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封魂陣:茅山第一代掌教丘同生真人發明的一種陣法,依據十七枚通魅(沾了童子眉的古代銅錢)在地上偽造一個小七關,讓冤魂遊弋此中,永世難覓出徑。錢經萬人手,陽氣很重,加上童子眉,便能起到抑制陰氣流動的效果。將棺中的陰孽之氣由“活符”引入鎖魂陣,然後用“真陽涎”(就是人吐出的血涎)”封死棺中屍身的陰脈,怨氣在小七關中得不到屍身的陰氣不充,自然可日益消散。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斫龍陣:一種眾閣教的葬地陣法,其中混雜了眾閣、茅山兩教的精髓,是一種以山河之靈捍衛墓葬的陣法。所謂山河之靈,便是自然界陽氣或陰氣的總稱,茅山術認為山河與生物一樣,也有陽氣與陰氣之分,山為陽則水為陰,眾閣教也有同樣的認識,所謂“臨山則陽盛,衰不惑焉”。在茅山術看來,山河之靈是天地間最厲害的力量,非人與畜牲、惡鬼的力量所能抗衡,所以以激發山河之靈解決畜牲或惡鬼的方式方法層出不窮。在漢代,宿土、眾閣教潛研修基之術,尤其是眾閣,將茅山的馭鬼之術與宿土的修基之術進行了完美結合,至隋唐,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學術基礎,由於唐代始興的開山為墓之風,故眾閣教的某位能者便發明了“斫龍陣”,便是專門利用山河之靈守護古墓的方法,但這“斫龍陣”並非一個固定陣法,真正的“斫龍陣”有“九臺”(分別是“鑑臨臺”、“定落臺”、“星吮臺”、“坤殂臺”、“真仙台”、“合仗臺”、“空榻臺”、“空虡臺”和“燧門臺”,這九座臺僅是九座法臺,並無關鍵作用,關鍵的作用點在於九種器物,名曰“鎮臺”,但這“鎮臺”究竟為何物概無定論,大體上以各類玉石、煞器為主,按山脈走向正確安鑄“九臺”的位置)之說,這九臺的位置依山勢的變化而變化,依“鎮臺”的效果的不同而不同。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釋艮陣:“艮”,是八卦之一,代表山,也有堅強或堅硬的意思。在《眾閣真言》中,山是很特別的東西,即為純陽,又納至陰,雖說山中的陽氣要遠遠大於平原地區,但山中的陰氣亦要比平原地區要強上不少,《茅山術志》有一大章便專門介紹對付山中惡鬼的方法,這“釋艮陣”便是其中之一。顧名思義,“釋艮陣”便是稀釋山中惡鬼力量的陣法,在山中惡鬼出沒的地方,都是陰氣聚集之所,這“釋艮陣”要首先用純陽的東西擺出一個“拔陰鬥”,把地下蘊藏的陰氣吸出來,把患者擺在陣眼上,地下的陰氣便會在患者身體上逐漸聚集,即使身上的東西再厲害,這地下源源不斷的陰氣也有超過他的時候,一旦地下陰氣超過了患者身上的東西,那東西便會認為有來頭更大的同行要佔據這個身子,識相的就得乖乖走人。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陽護陣:這是一種利用陽血結成的護法陣,發明於清朝,實際上這是一種矇蔽衝身惡鬼的方法,“陽護陣”共有三十六枚銅錢組成,以三十六天罡星的位置排布(道教認為,北斗星的星群中包含三十六顆天罡星與七十二顆地煞星,天罡為陽,地煞為陰,肉眼觀察不到,但某本失傳的書上畫出了三十六天罡的排布)。

怒陣:其原理是利用“陽魂法”的原理釋放身體最大陽氣,用小七關將這些陽氣聚集起來形成氣場,避免外散,然後利用寶刃的煞氣破掉身體周圍的陽氣,在氣場破裂的一瞬間,陽氣強度不亞於借陽的強度,雖然只是一瞬間的爆發,但足以吸引周圍所有惡鬼的注意,甚至能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鬼門陣:也叫“鬼陣”,茅山術中曾有一種“引魂”的方法,就是在鬼節的時候,用礞石(一種屬陰的石料)粉等物品引出一條路,從大路上引開冤魂,以免人鬼相沖。在茅山的理論中,以當地的星位圖為基準,用礞石擺出“鬼門陣”引鬼的方法是真實可行的,大路是魂魄通行的地方,把鬼門陣的陣口設在大路,這樣大路的遊魂便會通過礞石的線路行走,然後再在目的地設一個“馭鬼樁”也就是刻有“引魂經(一種道教超度用的經文,有牽魂引魄的作用)”的漢白玉樁子,鬼便會在此打轉,就是給鬼安排一個“鬼打牆”,可以激發鬼的怨氣,日久天長,即使是普通魂魄不是惡鬼,後來也會變成惡鬼。

