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數字與符號郵票

香港郵政7月17日一套以“兒童郵票——趣味數字與符號”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7月17日推出發售。香港郵政今次還推出一款紀念套摺,內附一套16枚郵票,以及一套遊戲卡連簡單遊戲指南。各郵政局7月3日起發售正式首日封,每個售價1元3角。

數字和符號是不可或缺的溝通元素,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舉凡時間、日期、電話號碼、價格等,我們都運用不同的數字和符號簡易清晰地表達,方便溝通。大家每天都接觸數字和符號,但你可知道數字的起源?加減乘除等符號的由來?

兒童數字與符號郵票

數字,是用來表示數值的符號。現今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數字:0、1、2、3、4、5、6、7、8、9,其實是由印度人發明的,再經阿拉伯傳遍歐洲。歐洲人以為這套數字系統由阿拉伯人發明,因此把這些數字誤稱為「阿拉伯數字」,名稱一直沿用至今。阿拉伯數字標示清楚簡單,方便大量及繁複的運算,最後成為全球的共通數字系統,大大推動數學及科學的發展。

符號,是用來表達意思、進行計算、推理的工具。採用符號省卻複雜的文字敘述,令數學變得簡潔準確。常見的符號有「+」、「−」、「×」、「÷」、「%」和「=」,每一個都有確切含義,不會因各國語言差異而產生混淆。加號「+」及減號「−」分別由拉丁語“et”(“和”的意思)及“minus”(“減”的意思)演變而來,第一次出現在印刷書上是德國數學家維德曼(Johannes Widmann;約1460-1498)於1489年在其所著的商業算術書內使用。乘號「×」由英國數學家奧屈特(William Oughtred;1575-1660)於1631年出版的Clavis Mathematicae (坊間譯名為《數學之鑰》)提出;除號「÷」在歷史上出現過不同寫法,直到二十世紀,現時這個寫法才被廣為接受。等號「=」由英國教授列考爾德(Robert Recorde;1510-1558)提出,他用兩條平行且長度相等的橫線表示符號兩邊的數值相等。百分號「%」是表達百分率的符號,使用時加在數值後面,表達百分比。這個符號的來源難以稽考,其中一種說法指百分號大概是從十五世紀意大利人手稿上的一個符號演變而來。

兒童數字與符號郵票

香港郵政推出一套16枚兩元郵票,以色彩繽紛的簡潔設計展示0至9、「+」、「−」、「×」、「÷」、「%」及「=」。這些數字與符號不但可組合成不同算式,更可以拼湊起來表達不同意思,讓小朋友發揮無限創意,用這套數字和符號郵票說故事、表心意。

兒童數字與符號郵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