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嫌棄啞巴母親,選擇和父親一起生活,病重時卻是母親救他一命

兒子嫌棄啞巴母親,選擇和父親一起生活,病重時卻是母親救他一命

李先的父親過世早,母親身體又不好,從小就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由於家庭條件不好,李先三十而立都還沒找到對象。

劉燕天生是個啞巴,但父母在鎮上開了一家餐館,餐館很多回頭客,生意一直比較紅火,所以劉燕從小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眼看劉燕年紀一天比一天大,一直沒有找到人家,父母為她的終身大事操碎了心。

後來在媒人的撮合下,劉燕嫁給了李先。

劉燕心裡非常清楚,李先心裡並不喜歡她,答應娶她,完全是看中她父母的錢。這一點,從李先對她說話的語氣裡就能聽出來。不過李先這人比較圓滑,當著劉燕父母的面時,對她特別溫柔體貼,背地裡卻不是這樣,劉燕看在眼裡,不想說破。

李先和劉燕結婚後,就幫著劉燕父母打理餐館的生意,店裡的大小事務都交給他管理。

兒子嫌棄啞巴母親,選擇和父親一起生活,病重時卻是母親救他一命

劉燕的父母過世後,李先順理成章地成了餐館的正式老闆,劉燕發現,李先對她越來越冷淡,她甚至有一種寄人籬下被人嫌棄的感覺,儘管這餐館是父母留下的,但李先從來沒有考慮這一點,像是在可憐她施捨她。

餐館隔壁是一家理髮店,理髮店的小玉經常來店裡吃飯,和李先有些曖昧。劉燕的父母過世後,李先膽子越來越大,竟然當著她的面和小玉嬉笑打鬧。

劉燕想過離開李先,但是自己是個啞巴,這些年除了幫父母在餐館做事,其他什麼都不會,離開李先,她不敢保證自己能繼續生活下去,所以就對李先和小玉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後來,李先還是提出和劉燕離婚,劉燕不服氣,咿咿呀呀說了一通。李先大聲吼道:“呀呀呀的,話都說不利索,我真是忍夠了!劉燕,我們還是分開算了,不要彼此折磨了。”

劉燕比劃著,說這店是她父母留下來的,他當初說了要好好待她。李先卻笑著說:“得了吧,要不是我李先幫忙,你父母的店生意能這麼好,我為了這店面每天起早摸黑,付出了多少心血,它早就算是我的了。”

劉燕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內心單純,也沒經歷過什麼磨難和壞人,當李先趕她走時,她無話可說。

李先和劉燕有個兒子,叫阿奇,阿奇覺得劉燕讓自己很沒面子,從小就不喜歡她,所以經常跟著別人一樣叫她“啞巴”。當父母離婚時,阿奇選擇和父親一起生活。

兒子嫌棄啞巴母親,選擇和父親一起生活,病重時卻是母親救他一命

後來,劉燕離開了那個鎮子,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裡。

李先終於能光明正大地和小玉在一起了,每天喜笑顏開的。小玉這人雖然長得漂亮,但比較好吃懶做,從來不幫著李先打理店裡的生意,還經常去茶館裡打牌。

李先從來不說什麼,畢竟小玉漂亮,又小他那麼多,寵她是應該的。

李先永遠想不到,小玉在幾年後的某一天會離開他。小玉年輕漂亮,牌友們經常開她玩笑,說李先配不上她,聽得多了,她就有了想法,後來就跟一個包工地的老闆跑了。

小玉走後,李先每天茶飯不思,無暇打理店面的事,生意越來越清淡。

阿奇念大二的時候,生了一場重病。李先聽說治療要花很多錢,當時就嚇到了。

在醫院沒幾天,李先就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護士天天催他交費,他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為了逃避一切,他丟下阿奇,再也沒出現在醫院。

阿奇沒有想到,親生父親在這個關鍵時刻會離他而去,他每天以淚洗面,過得很消極,身體每況愈下。就在這時,劉燕出現了,看阿奇躺在病床上,身子瘦削麵色蒼白,劉燕嚎啕大哭。

兒子嫌棄啞巴母親,選擇和父親一起生活,病重時卻是母親救他一命

阿奇不領情,沒好氣地說道:“怎麼,我還沒死呢,你就哭起來了。啞巴我問你,你是不是專程跑來看我笑話來了?”

劉燕拼命搖頭,雙手忙亂地比劃,說自己心裡不是這樣想的。後來,她替阿奇交了住院費,每天守在病床邊照顧他,寸步不離。

阿奇的心境慢慢發生改變,尤其是聽說劉燕這些年一直在撿垃圾維持生計,他更加過意不去。

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終於明白“母愛”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意義。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肉,無論什麼時候,母親都會無怨無悔地付出,毫無怨言。

兒子嫌棄啞巴母親,選擇和父親一起生活,病重時卻是母親救他一命

康復出院後,阿奇在校門外租了一間便宜的房子,把劉燕接過去一起生活。他發誓,要用餘生好好彌補自己的母親。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有不當之處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