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裝甲車大軍中最默默無聞的一員:爲了能造出來我們花了20年

自從坦克出現之後,地面作戰的方式被徹底改寫了,隨著騎兵的徹底消失,反坦克作戰也成了各國陸軍最重視的問題,除了如何摧毀坦克,如何阻止垣克前進也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至於反坦克壕,反坦克堆等障礙物紛紛出現,其中,以反坦克壕的效果最好,一條深溝會讓坦克望而止步,於是出現架橋車,專門用於克服各類人工或天然障礙物。

中國裝甲車大軍中最默默無聞的一員:為了能造出來我們花了20年

如今坦克架橋車已成現代坦克部隊的標準保障裝備,中國也擁有自已的坦克架橋車,其中最有名的當屬84式,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該車的研製相當曲折,早在上世紀60年代,即提出研製國產坦克架橋車的計劃,可是因各種原因,數次努力中止,直到上世紀70年代後期才堅持下來,最終於1984年定型為:84式坦克架橋車,簡稱:84架。算下來,為了能造出來,我們前後花費了20年時間,真不算短了。

中國裝甲車大軍中最默默無聞的一員:為了能造出來我們花了20年

84式坦克架橋車在也許是中國裝甲車輛之中最默默無聞的一員,幾乎沒人注意它,它也缺少引人注目的地方,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員,每當我軍坦克部隊遇上險阻之時,往往就需要它快速登場了,快速架設橋樑一共我軍坦克快速通過險阻。

該車的戰鬥全質量:38.5噸,乘員3人,最大速度50公里/小時,這樣的速度足以保證它,跟上我軍的坦克部隊的推進速度。它以79式坦克為基礎研發,拆除炮塔,僅保留了1挺自衛用的7.62毫米班用輕機槍和20枚手榴彈。戰鬥室改為雙人乘員室,安裝架設機構,以及電氣控制系統等,其配備的橋樑及其他輔助設備的重量已達十噸左右,既便消減了裝甲,其依然比79式坦克的戰鬥全重還要重一噸多。

中國裝甲車大軍中最默默無聞的一員:為了能造出來我們花了20年

架橋設備運用了獨具特色的雙節雙疊平推式架橋原理,成了世界平推式架橋車的經典之作,僅有德國的“海狸”架橋車採用同一原理。與剪刀式架橋車相比的最大優點是作業隱蔽,目標暴露特徵小,從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剪刀式架橋車在架橋時橋樑要先豎起高度高達十餘米,這在戰場上受敵火威脅算小事,而是容易暴露自已的位置與意圖,平推式不一樣了,沒有豎起的動作,兩節車轍橋對接完成,接下來在鏈條的帶動下向前平推出去即可,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隱蔽和快速的。

中國裝甲車大軍中最默默無聞的一員:為了能造出來我們花了20年

84式可以在隱蔽的完成橋樑展開,然後直接進入架橋位置,完成18米長橋樑架設工作。架設橋樑和收橋全液壓傳動,自動化控制,橋長18米,由兩個各9米長的半橋組成。每個半橋分為兩個橋節,每個橋節有主橋、副橋等機構。主橋採用箱式結構,由高強度合金鋼焊接而成。全橋跨度18米,架設寬度16米,主橋寬度為3.2米,也可根據需要調整,可以通過重達40噸的坦克,副橋是主橋內的橋板,承重量達8噸,以保障各種摩托化車輛通過。

這樣的性能可以滿足中型坦克以及各類裝甲車的通過需要,可是隨著新世紀以來,新一代的96與99式坦克服役,84式架橋車顯得力不從心了,96式坦克的戰鬥全重在45噸左右,99式坦克超過50噸,最新改進型更重。雖然通過對於橋節進行改進,其承重能力會有不小的提高,可是底盤卻不行了。新一代坦克的機動性更好,84式已很難跟上其行軍速度,這也是大多數坦克架橋車都採用同時期主戰坦克底盤的原因之一。

中國裝甲車大軍中最默默無聞的一員:為了能造出來我們花了20年

也因此,近年我軍又列裝了新型架橋車,依然採用84的結構設計,由99式坦克底盤發展而來的新底盤,以及承載力更強的新橋樑,成為我軍新一代的重型架橋車,可讓96式和99式坦克快速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