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爲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引子

在之前的川西環線途中,翻越G317覺洛山埡口時,遇到在埡口執勤的警察叔叔。他們看到我開著小吉爬上來,覺得很好奇,說你咋不走底下那條新路。我說我喜歡走老路,翻埡口,他們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心想怎麼有這種人,放著更快捷的路不走,非要走這塵土飛揚、滿是碎石的爛路,怕不是有自虐傾向。

於是,那時我就在心裡盤算著寫篇文章,說說我為什麼喜歡埡口,並盤點盤點這一年多來,我所翻越的那些埡口。

我對埡口的著迷,源於對於雪山的熱愛。當我第一次進入川西,看到G317道路兩旁的險峭大山,看到涼臺溝盡頭的金字塔雪山時,這種熱愛便從靈魂深處被喚醒,熊熊燃燒。那種潔白,那種震撼,無以言表,藏族人民認為雪山是眾神的居所,是連接人間與天庭的通道,對此我深有同感。

而埡口,便是我們這些自駕者,能夠近距離瞻仰雪山的最佳去處。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川西的公路都是沿著河谷修建,當你沿著幽深的溝谷行進時,視線被兩側的高山所阻,是看不到那些雄壯連綿的雪山的。唯有身處埡口之上,極目遠眺,你才能真正投入雪山的環抱,進入這眾神環伺的世界。

在向上攀爬的過程中,你會看見那些終年覆蓋積雪的山巔從近處的大山背後顯露出來,毫無預兆,平靜而又突然。那種感覺如同你跳脫了你一直以來所認知的這個世界,發現了更廣闊的天地。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然後,站在道路的最高點,四下無人,獨享美景,望著周圍那些近在咫尺的雪峰,心中滿溢崇敬之情,即便身體沒有跪拜,心卻早已為之折服。

我從來都不會說我“征服”了埡口,正如人類永遠也無法征服自然。人類在自然面前終究是渺小而卑微的存在,但他們卻又是勇敢而偉大的,能夠在不斷挑戰自我、挑戰自然中獲得前進的力量。

埡口便是如此兼具美學價值與人文意義的獨特存在。

隨著基建水平的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埡口正被更為便捷的隧道所取代,漸漸廢棄,遠離自駕者的視野和旅途。我無意否定公路建設的偉大成果,但那些埡口也不應當被遺忘。

所以,謹以此文,獻給那些和我一樣,喜歡挑戰自我,喜歡站在高處的旅行者們。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細細算來,自我踏上旅行者之路以來,已經途徑了十一座埡口,按時間順序分別是:夢筆山、夾金山、巴郎山、日爾郎山、雅克夏雪山、鷓鴣山、莫沃山、二郎山、折多山、覺洛山、德勒山,不算多,也不算少。

其中作為道路的必經之處,還在通行的有五座(夢筆山、夾金山、莫沃山、折多山、德勒山);已經廢棄不用、但還能沿著老路爬上埡口的有五座(巴郎山、日爾郎山、鷓鴣山、二郎山、覺洛山);兩側皆斷路,無法登頂的一座(雅克夏雪山)。

在此做一個總結與記錄,供其他想要攀登它們的人作為參考,並希望它們不要被世人與時間所遺忘。


夢筆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4114m

位置:阿壩藏族自治州馬爾康市卓克基鎮至小金縣達維鄉的S210途中,目前仍在使用。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良好,全程硬化路面。盤山路路程不長,難度較低。冬季3800米以上會積雪,慎行,其餘季節任何車輛都可通行。

景色:一般。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2017年3月,完成金川環線時,從卓克基鎮前往達維鄉途中翻越了此埡口。雖然路面積雪,但最終並沒有遇到什麼阻力便成功登頂。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這座埡口並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景色,但比起風景,它在其他方面的意義更為重要。它是連接小金與馬爾康的唯一通道,是紅軍繼夾金山後北上翻越的第二座雪山,其附近有兩河口會議會址、卓克基會議會址、卓克基土司官寨等紅色遺蹟。

在它的山腳下還有瑪嘉溝這個川西冷門卻景色優美的景點,從馬爾康G317方向前往瑪嘉溝必定會經過夢筆山埡口。


夾金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4114m

位置:阿壩州小金縣達維鄉至雅安市寶興縣的S210途中,目前仍在使用。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較良好,全程柏油+水泥硬化路面。寶興方向磽磧鄉附近路況較差,有大幅破碎路面,小金方向路面狀況好,但偶有滑坡落石。寶興方向路面較差,盤山路較長且陡,需要注意安全。冬季3800米以上積雪,慎行,其餘季節任何車輛都可通行。

