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黃茅糉,原來還有那麼一段佳話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端午前吃粽子是一種很普遍的民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方,製作的粽子也是各種各樣,最常見的是三角三丁的,也有扁平的,而廣西桂林恭城的粽子卻是圓柱形的,叫黃茅粽。

相對於其他的粽子,恭城的黃茅粽簡直就是一個龐然大物,長近一盡,直徑約10釐米,每個粽子重達幾斤,所以每個粽子都要製作一根“揹帶”,便於手提,或者放在肩上。

端午節的黃茅粽,原來還有那麼一段佳話

黃茅粽的粽葉為黃茅葉,黃茅粽也因此得名。與做小粽子的粑粑葉寬約5至10釐米不同,黃茅草葉非常窄,只有1—2釐米,因此製作難度比小粽子要高不少。

黃茅粽的原料十分簡單,一是本地產的糯米,二是本地產的稻草。先把稻草燒成灰,然後用稻草灰製作灰水。用灰水將糯米浸泡發脹,然後就可以包黃茅粽了。

端午節的黃茅粽,原來還有那麼一段佳話

包好的黃茅粽要煮好幾個小時,煮好的黃茅粽散發著糯米、稻草和黃茅草的香味。吃黃茅粽則是要將黃茅草葉去除,然後分成半釐米厚的薄片才能食用。分成薄片是不能用刀的,因為糯米太粘了,當地人使用細線,一端用嘴叼著,將線纏上粽子一週,用手拉細線另一端,粽子薄片就分下來了。

由於粽子沒有餡,也有添加鹹、甜、酸、辣等味道的配料,所以粽子的味道相對單一,當地人就用本地的土黃糖和姜製作成了糖水,用筷子夾著粽子片,在糖水中醮一下,或者將糖水澆在粽子片上,然後食用,味道十分獨特。

端午節的黃茅粽,原來還有那麼一段佳話

黃茅粽除了是端午節的一道必備美食,還與恭城另一個民俗有關,那就是“撂節”。所謂“撂節”,就是準女婿到準岳父家送黃茅粽。據說“撂節”的來歷與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有關。

在古時候的恭城,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在城郊遇上了同個歹徒,欲行不軌,剛好一個窮小子路過。窮小子路見不平,挺身而出,一把柴刀將一眾歹徒打跑了。窮小子的勇敢與正直,讓這個美麗的姑娘傾倒,不久兩人就相愛了。

端午節的黃茅粽,原來還有那麼一段佳話

話說姑娘的父母得知女兒愛上了一個家境十分不好的窮小子,哪捨得讓寶貝女兒去受窮罪,反覆的勸說姑娘與窮小子斷絕關係,不再往來,但姑娘死活不願,她的父母也不敢太過堅持,希望通過設置一個難關,使窮小子知難而退。

當時農曆五月初一,端午前馬上就要到了,姑娘的父母對窮小子說,這裡有五斤糯米,一把黃茅草,一把稻草,只要能用這三樣東西,在端午節前做成粽子,就答應將他們女兒嫁給窮小子。

端午節的黃茅粽,原來還有那麼一段佳話

窮小子以前見過老母親做過粽子,但現在老母親已不在人世,而且母親用的是比較寬的粑粑葉,黃茅草葉那麼窄,怎麼包粽子呀?他一邊在菜園裡鋤草一邊想。當他看到菜園籬笆時,就有了主意了。原來菜園籬笆是用箭竹一根根的編成,兩兩相交,雖然竹子是圓的,但圍成了籬笆卻讓小雞也進不了,於是他燒好稻草灰,製成灰水,浸泡糯米,然後將黃茅葉編織成一體,包粽子就很容易了。

到了端午前那一天,窮小子用扁擔將自己做成的4個黃茅粽挑到姑娘家,一路子上大家十分驚奇,還到姑娘家圍觀。姑娘的父母站在門口看著窮小子扁擔上的黃茅粽,相視而笑,他們覺得有這麼一個手巧的“姑爺”,寶貝女兒一定會過上幸福生活的。

窮小子到了姑娘父母面前,將扁擔撂下來,恭恭敬敬地遞上去,並得到了“同意將女兒嫁給你”的答覆,周圍的群眾都為他高興。後來,大家都紛紛效仿這個窮小子,在未正式得到家長同意時,就在端午前用黃茅粽“撂節”的方式,到準岳父母家送禮,希望像窮小子一樣得到“同意將女兒嫁給你”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