骸陣:也叫“火孽陣”,是降術中一種邪門且極為逆天的陣法,冤魂惡鬼只能在自己的屍身附近作祟,觸犯屍身,要麼犯怨孽之氣大病大恙,要麼鬧撞客鬼氣衝身,而在遠離其屍身的地方是沒事的,而“骸陣”的原理就是先讓一個人慘死(大部分是燒死或水燻,就是先扔到盛滿冷水的容器裡,然後給容器加熱,把人活活煮死),然後利用死者的骨骸為其重塑一個“假身”,並使其魂魄依附其上,簡單來說就是人為給惡鬼製造一個假的屍身墳墓,所以在“骸陣”周圍,往往會聽到有人說話、哭泣等等聲音,甚至看到人形,若在“骸陣”周圍呆的時間過長,興許也會鬧出撞客。這種陣法即便在降術中也屬於“瀆神戲鬼”的大忌之術,佈陣者必折陽壽,且折的比直接在活人身上下降還要多。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八陽陣:八陽陣又稱“金鐘罩”,是一種防止惡鬼或畜牲衝體的陣法,有點類似於借陽,當八個活人站在陣眼上時,每個人都擁有整個“八陽陣”的力量,等於說是用八個人共同的陽氣來守護這八個人。

群陽陣:是一種把茅山已有的陣法“僭陽陣”與“鞫陰陣”二合為一的陣法,“僭陽陣”主要是一種依靠生符、雞喉以虛張聲勢的做法,主要是對付畜牲用的,“僭陽陣”一出,施術者的陽氣會被十六張“生符”平均分為十六份,畜牲很難分清哪是施法者,哪是生符,所以會盲目攻擊一氣。“鞫陰陣”,是一種“請君入甕、關門放狗”的陣法,這種陣法借三十六柱引魂香,在惡鬼或畜牲面前營造出一個貌似異常強大的氣場的假象,但卻故意要賣給對方一個破綻,對方一旦進入就出不去了,除非把施法者擊倒,但這也是對施法者本身能力的考驗,大部分情況下,“鞫陰陣”是在施法者確定對方不是對手後,為防止對方逃跑而擺的陣法。然後一路“引鬼符”(“陰符”的一種,用屬陰的材料描畫,有引魂鉤魄的作用),直通“群陽陣”正面的“破口”。

鎖鬼陣:俗名“雷池”,是專門用來禁錮惡鬼的方法。按《周易》的理論,日屬陽,夜屬陰,惡鬼是隻能在夜間活動的,古人觀星時將整個夜空分為二十八個星區,稱之為“二十八宿”,其中每宿包含若干個恆星,而“雷池”的布法,便是在惡鬼周圍布上28個銅錢,人為劃定一個假的“二十八宿”,銅錢數陽,所以便給惡鬼造成了越“雷池”一步則入“陽境”的假象,這個陣法對惡鬼沒有什麼傷害,只能起到禁錮的作用,禁錮的時間視惡鬼力量的大小與智商的高低而定。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淨寐陣:茅山術中對付屍變的陣法,所謂淨寐,並不是說讓人睡覺,而是有“讓死者入土為安”的含義,茅山術認為,死者詐屍,是因為身體三魂七魄沒走乾淨,用這個陣法可以將體內殘留的魂魄完全衝出身體,在館周圍刻的九個洞,叫“陰閌”,詐屍,大多是由於死者死的不甘心從而心存怨氣所致,而這“陰閌”,就是專門用來釋放亡魂怨氣的。

十八冥丁:是從眾閣的十八脈演化而來。在古代眾閣教的葬地陣法中,有一種未成文的山葬陣法,叫十八脈,是一種以猴子、猩猩等靈獸為祀物的靈陣,在盛行開山為墓的唐代頗為流行,其原理,是以異術為主、機關為輔,異術侵闖陵者之身,機關護陵槨之固,整個十八脈,要分成十八個脈眼,同護墓主安寧,但這種以動物為主的葬地陣法最大的缺點就是有效期短,多則百年,少則十數年,即告失效。此種陣法並無定數,小到鼠犬、大到虎豹,甚至是活人,都可為之脈眼。所以到了唐朝後期,有一些見利忘義的能人開始嘗試用童子來代替靈獸,以此加強陣法的威力,並延長有效期限,用童子布的“十八脈”,便是所謂的“十八冥丁”,由於此種做法有違天道,所以自“十八冥丁”誕生之日起,便被眾閣歷代掌教所明令禁止使用,甚至連“十八脈”也一起被禁止了,這也是此種陣法在《眾閣真言》中未有正式記載的原因。

