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人口损害经济”?

“单身人口损害经济”?

“单身人口损害经济”?

如何看待“单身人口损害经济”这句话?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内地的单身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俄罗斯和英国人口的总和,但这些单身的成年人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对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相反,在一些分析师看来,他们实际上可能对经济正在造成损害。

智子·李舒雯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士无外乎觉得单身人口由于没有家庭方面的压力,在子女教育、房屋购置等等方面投入会较少,相比养家糊口的CP们而言工作上更少一些热情和动力。

但仔细想之,真的是如此吗?有一部韩国电影叫《单身贵族》,为什么我们会把单身同贵族联系在一起呢?因为没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单身人士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更充沛的精力去经营自己,把日子过得更加精致。

例如,虽然不用给小朋友报补习班买玩具,但是单身狗们会选择自己去gym锻炼身体呀;虽然不用考虑购买更大面积的房子以养家糊口安居乐业,单身狗们会选择经常性地出去看看世界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呀……

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显示,35岁及以下的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比同等收入的上一代消费者平均多花费40%的钱,用于购买各种类别的产品。其实,相比已婚人士,单身人士其实只是消费的重心有所不同罢了。而强行为之打上一个“损害经济”的标签,单身人士们可以说是内心感到十分委屈了。

智子·徐立帆

虽然我不是单身狗,但是这锅甩到单身狗头上就真的有点过了。

首先我也不知道这专家是有数据可依还是经过调查后回归统计了。因为单身在我看来,非但没有损害经济,反而会形成经济的新增长点。

很多人用来攻击单身人损害经济的一个点就是:他们不用为孩子各类教育、护理支出、不用存钱买房子、不用家庭消费之类。

但是,我真的想说一句,钱不管你花在哪里,钱总在那里。

当单身人士不把钱花在那些方面的时候,他们会愿意把钱花在已婚人士不消费的领域。

我来举个很简单的栗子:

夫妻二人,一辈子赚了1000万,其中500万买了套房子,300万用在了孩子身上,100万日常花销,还有100万作为遗产留给了孩子。

单身人士一辈子赚了500万,买房子花了300万,剩下200万都是日常花销、旅游等。走的时候啥也没留下。

当然我们这个前提是单身与否与工资无关。我们可以看到,当已婚人士的消费中,买房子和孩子的支出,占了大头,为了这笔钱,他们必须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出来,为此,可能旅游出去的少了,妻子包包买的少了,丈夫手表也用便宜点的了,两人也好久没有庆祝纪念日了。

而单身人士呢,只需要一小套单身公寓,剩下的钱完全可以用在自己的生活消费上,想旅游旅游,想购物购物,那些花在房子和孩子上的钱全都可以用来自己享受人生了。

所以,如果从刺激消费来看,反而是单身人士,没有买房养儿的压力负担,更愿意进行消费。而已婚家庭,由于要应对各类预防性支出,必须缩减当下的开支。所以从消费的角度,单身人士更是消费的引领者。

所以这也引出一个词,单身经济。

2007年,《新周刊》杂志联合搜智调查机构进行了一次名为“中国单身报告”的调查。他们从京、沪、穗、深、蓉等16个具有代表性城市中抽取了1024个有效样本,分析发现,其中不经考虑就购买奢侈品的单身消费者占28.6%;16%的人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场所;31.6%的人每月的最大开销为自我娱乐消费或聚会等社交消费,为未来储蓄保险的只有5.4%。

2007年的数据尚且如此,相信现在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

之前我们也只是假设单身与收入情况无关。但其实,有数据指出,更多的研究生尤其是女研究生倾向于单身。

2010年,女研究生的结婚率下降到 50%以下,其中 25-34 岁这个年龄段下降明显。

表 :不同年龄阶段研究生有配偶比例( %)

“单身人口损害经济”?

可以想象,目前的单身群体,更多的有可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批人。他们的薪酬相对而言,更高,因此我们之前的结论不仅没有推翻,反而得到了加强。

单身经济作为经济新模式,正在崛起。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只是在讨论经济影响。毕竟家庭对于一个人而言,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影响。

我还是要祝愿各位单身狗早日脱单~~~耶耶耶~(反正我已经脱了)

智子·顾洲瑀

首先我要质疑一下这个调查报告。

第一,如何定义“单身”?

究竟是指未婚的,还是包括离婚的?又包不包括丧偶的呢?这个概念界定太过模糊。同时单身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指标,有的人可能是调查当日单身,而前后不久都不是单身。

第二,关于单身的调查可操作化不强,单身与未婚不同,没有绝对的证据证明被调查者是否诚实。

第三,即便调查者诚实报告是否单身,他们是否会诚实报告经济贡献呢?又怎么证明单身和经济贡献的相关关系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名人:柏拉图,哥白尼,达芬奇,伊丽莎白一世,笛卡尔,牛顿,伏尔泰,叔本华等。没错,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终身未婚。你能说他们是损害经济吗?

至少我认为如果要得出单身损害经济这一结论,必须有更严谨的逻辑和统计调查。

智子·贾智舒

那些认为“单身人口损害经济”的人所坚持的理由是:

一是单身人口没有家庭压力,所以工作上就不会那么用心,毕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二是现在单身的人口在过去早就应该结婚生子,一旦人生走入这个阶段,就会产生人生中最大的消费——买房子,养孩子。曾经100年能有5代人口更迭,而现在有4代人口就不错了。自然房子需求少了,孩子养的也少了,所以有害经济嘛。

这个说法特别像之前日本提出的“低欲望社会”,日本的相关专家认为,很多新一代的日本人消费欲望低,对买房买车几乎没兴趣,对奢侈品更是“这有何用”的态度,宅文化盛行,因为不想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也不愿意结婚生子。

实际上,我认为关于“单身人口损害经济”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一是单身没有家庭拖累,明明是更能加班出差,一心一意为工作吧。

二是单身虽没有家庭相关的消费,但是收入高的单身群体可是我国最大的奢侈品受众群体啊。那些买高端的衣服包包、高端化妆品、精品出境游的大部分群体都是“单身贵族”。

三是目前单身并不意味着永远不结婚生子啊,等有一定的积累后再走入家庭阶段,明显可以买更贵的房子,更精致的养孩子。

所以,说句实在的,决定消费多少的真不是单不单身,或是什么低欲望高欲望,而是能赚多少钱啊。

本文内容来自「智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