景色:出色。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2017年3月,在上午翻越了夢筆山抵達了達維鄉以後,下午又再接再厲翻越了夾金山埡口。同樣是路面積雪,車輛託底,但最終還是成功登頂。2017年8月測試吉姆尼和2017年國慶時又先後兩次翻越了它,成為我翻越次數最多的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作為長征途中紅一方面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不論是歷史意義還是風景優美程度,夾金山都比夢筆山要出色許多。沿途分佈著寧靜村落,清澈海子,紅軍遺蹟。夏季避暑,秋看彩林,冬賞雪山都是非常不錯的冷門景點。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作為小金與寶興的界山,夾金山兩側氣候分明,小金方向天氣晴好,藍天白雲,而寶興方向則常常大霧瀰漫,雨雪紛飛。站在埡口,不論往哪個方向看,都是壯麗的風景,山路盤旋,令人感慨當年紅軍長征的不易。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夾金山除了本身即是著名的自然公園外,周圍還有神木壘、東拉山峽谷、青衣江源頭等冷門景點,北上經達維鄉可以前往四姑娘山,成都-雅安-寶興-夾金山埡口-達維-日隆-四姑娘山-巴郎山-映秀-成都

是成都周邊一條非常成熟的2-3日自駕遊線路。


巴郎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4523m

位置:汶川縣臥龍鎮至小金縣日隆鎮(四姑娘山鎮)的G350(舊S303)途中,由於巴郎山隧道貫通,已廢棄。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較好,全程為硬化水泥路面,仍在維護。從鄧生溝開始盤旋上山,山路陡且長,難度較大。雨季滑坡多發,冬季積雪嚴重,慎行,其餘季節任何車均可通行。

景色:出色。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巴郎山埡口本應是我通過的第一座高山埡口,但在2017年三月第一次挑戰時,駕駛飛度在海拔4300米左右被積雪託底,不能繼續前進,只能遺憾返回走隧道通過。之後在2017年8月測試吉姆尼時成功翻越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巴郎山埡口是距離成都最近的4000米級別埡口,也是我攀登的11座埡口中海拔最高的。從山腳的臥龍鎮開始,海拔一路爬升,至鄧生溝開始一路盤山路上行,遙望大雪塘雪山已是非常壯觀。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再來到海拔3800米的巴郎山隧道入口,沿老路繼續爬升,這裡有著名的“熊貓王國之巔”石碑。再繼續上行,行至埡口,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被蜿蜒的盤山路以及道路遠方四姑娘山的壯麗景象所震撼。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因為離成都最近,又是從成都通往四姑娘山的必經之路,所以每天都有許多車輛從這裡經過,也有許多人選擇不走隧道,而從埡口經過,只為從這個最佳角度拍攝四姑娘山的倩影,所以希望政府能夠好好維護這條老路。



日爾朗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3620m

位置:阿壩州若爾蓋縣至紅星鄉的G213途中,由於日爾朗山隧道的貫通,已廢棄。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差,全程為碎石非鋪裝路面。路程雖不長,半個小時即可登頂,但沿途有大段大段的水毀、碎石、路基塌陷、斜坡,無人維護。且若爾蓋方向有藏民攔路收錢,不能通行,只能從紅星鄉方向國道旁的老路上行。理論上任何車輛都可登頂,但對於膽量有較大考驗。

景色:出色。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2017年7月,完成若爾蓋大環線時從郎木鎮經紅星鄉前往若爾蓋途中,攀登了這座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通往埡口的道路處於半毀狀態,是我攀登過的埡口裡路況最差的。很多地方因為滑坡,道路極窄,令人膽戰心驚。但埡口風景極好,蓮花瓣狀的冰蝕峰頂氣勢恢宏,另一側則是一望無際的若爾蓋溼地大草原,能讓人感受草原遼闊之美。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作為曾經的G213的一部分,通往埡口的這條老路在導航上依然是存在的,而且這裡是一個很好的若爾蓋草原觀景臺。可惜無人管理,還有藏民攔路收費,讓人覺得非常遺憾。



雅克夏雪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標高4743m(實際為4290m左右)

位置:阿壩州紅原縣壤口鄉至黑水縣的S302老路途中,由於雅克夏雪山隧道的貫通,已廢棄。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兩側都用土包封路,無法通行。

景色:不明。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雅克夏雪山埡口是十一座埡口中唯一一座登頂失敗的。2017年9月完成若爾蓋大環線時,於紅原前往黑水的途中試圖翻越這座埡口,但從紅原壤口方向沿老路上行幾公里後,路便因整體塌方而阻斷,無法通行。之後穿越隧道,試圖從黑水方向再上,發現入口堆放了極高的土包,還是無法通行,只能放棄。