鐵竹陣:茅山術認為,人體內的陽氣由七脈中的“惠頂”而出,至“足陽”而竭。也就是說,“足陽”脈是人體陽氣循環的出口,也是七脈中陽氣最弱的一脈。足陽在腳上,大部分惡鬼或畜生衝身,都是從此脈下手。所以,茅山前人便發明了一種陣法叫“鐵竹陣”,方法就是利用鐵釘從腳面刺入“足陽”,封住此脈(鐵器不走陰陽),所以不管人的身體有多孱弱,在怨孽之前都能保證安然無事。

百尺崖:茅山掌教羽化的地方,就叫“百尺崖”,又叫肅心陣。道教的思想核心是與世無爭、旁觀時局,然而世間萬物複雜,上述兩點,即使是一教之尊,也未必真能做到這種心境,所以,也不知是哪代掌教,以畢生之學創造了一種專門為死後營造“與世無爭”環境的陣法,這就是“百尺崖”。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百尺崖由三十六個‘石臺陣”組成,每個石臺陣僅寸餘,礫石罩之鐵網埋於地下半尺,整個百尺崖方約百尺,常位深山靜謐之處,作茅山掌教羽化之所,相傳百尺崖內人鬼不擾,實為真正的清靜自在。在茅山的門規中,百尺崖的布法歷來只有掌教與掌門大弟子兩人掌握,茅山教有兩塊玉佩,一塊掌教玉佩,一塊是承教玉佩(也就是掌門大弟子的玉佩),在這兩塊玉佩上分別刻有“石臺陣”的布法與“石臺陣”在“百尺崖”中的佈局,如果掌教突卒的話,拿承教玉佩的人就是新掌教(也算是古代避免因師傅突發事件導致門人爭權奪位的方法)。

精忠陣:東晉末年。末帝司馬德文被權巨劉裕篡位後。被封為“零陵王”,表面上似乎受優待,但他一生子便立即被劉裕殺死;他與妻子整天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自煮食於床前”,且天天晚上都會擔心有人刺殺自己。當時,江東有個出名的道士叫宋燕(號廣陽子,後人亦稱其為宋廣陽),號稱會通神之術。他的親信陳克找到了這個宋燕所主持的道觀,但宋燕死活不見,陳克便在道觀外邊一跪就是三天三夜,直到餓昏在道觀門外,後來宋燕似乎真的被陳克的忠心打動了,畫了一張圖讓一個掃院子的老道士交給陳克,並給了陳克八個刻滿咒文的小石樁,讓他按圖上的畫的位置把石樁埋於寢室地下,屋裡的人便可得真神護體。回到零陵王府後,便與司馬德文一起秘密的埋了石樁,後來,劉裕果然派人來刺殺司馬德文,可那個倒黴蛋刺客剛一進屋子,便休克在地手腳抽搐,醒過來便瘋了。在那個陣起效的時候,施法的人其實已經死了,施法者必須用自己的魂魄捍衛陣中事物,所以叫精忠陣。並且這個陣是認人認物的,為誰而布,就只能保護誰。曾幾何時,也曾想為某人布這個陣。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陽魂法:魂魄是屬陰的,“陽魂法”,則是讓魂魄攜帶陽氣,在短時間內爆發出巨大的力量震懾惡鬼,這是茅山教同歸於盡的法術,其原理是點破七脈,讓全身的陽氣洩出,然後吻頸自殺(利器需帶陰氣,所以要先把匕首插進地裡,陽魂法不可用毒,不可窒息,僅可死於物理傷害),讓自己的魂魄汲取身體中洩出的陽氣,變成“陽魂”,用過陽魂法的人,魂魄會因陰陽相沖而離體,即使搶救過來,也是植物人,茅山書中統稱為“呆屍”。呆屍即“無魂之體”。

