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前文提要

D3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夜裡輾轉反側,睡得很不踏實。總幻想著有奇蹟發生,一睜眼,便能看到明月高懸,朝霞滿天,燦爛的陽光灑在梯田的水面上。

就這樣掙扎到了7點,公雞的打鳴聲四處迴響。我迷迷糊糊爬起來往窗外一看,一片昏暗,一點太陽的影子都沒有。

長嘆一聲,閉著眼睛又倒回床上,心想幹脆就這樣睡個懶覺算了。但那句“來都來了”的四字真言卻在腦子裡衝來撞去,驅使著我,讓我穿好衣服,向著多依樹梯田走去。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今天的預定目標,是按照“日出多依樹,日落老虎嘴”的攻略法,早上在多依樹景區拍攝日出,下午在老虎嘴拍攝日落。為此,我將住宿地點定在了多依樹景區旁邊的黃草嶺村,這裡距離觀景臺不過五分鐘的徒步距離。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檢票進入,觀景臺上已經站了不少人,各種器材一字排開,對準太陽昇起的方向。而對面山谷裡,霧氣蒸騰,在那雲海深處,一點光芒如同夜空中的燈火,閃爍著微弱的希望。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不同於壩達,多依樹的地形如同一座港灣,那雲海隨著晨風捲動,如同波浪起伏,衝擊著山坡上的梯田與哈尼村寨,給人一種置身於海邊的錯覺。在我看來,這是四個觀景點裡構圖最好、景觀最為豐富的一處,山、水、雲霧、村落、晨光,正是我在腦海裡想象了無數次的梯田美景。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觀景臺很大,上下分成了若干層平臺,不難想象若此時是春節旺季,會是怎樣一幅熙熙攘攘的景象。我下到僻靜處,找了一個合適的機位,便開始漫長的等待。比起平時旅行的趕路匆匆,我非常奢侈地擁有48個小時的時間。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這便是上午兩個多小時的等待中,拍到的最好的畫面。

太陽的光線偶爾會穿過雲層薄弱處的縫隙,投下一縷光線,將雲海與梯田染上玫瑰金的燦爛顏色。整個過程持續不過10秒,我要做的便是按下快門,記錄下這一難得的瞬間。

這是一幅堪稱奇幻的畫面,水似鏡,雲如海,讓人想起孟浩然的千古名句:“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只有面對此情此景,你才會明白這個“撼”字用得如此精妙,雲霧翻飛,潮起潮落,如夢似幻。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我從七點過一直站到九點半,霧氣越來越濃,梯田也模糊不清,天氣又回到了熟悉的陰沉模樣,周圍的人紛紛搖頭離開。觀景臺上風很大,沒有吃早飯的我已是渾身冰冷,也一起撤離。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回到旅店,洗漱收拾,製作早飯。為了節約旅行成本,我每天都吃得非常簡略,下館子更是奢望。相較而言,由培根,吐司,酸奶和咖啡組成的早飯已是一天中最美味的一餐。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退房出發,此時尚不到中午,離下午的老虎嘴日落還隔了大把時間。於是我又開車來到了的壩達梯田,準備在這裡再碰碰運氣。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壩達是唯一一個可以逃票進入的景區,在通往壩達村的水泥路上有一條小道可以繞過檢票口直接來到觀景臺,無人阻攔。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此時已接近中午,太陽愈發頻繁地撕破雲層,照耀在梯田上,引得周圍拍照的人們一陣陣驚呼。眼前似乎被劃分為了兩個世界,一半是藍天白雲,一半是霧靄梯田,而我正身處於這分界線之中。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壩達梯田是整個元陽梯田景區的核心,站在觀景臺上,可以一眼將箐口、全福莊、壩達、麻慄寨等村子共計14000畝梯田盡收眼底。

從海拔900米的麻慄寨河一直到海拔2000多米的觀景臺,梯田共有3700多級,密密麻麻,蔚為壯觀。與色達壯觀的喇榮五明佛學院一樣,這些梯田是人力所構築起的奇蹟,是哈尼人自隋唐起世代開墾的心血結晶。

在能見度最好的時候,我都可以清晰地看見對面的一座座村落,看見連綿不絕的哀牢群山,看見雲層之上的湛藍天空,這不禁讓我開始對下午的老虎嘴之行充滿著期待。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拍完照片,縮回車裡吃飯,午餐依舊是熟悉的麵包,紅牛,蘋果和餅乾。而今天不知道是什麼好日子,在我吃飯的這半個小時裡,至少有4隊婚車從我面前經過。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吃完飯,稍作休息,我便向著老虎嘴梯田駛去。時間尚早,我可以優哉遊哉地邊走邊拍,其實除了四個觀景臺以外,路邊的許多地方也都能拍到梯田,只是視野不是那麼開闊。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從多依樹通往老虎嘴的這條路路況較差,彎道很多,鮮有人走,一般遊客都會選擇從箐口村方向過去。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沒過多久,道路又被雲霧籠罩,我不敢大意,打開雙閃燈,在霧氣中徐徐前進。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下午四點,終於抵達老虎嘴景區,這裡的車非常多,管理也很混亂。當地人畫地為牢,收取10元的停車費,一位遊客大姐為了這事兒差點和本地人爭吵起來。

我在這裡還遇到了要我買明信片的哈尼族小妹妹,年紀不大,一口普通話和推銷詞說得非常流利。雖然這並非赤裸裸的伸手要錢,但我也覺得不很是滋味。


無視這些插曲,我背上包往景區走去。老虎嘴與壩達、多依樹不在一個方向,所以這裡的天氣並不好,之前的藍天白雲如同幻覺。檢票小哥看了看我的票,笑了笑說這麼大的霧,我就不給你打孔了,讓我不知是該喜該憂。

通往觀景臺的路很長很陡,一路沿著石板樓梯往下,梯田的全景便呈現在眼前。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眼前的景象讓我不僅有些失望,因為不論從規模還是氣勢,它都比不上壩達和多依樹。唯一的優勢是角度較好,可以居高臨下地看到它的全景。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老虎嘴梯田位於一個四面環山的凹地裡,對面兩山突出,夾一河溝,形似仰天怒吼的老虎,故而得名。而周圍的遊客卻產生了什麼誤解,十分熱衷於在梯田裡尋找老虎的形象,並以此為樂。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這些人的腦洞也非常大,一番辯論,然後居然還真的田裡找到了一隻老虎……我根據他們的描述勾畫出了輪廓,大家可以與上面那張照片作對比,有鼻子有眼,確實挺像的。

雲霧瀰漫,完全看不到落日的影子。我只好找了個坐的地方,打開電腦,一邊寫今天的日記,一邊期待著奇蹟發生。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可惜,什麼都沒發生。我從4點一直等到6點,眼前的景象除了昏暗了一些外,並沒有什麼變化。本該是太陽落下的方向一片朦朧,整個天地籠罩在灰色的薄紗中。

眼看霧越來越大,山風也越來越冷,我決定果斷撤離,中午壩達帶給我的一點點希望就這樣被霧氣和冷風撕得粉碎。

相比昨天的負能量爆棚,今天至少還是有一些收穫,沒有空手而歸。旅途即將過半,明天我還剩下一整天的時間,看天氣預報天氣會比今天更好。

懷著期待,睡去。

初春元陽行(四):從箐口到壩達,漫步在雲端

待續

初春元陽行(三):從多依樹到老虎嘴,在霧氣中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