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现实真是如此吗?

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现实真是如此吗?

《增广贤文》里面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浓缩版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过我们在现实中经常看到的是好人没有好报,而恶人却洪福齐天。关于好人没有好报的案例我不想举例子,一则是每个人身边都应该有那么一些案例,二则是这样的事情举出来是闻者伤心,听着流泪,不说也罢。那我就只举一些人神共愤的恶人案例吧。

日本朝香宫鸠彦王,裕仁天皇的叔叔。该亲王曾担任日军侵占南京的临时总指挥,也是该亲王亲手签署南京大屠杀的命令。在这位亲王的指示下,南京城变成了人间炼狱,三十多万同胞惨死。而朝香宫鸠彦王不仅逃过了东京审判,还安安逸逸的活到了1981年才逝世,终年94岁。

日本东久迩宫稔彦王,也是朝香宫鸠彦王的弟弟。该亲王曾在侵华战争中担任日军第二军司令官,不仅攻占过徐州,还和冈村宁次指挥的第十一军一起攻占过武汉,手上也是沾满了中国军民的鲜血。但是东久迩宫稔彦王不仅也逃脱了东京审判,还活到了1981年,终年103岁。

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现实真是如此吗?

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就漏了朝香宫鸠彦王和东久迩宫稔彦王。“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可是这两位恶魔却都安享高寿,其中一位甚至活过了百岁。这两位恶魔的有生之年就这样渡过而未遭受任何恶果的降临。看过这两人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骂脏话的冲动,天道何在!苍天睡着了吗!这种质疑,这种愤怒,这种抱怨不是我们今天才有,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早就喷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点。《史记·伯夷列传》写到:“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司马迁说如果上天是公正无私,常帮助好人,那为何品德高尚的伯夷和叔齐会饿死?颜回是孔子学生中最好学的,那为何终身穷困潦倒,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最后早死?而像盗跖这样的恶人每天杀害无辜,吃人肉、残暴放纵无恶不作,却为何可以喝酒撸串而寿终正寝?这特么是什么天道!抛开这些大人物不说,司马迁我现在看到的世界到处都是心性不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终身享受荣华富贵且他的世代子孙也都享福。反之是品行端正、不走歪门邪道,为人公正做事光明的好人却遭遇灾祸的例子是数都数不过来。司马迁我想问一句,这特么真有天道吗?

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现实真是如此吗?

朝香宫鸠彦王

在司马迁之前曾经有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大师,但司马迁并没有在这些先贤大师的学问中找出答案,从而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不过随着后面佛教传入中土,像“好人没有好报”这样的疑问终于有了终极答案。佛教的六道轮回与三世因果给予了我们最完美的诠释与回答。

根据佛教的说法,人的肉身的虽然只然能存于一世,但是人的神识却是在六道中反复轮转。除了极小部分有功德之人可以前往西天极乐净土和东方琉璃世界,绝大部分的人都犹如《楞严经》中所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恶人,种下了恶因,恶果有可能在这一世显现,也有可能再下一世以及再下一世显现。这就和种植物一样,我们洒下一颗种子,但要让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及结果还需要光、需要水、需要氧气、需要养分,缺一不可。所以人一旦种下恶因就必遭恶果,只是需要看在那一世能够因缘和合,让恶因变成恶果的外部因素全部集齐。反之亦然,人一旦种下善因也必结善果,但也需要等到今世或者某世的因缘和合。因而,佛教的三世因果观告诉我们不要以一世之善恶结局来论天道,而是要有纵深的宇宙时空观,即三世因果。

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即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善恶也是如此,善果与恶果不会凭空产生,善因与恶因一旦种下,也不会凭空消失。善恶犹如能量,能量是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外一个物体,而善恶是从这一世传递到下一世,直至条件成熟显现果报,而且果报的形成呈多种多样。所以,佛家有云:“

人为善,福虽未至而祸以远行;人为恶,祸虽未至而福已远行。

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现实真是如此吗?

把善恶报应比喻成储蓄或许更容易理解天理昭昭,报应不爽的道理。我们看到有些人很好很善,但是却屡遭挫折,多遇厄运。这是因为他上一世作恶太多,就犹如欠了银行100万,这一世目前才还了30万,还有七十万没有还,所以命运艰难,人生悲苦。又比如看到有些人很坏很恶,但是却享尽人间富贵,这也犹如他上一世做了不少善事和功德,在银行存了100万,这一世目前挥霍了50万,还有50万可以继续挥霍,所以就出现了司马迁所说的“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的情景。

佛陀告诉我们,大善者受大痛苦往往是成就的前兆,而大恶者忽得大福报往往是堕落的前兆。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当我们遇到困境、碰到孽缘、遭遇厄运,受人打击时一定不要害怕,因为这正是我们消除业障,解决果报的好时机。只要我们秉承正心,念念不忘行善积德,在艰难困苦中挺住,一定会先苦后甜。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即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正享受人间富贵,我们应倍加珍惜,当思一饭一粥来之不易。因为这些都是自己三世的功德与福报,那更应鞭策自己在这一世再接再厉,广行善事,坚持正念,以求出离六道,前往极乐。

司马迁的时代对“好人没有好报”存在疑惑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现在不应该再对这个问题存在疑惑。行善事,做好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现实真是如此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