這裡曾經是連接黑水與紅原的S302上的必經之路,一年之中有小半時間都被積雪覆蓋。隨著雅克夏雪山隧道在2012年貫通,這條翻越埡口、坡陡彎急的12公里險路也就無人管理,成為了歷史。我在網上看到幾年前還有登頂的記錄,而現在已經是無法通行了。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理論上講,站在埡口能欣賞到雅克夏雪山群峰的雄姿,以及黑水奶子溝彩林的壯麗景象,希望這條路還能修復。


鷓鴣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4150m

位置:阿壩州理縣米亞羅鎮至紅原縣壤口鄉的G317-S209途中,由於鷓鴣山隧道的貫通,已廢棄。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較差,沿途均為非鋪裝碎石路。盤山路線較長,登頂需1小時左右,沿途滑坡塌方形成的碎石堆很多,但有人做簡易維護。米亞羅方向有欄杆攔路,只能從S209刷馬路口方向進入,進入後的幾公里路況很差,道路較窄,普通轎車慎入。

景色:出色。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鷓鴣山是G317上的必經之路,通過米亞羅鎮以後便能看到這座雪山橫亙在遠方。我之前好幾次路過這裡,但都沒有機會攀登,或是時間不允許,或是被告知無法通行。

2017年10月完成川西紅葉環線時,從刷馬路口方向登上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甫一進入便是爛泥地,沒持續多久,又遇到不知誰搭設的“路障”。再之後路況反而好些,變成了普通的非鋪裝土石路面,但路旁碎石山坡上仍不時滾落尖石,有爆胎的隱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沿途景色在紅葉季節十分漂亮,山坡上滿是五彩斑斕的彩林樹叢。遠眺下方S209,兩側雪峰延綿不絕,不見盡頭。再拐過幾個彎道,滿是積雪的鷓鴣山頂便出現在眼前,無比震撼。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處沒有海拔標牌,只剩一些經幡以及路障的痕跡。站在埡口可以遠眺對面海拔5000米的無名山峰,以及更遠處黑水縣的三奧雪山。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鷓鴣山是G317(川藏北線)出川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在隧道貫通前,它的地位與川藏南線著名的的二郎山相仿。如今,它的命運也和二郎山埡口相似,一側封閉,一側爛路,幾乎沒有多少人能夠上行到埡口了,只剩下殘破的G317里程碑遺留在路旁。


莫沃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3800m

位置:阿壩州黑水縣卡龍鎮俄寨村至松潘縣紅土村的卡紅路途中,目前仍在使用。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較差,上下山的道路全程為非鋪裝土石路面。松潘側路況更糟糕一些,有許多流水切割而成的深溝,需要注意託底。冬季有積雪,需要注意,不論什麼季節都僅建議高底盤的SUV駛入。

景色:遇到大霧,不明。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我在2017年10月完成川西紅葉環線時,由卡龍溝前往松潘的途中翻越了這座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莫沃山橫亙於連接黑水卡龍鎮俄寨村和松潘紅土鄉的卡紅路上,這條路本身就鮮有人通行,所以這座埡口也很少有人聽說過,極其冷門。經由卡紅路可以較為快捷地由卡龍溝前往松潘,不需要走回頭路,只是道路疏於維護,路況較差。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它的最佳遊覽時間在十月底,沿途的彩林非常漂亮,從衛星地圖上看,站在埡口還可以遠眺卡龍溝背後的石頭山。可惜我經過這裡時,天氣陰沉,大霧瀰漫,沒能看到它最漂亮的樣子,有些遺憾。


二郎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3000m

位置:雅安市天全縣至瀘定縣的舊G318國道(老川藏公路)上,由於二郎山隧道的貫通,已廢棄。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一般,天全方向塌方斷路,不能通行,瀘定方向入口有欄杆阻擋以及禁止進入的警告,從G318路況至汽車旅館(紅巖頂)為硬化土石路面,之後至埡口為破碎的土石路面。山路全程約1小時,難度較低,普通轎車小心行駛也可以登頂。埡口海拔較低,但冬季仍會積雪,需要注意。