金剛牆:在地面上插一圈銅錢,和往常不同,銅錢要豎著插在地裡,茅山術中稱其為“金剛牆”,實際作用很簡單,驅鬼要用屬陽的材料,而子時以後地陰上行,陰陽相沖則會形成“黼氣”,而“金剛牆”的作用就是避免四周的地陰因“黻氣”而驟聚於中。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地火陣:這是一種以赤硝為原料的陣法,成本很高,可以化解怨氣,先讓惡鬼成野鬼,再超度進輪迴。方法是先把惡鬼逼入死玉,然後以桃木盒裝起死玉,在遠離脈眼的地方造一個“鬼冢(和衣冠冢一樣,鬼冢葬的並不是死者的屍身,而是魂魄)”,如果惡鬼的怨氣太重,就直接布七關困之,再以符經反覆洩其怨氣,最多一個時辰也應該成野鬼了,而當魂魄超度完畢進入輪迴以後,桃木盒子和死玉還可以再利用。

送鬼入地:使用人陣合一併將匕首深深插入地下,這一招叫“送鬼入地”,用茅山的理論講,“凡法者以至陽治至陰,皆有“入地”之力,大陰盛者,陽即衰滅,然大陽盛者,則置斯於地府,不得超生哉”,意思就是說,如果以極大的陽氣與極大的陰氣對抗,都有把對方徹底制服的威力,如果陽氣不敵陰,則施法者會死亡,而如若陰不敵陽的話,冤孽即被打入地府,永世不得超生。咒語:逆吾者死,敢有衝當!刀插地府,由我真陽!急急如律令!

青龍赤血陣:青龍出海,天地尋蹤,乾光洶湧,霸邪亡命,青龍赤血陣,乃更陰改陽之乾坤大陣!顛倒日月,江河逆流毒鱗陣:是茅山的禁陣,該陣法載於乾元觀藏書齋,滿清入關之前,當時的掌教高雲曲和龍虎山的陳敬昌真人聯手發明的。茅山術的陣法分為“外陣”與“內陣”,顧名思義,“外陣”是借用地理地勢與施法材料施於外界的陣法,而“內陣”則是布在人身上的陣法,這毒鱗陣便是內陣的一種。在茅山的理論中,人在過於痛苦的時候,魂魄會暫時離體,這就造成了所謂的休克,這時即使人還活著也會喪失意志,而在戰場上,很多人僅僅被砍了一刀就倒下了,也正是這種因痛苦所導致的“失魂”現象所致,實際上,這些倒下的人並沒有死,而僅僅是休克或昏厥而已。毒鱗陣的目的,便是杜絕這種在戰場上因傷痛而“失魂”的現象,其原理是先用燒紅的烙鐵燙焦人體七脈後,將一種名為“琵琶魚*”的魚鱗嵌入七脈的焦肉之中,待傷好後魚鱗於皮肉即合為一體,所以這種陣法又稱為“琵琶魚陣”。這“琵琶魚”本生於深海,陰氣遠重於其他魚類,其鱗生入七脈之後,因陰陽相吸的原理,可以減緩七脈的陽氣循環,打亂人體正常的陰陽氣脈,一來可以讓人體七脈穴位周圍的表層皮膚迅速進入醫學上的“壞死”狀態從而迅速“角質化”,不具刀槍,二來則更可以阻止魂魄輕易出竅,有效防止人體的短暫性休克,被施以毒鱗陣的將士,無異於金剛不壞之身,“任遍體鱗傷而不減其勇”,在冷兵器時代,倘若整個部隊都被施了這種陣法,其戰鬥力是可想而知的。

遽魂大陣(遽:讀音jù,形聲,表示與行走有關。):和青龍赤血陣等陣法一樣,屬茅山三十六大陣之列,所謂的大陣,不僅僅是說規模大,其難度與危險程度亦要超過其餘的陣法。其原理是用六十四個人,在鐵棺周圍擺出八個“八陽陣”這八個小的八陽陣各自為陣眼,又構成了一個大的八陽陣,以此來震惡鬼,因為人是可以走動的,所以這遽魂大陣能夠把冤魂運送到指定的位置而不驚動冤魂,但此陣要求陣中每個人的步伐都必須保持高度一致,如果陣中某一個人的誤差過大,便會導致整個大陣的失敗,如果陣中運送的真是什麼驚世駭俗的妖怪,那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的。

道教陣法:封魂陣、斫龍陣、釋艮陣、陽護陣、陽怒陣、鬼門陣

星隕陣:一種失傳已久的古代法陣。古代人認為,天上的每顆星宿都代表一個世間的大人物,如果天上某顆星星隕落了,也便代表這個大人物死了。星隕陣便是確定星宿“隕落”方向的法術,只要按照“星殞陣”確定的星宿隕落的方向一直走,便會找到死者的屍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