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西安人?

人生之路9420


感謝悟空網友的信任並邀請回答本話題!關於“怎樣評價西安人”這一問題,看到好多答者寫出了許多看法,但是每個人對西安人的理解不一樣,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下:

①西安本地人基本上和影視劇中刻畫的形象一模一樣,直爽、霸氣、硬派、粗狂卻不失一絲溫柔,大度、果斷卻帶有一絲焦躁。

②自上世紀中期開始,國家向西安轉移、新建了許多企事業單位,這為西安帶來了新氣息。成千上萬的幹部職工聚集在古都西安,由此形成了個性鮮明的“新西安人”。這些人為西安的社會經濟建設,以及國家科技事業奉獻出了青春,同時也紮根於此。“新西安人”的勤勞、有理想的性格得到廣泛認可,併為留在西安的“新二代”傳承了優質基因,使得後輩的生活顯得積極向上。

③不怕輸也不服輸的西安人是由外遷人口、本土居民相互融合所產生的地方特色性格,正因為此,西安人走在外省廣受尊重和好評。
小百科:西安是西北地區最大、最強的城市,陝西省省會。地處關中平原,為西北地區中心城市,也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城市,前不久被高層表示明確支持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民間查訪專員


西安人的性格受歷史沿襲,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的影響,有著鮮明的特徵。

從歷史角度看,西安歷史悠久,十三朝都在此建都,時光不僅給西安留下了許多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蹟,也讓生活在片皇天后土上的人們滋養了一種“王者之氣“。反映到性格上就是豪氣大度,耿直,開朗。俗稱”楞娃“。要麼不做,做就幹到底,咥實活,負面影響,大事幹不來,小事不願做,服務意識差,安貧樂道。


從地理位置講,西安處於中國中心,八水繞長安,八百里秦川,氣候宜人,山水環繞,居住安全,沒有大的災難,使西安人缺少了危機感,雖忠厚老實,但小富即安,封閉自守。

從傳統地域文化來說,秦人尚武好勇善鬥,不繞彎子,崇尚筒單,語言豪邁,容易衝動,唱戲是吼,咥飯是大老碗。善交朋友,大度大方,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過去的年代被貶為”八百里秦川,養了一群懶漢”。足以說明西安人閉關自守,小富即安的狀態。

現在的西安己經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加之改革開放外地人的擁入,西安人倍感壓力,明白了,聰明瞭許多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擼起袖子加油幹。

西安再也不是改革開放前的西安,現在西安人己是改革弄潮兒,這幾十年西安在鉅變,西安人也在鉅變,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最象,西安的明天會更好,豪放的西安人歡迎各地朋友,有志之賢加入到建設大美西安的行列來,西安歡迎您。


我是一川,歡迎各位大神批評點評,喜歡的點個贊喲。


一川208152337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人民齊吼秦腔,調一碗黏面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嘟囔囔。”這首民謠形容的就是上個世紀的陝西人。至於西安,這座13朝古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承擔了中國上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安在外地人甚至外國人的眼中,是一個隨便挖一鏟子就能出秦磚漢瓦的地方,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西安,那就非一個“古”字莫屬。“夫關中左餚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天下之脊,中原龍首。”說的就是以長安(西安)為首的關中地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以西安為都城的時代(西鹹一體化咸陽也屬於大西安),正是中國歷史上東征西伐、南征北戰、領土擴張、英雄輩出的年代。因此,西安人骨子裡頭浸透著千年以來的歷史文化積澱下來的傲氣與霸氣。但是,自唐之後,中國政治經濟中心東移南遷,西安以往的輝煌不再,按照賈平凹的話說,西安成為了一座“廢都”。雖然如此,由於關中土地肥沃,四面據險,沒有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的侵襲,西安雖偏居一隅,但仍是西北地區的龍頭。到了近代,西安再次聞名全國乃至蜚聲海內外卻是由於“西安事變”,就是在西安這座神奇的城市,不但挽救了工農紅軍、中國革命,而且最終促成了中華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真正形成。解放後,西安成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的駐地,統轄陝甘寧青新五省區。改革開放後,西安作為全國和世界知名的旅遊城市,國內外遊客雲集,一座座五星級酒店相繼拔地而起,可以說,在80年代的中國北方城市當中,西安的城市面貌建設在當時僅次於北京(這在王朔的一篇小說舊作中有所反映)。但是自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起,隨著沿海經濟特區的不斷崛起,亞運會後北京的迅猛發展,上海浦東的開發,加之西安人因循守舊、吃老本的保守思想,西安與東部差距越來越明顯。究其原因,除了政策上的因素之外,這與西安人包括陝西人的性格不無關係。