景色:出色。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我在完成2017年11月川西深秋環線時,從瀘定方向登上了二郎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瀘定方向有禁止進入二郎山和攀登紅巖頂的告示以及欄杆攔路,只能將其抬起進入。之後路況較好,需要小心碎石。紅葉季節二郎山的彩林非常壯觀,樺樹的紅,馬尾松和楊樹的金黃在陽光下相映成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到達海拔2800米的汽車旅館後,可以徒步4小時至紅巖頂遠眺四周群山,也可以繼續沿爛路前行前往埡口。埡口方向常有天全方向的大量水汽湧入,形成雲瀑。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二郎山是G318(川藏南線)上出川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它的埡口海拔雖然只有3000米,但當年為了修通這條道路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每公里就有7位軍人為它獻出了生命,他們的事蹟隨著《歌唱二郎山》這首歌而廣為人知。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除了非凡的歷史意義,它的最大價值是可以遠眺貢嘎山群峰全景,這裡視野開闊,坐東朝西,是早晨拍攝日照金山的絕佳角度。若是天氣晴好,遠眺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從海拔1300米的大渡河谷拔地而起,莊嚴神聖,極為震撼。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在貢嘎山東側的眾多觀景平臺(牛背山,四人同,轎頂山,光頭山)中,二郎山是攀登難度最低,路況最好的,加上其知名度和歷史意義,希望能好好開發一番。


折多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4270m

位置:

甘孜州康定市至新都橋鎮的G318途中,目前仍在使用。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良好。全程為柏油硬化路面,康定方向從折多塘開始一路爬升,路線較長。冬季常有積雪,需要注意,其他季節任何車輛都可通行。

景色:出色。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我在2017年完成川西深秋環線時,由康定市前往新都橋鎮時翻越了折多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折多山埡口是G318(川藏南線)上第一座4000米級別的埡口,山路曲折陡峭,沿途雪山連綿,被譽為“康巴第一關”,通往西藏的入口,不論是在自駕旅行者還是騎行者之中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沿途可以遠眺康定方向的田海子山,近觀連綿起伏的折多山脈群山。翻越埡口後便進入著名的新都橋攝影長廊,也可以經由康定機場前往雅拉雪山、塔公草原。當然,比起其美學價值,它更多的是作為一個象徵,表明你站在了通往西藏的起點之上。

由於是重要的隘口,沿途車流量大,載重貨車很多,需要注意安全。


覺洛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4270m

位置:甘孜州爐霍縣至翁達鎮的G317途中,由於新G317盤旋道路的修通,已廢棄。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一般。全程為沙土非鋪裝路面,碎石較多,塵土飛揚。完全翻越需要大約40分鐘,無護欄,較危險。冬季有積雪,需要注意,其餘季節任何車輛均可通行。

景色:一般。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我在2017年完成川西深秋環線時,由爐霍縣城前往翁達鎮時翻越了覺洛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這座埡口並不出名,只能在地圖上看到它的名字。它曾經是G317的必經之路,如今由於一條盤旋式新路的修通,不需要再翻越埡口,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這是一座平緩的埡口,沿途的景色普通,周圍沒有特別漂亮的雪山,所以沒有必要特意攀爬,但在夏季雨水豐富時應該能看到漂亮的高山草甸。


德勒山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海拔:4512m

位置:甘孜州色達縣至年龍鄉的色年路途中,目前仍在使用。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路況:良好。全程為柏油鋪裝路面,從色達方向上山路程較短,往年龍、壤塘方向盤山路多且距離較長,需要注意。冬季有積雪,慎行,其他季節任何車輛都可通行。

景色:一般。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我在2017年完成川西深秋環線時,由色達縣城前往年龍鄉時,翻越了這座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這條途徑色年鄉,連通色達縣和壤塘縣的色年路剛剛完工,路況極佳,沿途車輛極少,只有來自青海班瑪方向的車會走這條路。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沿途皆為荒原,隨著海拔提升,雪山逐漸增多,最後攀登至海拔4512米的平緩埡口。放眼望去,四周遍佈積雪,只有黑色的道路盤旋延伸向遠處的山谷中。

這座埡口位於色年路上,是從青海班瑪前往色達的必經之處,海拔較高,氣溫很低,需要注意防凍防滑。


以上,便是我今年的旅行中,所翻越的11座埡口。它們有些非常出名,有些鮮為人知;有些仍在使用,車輛絡繹不絕,有些已經廢棄,隨著時間流逝而慢慢腐朽。

不論如何,我都想將它們的情況記錄下來,以供其他想要前去的旅行者們參考。如果以後還有機會翻越,我也會更新新的路況和照片。

當然,有些人會說,比起川藏、青藏、新藏線上那些5000米級別的埡口,我所走過的這些只是小意思,不算什麼。我本就無意征服,也無意炫耀,我只是忠實地記錄下了我所走過的路,在山巔之上留下了足跡。然後希望能讓更多人領略埡口的魅力,能夠在攀登它們的過程中,感受到震撼,發現全新的自己。

隨著我的足跡逐漸擴展,還會有更多的埡口添加到我的名單之中,其中包括貢嘎山西坡的雅哈、子梅、裡說,以及G318和G317上的那些著名埡口,都等待著我的挑戰。

願各位旅行者一路平安。

埡口挑戰者,盤點迄今為止我翻越的那些埡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