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撿到4.5萬巨款完整歸還,家中欠債的她不昧一分錢財

誠信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曾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隨著現代化進程加快,傳統“熟人社會”經受考驗,利益主體更趨多元,陌生人之間的交往更為頻繁,這無疑對社會誠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一個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天河好人”,用自己的行動為更多人樹起了標杆。即日起,53君特推出誠實守信主題系列宣傳推文,向市民宣傳誠實守信正能量。

“好環衛工”鄧本美:

拾獲4.5萬鉅款 她毫不動心

天河|撿到4.5萬鉅款完整歸還,家中欠債的她不昧一分錢財

人如其名,老實本分的鄧本美有一顆至真至美的心。

鄧本美,天河區市容環衛第七管理所的一名環衛工。在一次掃地過程中,她撿到了一個裝有4.5萬元現金的紙袋。雖然家中因為給兒子看病欠下大筆債務,她卻不昧一分錢將其轉交到廣州火車東站派出所。最終,這筆失款完璧歸趙。

撿起鉅款後小心保存交給民警

2017年5月18日上午9點多,鄧本美在中信廣場一帶開始保潔工作。突然有個年輕人神色匆匆地跑過來,問她有沒有發現一個遺落的文件袋。

初步瞭解經過後,熱心腸的鄧本美答應在附近幫忙留意。不久後,鄧本美看見東門對出的馬路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東西掉在地上”。職責所在,她小心翼翼躲避車流,把“垃圾”撿了回來,卻發現是個完好的牛皮紙袋,掂量起來分量還有點重。考慮到可能是那位年輕人丟失的東西,鄧本美將紙袋小心保管好,等到下班後交給民警。

當天下午,鄧本美來到派出所。民警受理後把牛皮紙袋打開,點鈔發現足足有4.5萬元。這是天河區市容環衛第七管理所迄今撿到最多的一筆鉅款。

經警方通知,失主聞訊趕來,發現現金一分不少,十分感謝鄧本美。原來他當時揣著牛皮紙袋打電話,無意中放到了車頂上,直到車子開了很久才發現,紙袋已經不翼而飛了。如今失而復得,他連連稱讚廣州好人多!

她的心願是用自己的雙手償清債務

正當失主連連向鄧本美表示感謝時,鄧本美卻哭了起來,說想起了自己的小兒子。原來,鄧本美有一個14歲的小兒子,前年發現患了骨癌,夫妻倆咬咬牙把四川老家的房子賣了,向親友借了一大筆錢,希望在廣州成功做手術。但是傷心欲絕的是,兒子還是沒法救治,去年清明前後離世。

鄧本美拾金不昧的事情,剛好發生在其小兒子離世一年之際。那段日子她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看著這麼多錢,想著我兒子,就忍不住想哭。”

小兒子走後,鄧本美一家還欠著幾萬元債務。為了儘快還錢,鄧本美的丈夫獨自在海南的建築工地起早貪黑地幹活,而大兒子則跟隨母親在廣州找了份工作。他們租住在狹小的出租屋裡,一家人的共同心願就是能早日還清債務。

儘管手頭拮据,面對撿來的鉅款,鄧本美依然不為所動。事後常有人問她是否後悔,她總是說:“這有什麼悔不悔的,這錢本來就是別人的,自己的債要靠自己的勞動來還。”

天河|撿到4.5萬鉅款完整歸還,家中欠債的她不昧一分錢財

鄧本美希望通過勤奮勞動早日償清債務。

一名普通的環衛工,家中揹負大筆債務,面對不屬於自己的鉅額錢財,不為所動,將其物歸原主。鄧本美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環衛工人誠實守信、真誠服務的風采!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社會公民的立身之本。

你願意爭做誠信市民,為共建誠信天河貢獻力量嗎?

為引導市民群眾將誠實守信的理念融入生活,以實際行動營造講法規、守秩序、講文明、樹新風的濃厚氛圍,天河區文明辦攜手信息時報微社區e家通,結合移動互聯網平臺,聯合推出“誠信在心,和諧天河”線上有獎答題競賽,誠邀天河街坊齊齊參與,弘揚誠實守信正能量!

天河|撿到4.5萬鉅款完整歸還,家中欠債的她不昧一分錢財

“誠信在心,和諧天河” 線上有獎答題競賽

活動時間

7月20日晚19點整- 7月27日晚23點59分

活動對象

全體街坊群眾

答題規則

每次闖關設置5道題目,參賽者答對所有問題即可參與抽獎。每個微信號有一次抽獎機會。

中獎的街坊請務必填寫真實姓名和手機號,以便及時通知領獎。

來看看都有哪些豐厚的獎品!

本次活動共設置758箇中獎名額

一等獎1名

美的掃地機器人1臺

二等獎2名

京東叮咚MINI2智能音響1個

三等獎5名

華為運動手環1個

幸運獎750名

流量紅包

大到城市和行業,小到企業和個人,誠信,體現出一座城市的文明與品質。

以守信為榮、失信為恥,爭做誠信市民,為建設誠信天河出一份力吧!

天河|撿到4.5萬鉅款完整歸還,家中欠債的她不昧一分錢財

【記者 曾萌萌】

【攝影 陸明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