一是生冷蹭倔,拙樸厚重有餘,精明圓滑不足。像西安城牆一樣,也像極了遍佈城內大大小小橫平豎直的街道,四四方方,端直對稱,不懂圓滑,不善變通。

二是注重傳統,思想保守。西安人注重文化傳承和教育,但是不善於經營和推銷。陝西人出外打工的就很少,前些年來西安做小生意的大多是以南方為主的外地人。這與西安本地人骨子裡的傲氣和好面子是分不開的,不是不會而是不想,放不下架子,所謂“人倒勢不倒”。

三是不善言辭,不善溝通。甚至和家裡人也是這樣。張藝謀就曾說過,在家裡那時他和自己的父親很少對話,更別說深入溝通了,典型的陝西人性格。

但是近些年來西安的發展變化確實很大,一方面得益於西安在科技、教育、人文歷史文化上的積澱和優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西安人認識到了自身的差距,擺脫了守舊意識,知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再像前些年那樣明目張膽的停滯,而是進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尤其是近兩年,藉助國家一帶一路,國家中心城市、關中城市群的政策利好,結合地方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吸引人才的相關舉措,繼三星之後、阿里巴巴、京東、百度、騰訊紛至沓來,助力西安快速發展。在城建上,西安早已跳出老城區的圈子,繼高新(西南)、曲江(東南)、經開區(正北),滻灞(東北)等成為西安城市面貌的新名片,灃西、灃東、秦漢新城、渭北新城、空港新城、西鹹一體化等等大西安的格局已呼之欲出。西安地鐵已開通三條,全長90餘公里,後續的4、5、6號已在建,五年後將建成23條,全長近千公里。2017年GDP西安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八,上升了3位。隨著思想上的不斷開放,曾經木訥的老陝也學會了推銷宣傳自己,如今西安甚至成為了抖音和頭條上的網紅城市(當然這也是厚積薄發的結果)。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西安人也變得比以前更開放,自信和包容。隨著人才的引進和人口的增長,無疑將會為這座千年古城帶來新的活力,相信越來越多的新西安人將會喜歡上西安這座美麗的城市、美麗的家。


面對面睡著你還想我


說不了那麼多,我是陝北的,西安人給我的印象挺好的,幫助人的多,上次坐公交坐了一個位置一個大爺就把我喊住了,說座位上有水,要說不好的話,就是賊多了點,不知道賊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尤其是小寨大雁塔,偷了我好幾次,被我逮住一次。


第一盒子精


西安人,這個概念已經很有問題了,歷經多年移民和民族融合,西安人已經很難自成一體了。

嚴格意義上的“土著西安人”已經隱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早已沒有了身影……

目前各位談及的“西安人”:應該是:

1、城牆內東部地區僅存的一點陝西土著;

2、城牆內北部地區的河南移民;鐵道北地區的河南移民;

3、城牆內西部地區的回族聚居區;

4、城牆內西南部地區的漢族公務員聚居區;

5、西安城市東部、西部地區的老移民(國家支援大西北建設的第一代工業移民)聚居區。

6、西安城市南部的文教衛生移民聚居區,

7、新移民聚居區(高新、雁塔、曲江、北城、渭河南岸北岸等)

這些區域內的民風自成體系,有非常大的區別,可以肯定地說:“西安人沒有大一統的民風”。

這座城市仍然延續了盛唐時期的移民文化,關中地區人民的許多特質,在現代西安人身上已經難覓蹤影!

城內居民精於算計,老於世故……

城外移民子弟帶來四川、上海、江浙地區的傳統文化,

2017年後的人才新政,還會加劇“西安人”的多面性。

此刻評價西安人,稍顯偏頗,時機不到!



mu


無理有義


人性問題。各地皆同不足論。只說兩個問題

1有人說西安人排外?遠的不說,就說“二虎守長安”,西安人死了5萬居民,死守抗敵,舊都未落賊手。死難居民埋滿了革命公園。此役後,西安人口僅15萬,之後仍大量接納河南難民。與之同袍…如何能說西安排外?更不用提漢武帝接納匈奴奠定漢人基礎,唐太宗開放心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2說下性格,西安人有兩句諺語。“西安的女子不外嫁”,其實關中大多這樣。二十年前去銅川藥王山還能看到滿街的先天殘疾。與近親結婚有關。為什麼?關中土地肥沃而少災,人民故土情節重不願離鄉,說關中多懶漢,是因為風調雨順,不用辛苦。

