公佈才行。而我在這裡只是回答問題,個人的看法只是假想而已。

依我之個見,應該將銅陵市併入池州市,銅陵市的面積僅1113平方公里,是中國大陸面積最小的地級市,而池州市只有一區三縣,面積也算地級市中小弟弟。銅陵市是資源性城市,主要依靠銅礦支撐,而池州市農業、茶葉、旅遊業資源豐富。如果將銅陵市和池州會並,改為池銅市,相互互補,這對兩個城市經濟大發展都有很大的效益!

另外就是徽州市問題,建議撤銷黃山市建制,重新組合新的徽州市。把江西省的婺源縣重新劃給徽州市,還要把宣城市的績溪縣歸還給徽州市,原黃山市的屯溪區改為屯溪市(縣級市),原黃山市的黃山區重新恢復太平縣。另外要撤銷徽州區,把它歸還給歙縣,這樣就組成一個新的徽州市。我還依稀記得《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說,沒有徽州,何以有安徽!

徽州市是我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只有這樣,徽文化,徽派建築,徽商,徽菜,徽茶文化,新安醫學,新安江畫廊,朱熹理學(朱熹是婺源縣人)等才能得以發展和繼承,黃山的旅遊資源才得以更好的發展!

而現在的黃山市,外省市的遊客到黃山旅遊,到了屯溪還以為黃山風景區就在眼前,其實屯溪距黃山還遠的很呢,令遊客一到屯溪就感到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