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回顧:新三板最重要的十件事(7月23日-7月29日)

本週,全國股轉公司針對實施半年時間的交易制度改革給出答案,成效顯著!成績主要有:市場價格發現功能能持續改善、市場交易秩序明顯規範和做市轉讓方式鞏固優化。

同時,伴隨著新三板掛牌公司半年報的陸續發佈,股轉公司對企業半年報發佈的問詢函也迅速增加。

全國股轉公司給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半年打分 成效顯著!

2018年1月15日,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正式實施,到目前為止本次改革落地半年有餘,半年以來,究竟成效如何?

全國股轉公司給出答案,成效顯著!成績主要有:市場價格發現功能能持續改善、市場交易秩序明顯規範和做市轉讓方式鞏固優化。

全國股轉公司針對每一項成績都給出具體數據,可謂條條都是實錘。

市場價格功能得到提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股票估值趨穩、成交價格穩定性高和成交效率提升;市場交易秩序明顯規範同樣體現在3個方面:原有的市場亂象得到有效遏制、成交方式和訂單類型得以簡化和做市股票收盤價抗操縱性得到提升。

新三板百元股名不副實

目前,新三板共有9只百元股,從財務數據看,除了個別公司估值比較正常外,其餘估值普遍偏高。特別是股價排名前三的股票,公司虧損一家比一家嚴重,明顯屬於名不副實。

從數量上看,新三板百元股數量並不比A少太多。目前新三板有9只百元股,A股有15只百元股;從質量方面看,A股高價股票大多數為貴州茅臺、雲南白藥、洋河股份等優質企業。反觀,新三板百元股大多名不副實,股價前三的股票,沒有一家公司在去年實現盈利。

成指跌破1000點 新三板“至暗時刻”醞釀新生?

歷史總是重複的。

繼三板做市指數後,三板成指指數也“一夜”回到2014年。7月23日,三板成指指數報收999.80點,較前一個交易日下滑1.25點,同比跌幅0.12%。

這是該指數自2014年12月31日以來,首破千點關口。上一個交易日(7月20日),三板成指指數還保持在1001.04點。

可以看到的是,早已在2017年12月5日,市場更關注的三板做市指數就以996.37點跌破了最初的收盤價。2015年1月5日,該指數以998.38點正式出現,當天報收997.38點。到2018年7月24日,該指數已經跌到了817.15點。

相對而言,三板成指指數的下跌空間看起來更大點。該指數早在2014年5月20日便“出爐”,當天以752.16點開盤,到收盤價格未有變動。

A股長生生物等多隻疫苗股跌停 新三板成大生物逆勢上漲

長生生物(002680.SZ)“問題疫苗”事件持續發酵,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7月23日下午,長生生物復牌跌停,收盤價報13.05元,跌幅10%。

同時,受“問題疫苗”事件影響,A股多隻疫苗股跌停。新三板市場上卻是截然相反的情景,長生生物的競爭對手成大生物(831550.OC)逆勢上漲,漲幅1.14%。

據Wind數據顯示,7月23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成大生物(831550.OC)逆勢上漲,股價報收於15.98元,漲幅1.14%,全天成交156.8萬股,總成交額2508.9萬元;其母公司遼寧成大(600739.SH)股價上漲3.34%。而在長生生物曝出“問題疫苗”事件次日(7月16日),成大生物股價上漲3.27%,遼寧成大股價上漲1.31%。

新三板年報奇葩現象集錦:3500萬的種子當糧食賣400萬、人均年薪1.5萬、存貨堆積無法識別

近期,股轉公司對掛牌公司2017年年報發佈的問詢函迅速增加。7月24日,股轉公司一次發佈了16份年報問詢函,7月25日又發佈了9份年報問詢函。

至此,股轉公司7月份已經累計發佈了55份年報問詢函,而今年以來累計的問詢函數量已達150份,大大超過往年。

在最近的問詢函中,掛牌公司各種奇怪現象同樣不少。其中,ST大民種子當糧食賣、京東健康人均年薪1.5萬、ST興宏泰無生產、銷售人員……

新三板掛牌券商上半年成績單:悉數業績下滑,2家虧損

新三板的半年報季拉開序幕,雖然大多數公司尚未正式披露2018年半年報,但基於監管的要求,五家掛牌的證券公司均已在近日披露了自己上半年的經營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持續低迷,券商們的整體日子愈發難受,加之資管新規衝擊等多重因素影響,五家掛牌券商在今年均出現了業績的大幅縮水,有的甚至在半年度出現了虧損。

不難看出,除了開源證券在收入端略有增長外,其餘四家均出現了收入、利潤雙降的情況。不難看出整個證券行業的寒冬。

5年A股夢折戟 億童文教因三類股東問題終止IPO

一聲嘆息,新三板明星公司億童文教(430223)於7月18日發出公告,正式向外界宣佈終止IPO。

根據全國股轉披露的文件,億童文教表示,經審慎研究,決定調整上市計劃,暫緩上市進程,終止公司首發上市的申請並撤回向證監會遞交的申請文件。

5年前就準備IPO的企業,在5年的時間裡一直保持良好的業績增長,最後竟與A股市場失之交臂,箇中原因,值得反思。

金大股份被共享單車“坑”了 還有2顆"雷"未爆

共享單車突然啞火,新三板掛牌企業金大股份((831003)受到巨大沖擊,旗下子公司浙江金鶴車業有限公司投產的生產線,僅僅生產了3個月後就停產。導致設備閒置、存貨積壓,固定資產的折舊費,以及存貨的減值準備,造成公司總體利潤下滑嚴重。

比這個更為嚴重的是,金大股份還有2顆“雷”未被引爆,一旦出現問題,金大股份的前途未卜。

子公司浙江金鶴的擔保涉及的金額僅為1500萬、章小理質押借款也在億元以下。金大股份還有35億合同需要履約。

新三板掛牌企業老闆玩失聯這病得治 失蹤4年的實控人還領著工資

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老闆越來越喜歡玩失蹤,僅今年就有佑康股份(833192)、恆略智匯(838527)、鴻源科技(832211)、順泰鎢業(836222)4家公司老闆失聯。

玩法也越來越多。今年4月,鴻源科技實際控制人失蹤,跟同他們一起消失的還有公司的設備,誰也不料到,一個月以後,實控人又回來了,設備也神奇地回到工廠。順泰鎢業老闆今年2月失聯,結果公章一枚遺失,3個月後,在整理公司文件資料時,遺失公章被找到。戲碼真多,讓人目不暇接。

還有比這好看的戲。ST賽諾達(430231)老闆劉春義早在4年前就失聯了,但2016年、2017年上半年劉春義還在領工資呢。就是這樣的公司居然可以在新三板安然無恙的掛了4年,直到最近沒有發2017年年報才被強制摘了牌。

數據堂深陷“數據門” 主營業務轉型攻AI

數據堂一案持續發酵。

據《財經》報道,國內“大數據行業第一股”數據堂的多名員工因涉嫌傳輸公民個人隱私數據而被山東警方調查,包括多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近日,相關報道顯示,數據堂的首席運營官柴銀輝和揭宇飛均以個人名義被起訴,CEO齊紅威、聯合創始人肖永紅在內的多名高管均曾接受過調查。截止到目前為止,數據堂公司本身未被檢方起訴。

根據數據堂2017年年報,公司主營業務和服務發生了變化。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對業務線進行調整,對營銷線、金融線予以關閉,使得二者所佔的比例開始下降,AI 線的比例大幅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