“陝西冷娃”說的是陝西省性格。有血性,好爽,衝動。上海人可以對罵半個小時,陝西人三句不對就上手了。到錯了就錯了。知錯能改,不陰毒。

而面對大是大非。關中人更不含糊。日本人轟炸關中8年,未過黃河一步。君可見中條山累累秦人白骨,擋住日本人沒有染指我炎黃聖地,炎黃陵寢。

這就是我眼中的西安人,關中人。


梅克斯


我是洛陽人,我去過西安,未感覺西安人有啥不好。洛陽人也挺好的呀,網絡上的西安噴子,洛陽噴子相互懟,能代表這兩城市嗎?個人認為不能,因為我認為還是好人多,壞人少,那些譏諷嘲笑他人者能算好人嗎?

看到這樣的話題,我們正經的網友,得有一個超越別有用心人的觀點,發火,辱罵只能說上當了,但單純了。

西安,洛陽情深意長,千年的老關係,豈能讓賴噴子給攪和了?


洛陽車人


土著的優越感是什麼地方都有的。西安人有一套自己獨有的價值觀。喜歡較真但較的不一定有道理。給人有點壞事也要乾的理直氣壯的感覺,這一點最不好。對自己的文化,地域,飲食有自豪感。最不起眼的人說起大道理都是一套一套的。自戀但不自律。一部分人明目張膽的在法律的邊緣上打轉轉,比如天下聞名的火車站。誠信意識差。對人嚴,對己寬。以上是西安男人的缺點。西安女人一個個落落大方。感覺高高在上的,不算美但挺動人的。西安話女人說出來好聽的一塌糊塗。男人說出來土氣的一塌糊塗。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

西安人的優點就是能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盲從。講忠孝節義。犟認死理我個人覺得也是優點。西安人出不了經濟界的大咖,但是文藝界的人才濟濟,光是一個張藝謀,就足以了。搞經濟科技,西安人相對落後。這些東西南方人得風氣之先,我覺得西安人慢慢會趕上的。

還有西安的河南人多。不僅愛講西安話,有一部分人還愛說河南話,在西安講河南話,不管男女,都土氣,更土氣!


紅板書微頻道


其實以前在知乎上面看到過這個問題,不清楚題主問此問題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大概有幾個方面:1、確實對西安人好奇 2、可能以前跟西安人有過節想在頭條上面拉幫結派找存在感 3對西安這座城市感興趣,但是道聽途說了一些不大好的東西。無論哪種情況,題主能提問就說明西安人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不論好的壞的

本人老家渭南、也屬於陝西關中地帶,大學開始到現在也在西安這座城學習生活了近十個年頭,也認識了很多西安本地朋友、他們給我的印象是豪爽、大方、陝西話說的賊溜,但是隨著大西安的建設、城中村的拆遷改造、村裡的孩子各個都成拆遷戶、膨脹之後有些人難免會變得心氣高傲,但是本質還是蠻好的。至於網絡上面流傳的西安小偷多、治安差等等我不想做過多解釋、唯一可以保證的是這些偷雞摸狗的事情絕對不是西安本地人乾的。隨著火車站周邊棚戶區改造工程的落實,做偷雞摸狗之事的外地人要麼流竄別處、要麼改邪歸正做起小生意,總的來說大西安會越來越好!

最後以黑撒樂隊《西安人的歌》作為結尾:“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西安大廈高樓是連的一座一座”歡迎各位朋友來大西安旅遊


乾仕源金服雷納德


西安一直受外來文化影響,每一種文化最後都融入西安當地的文化氛圍中。最後逐漸演化成了今天人們能夠體驗的到的東西。如果需要概括的話,我想應該是包容、堅守、重情。真正的西安人是半坡人。現在的西安人都時候來的。祖上在西安上五六輩的人可能都比較少,所以所謂的西安人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對地域文化的認同吧!類西安者西安也。西安的文化元素很多,所以造就了西安人包容的性格。待人也好,處世也好,都不存在絕對。理講明話說開,沒有什麼非的跟誰過不去的;西安是古城。一個人在西安成長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聽得多了,見得多了就有了自己的觀念和體系。所以西安人的性格都是有支撐的。也所以西安人的性格里都堅守著一個老泡。。。;西安人重情,不善取捨,西安人認為值得的一定會棄而不捨,不惜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