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卷龍 新石器 紅山文化(約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高5.9、寬4.8釐米。卷龍是紅山文化標誌玉器之一。在紅山文化大墓中,卷龍多位於墓主的身軀上面,可能穿繩佩於胸前,應是當時的一種禮儀用玉和宗教用器。 紅山文化墓葬中往往有成批的玉器出土,這些玉器一般個體都較小,且有穿孔,被認為是佩飾,其中各種動物類的玉飾雕琢尤為精細,如玉龜、魚形石墜、玉鳥、雙龍首玉璜等。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卷龍 新石器。1985年吉林農安左家山出土。高4.4釐米、寬3.8釐米。卷龍是紅山文化標誌玉器之一。在紅山文化大墓中,卷龍多位於墓主的身軀上面,可能穿繩佩於胸前,應是當時的一種禮儀用玉和宗教用器。 紅山文化墓葬中往往有成批的玉器出土,這些玉器一般個體都較小,且有穿孔,被認為是佩飾,其中各種動物類的玉飾雕琢尤為精細,如玉龜、魚形石墜、玉鳥、雙龍首玉璜等。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玉蟬 新石器 紅山文化(約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長4.7釐米、寬1.7釐米、高1.5釐米。蟬首扁平圓形,刻劃圓圈紋和折線等表示雙眼和口部等器官。尾上翹,圓弧形。身兩側及腹部略凹,背部雕數道凸弦紋。腰部有一對橫穿孔。紋飾簡練,身體肥壯,造型古拙,尤其是淺浮雕技法,更是形成觸之有感,視之若隱若現的效果。蟬是較早被用於玉石器加工的動物形象,可能因其飲而不食、蛻變再生的生長過程引人關注。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雙聯璧 新石器 紅山文化。長6.5釐米,寬4.1釐米。此璧扁平,上窄下寬,中部皆有圓孔,兩側聯處雕對稱窄缺口,邊沿有刃,頂部有圓形穿孔用於懸掛或佩帶。聯璧除雙聯外,也見三聯的形式,不過迄今僅在紅山和凌家灘等文化中發現,為數很少。聯璧的製作工藝雖不及圓形玉璧複雜,但琢磨非常精細,應是當時使用的特殊禮儀用器。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璧 新石器 紅山文化(約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寬8.3釐米、高8.2釐米。璧是中國傳統玉禮器之一,多為圓形。紅山文化除少量圓形璧外,還獨有外廓和中心孔為圓角方形或四角為直角的方璧,一般中間厚,四周薄,通體素面無紋,邊緣打磨如刃狀。除中心大孔外,璧邊緣通常還鑽有1-3個小孔。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神面形佩 新石器 紅山文化(約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高11釐米、寬4.7釐米。神面形玉佩是紅山文化標誌玉器之一。此玉佩雙面均有紋飾。正中用粗陰線刻神面紋,內凹式圓眼,五組長齒,左右兩端捲曲成勾雲形角狀,為神化了的獸面形式。頂部鑽三孔。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玉龍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紅山文化。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高26釐米。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新石器時代很多遺址中都發現有類似龍形的遺存,或為蚌塑,或為彩繪,或為雕塑。關於龍的原型,研究者們提出過各種假說,如蛇、鱷魚、蜥蜴、魚、鯢、馬、牛、豬、鹿、熊、虎、蠶、蠐螬、松樹、雲、閃電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龍”字和婦好墓出土的玉龍都顯示,龍是一種巨頭、有角、大口、曲身的神獸。新石器時代最符合這些特徵的文物應屬紅山文化中的這種蜷體玉龍,安徽含山凌家灘、湖北天門肖家屋脊也都有類似的玉龍形象,它們有可能是龍的原始形態。關於龍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蜥蜴說,鱷魚說,至於龍首則有來自馬首、牛首或豬首之說。這件玉龍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從其首部特徵看,吻部較長,鼻部前突,並上翹起稜,端面截平,有2個並排的鼻孔,似有豬首特徵。這件玉龍用黑綠色玉製成,琢磨精細,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卷龍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紅山文化。遼寧朝陽牛河梁出土。高7.2釐米、寬5.2釐米。卷龍是紅山文化標誌玉器之一。龍身圓形,額頭隆起,吻部前凸。除頭頂的三角形大耳,大眼睛以及吻部的多道皺紋由比較簡潔的線刻劃外,光素無紋飾。首尾之間有橫向窄缺口,或連或斷,或為一道不明顯的劃紋。頸背部對穿一小孔,可穿系佩掛。在紅山文化大墓中,卷龍多位於墓主的身軀上面,可能穿繩佩於胸前,應是當時的一種禮儀用玉和宗教用器。 紅山文化墓葬中往往有成批的玉器出土,這些玉器一般個體都較小,且有穿孔,被認為是佩飾,其中各種動物類的玉飾雕琢尤為精細,如玉龜、魚形石墜、玉鳥、雙龍首玉璜等。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玉髮箍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紅山文化。1986年徵集。高14.8釐米。此箍形玉器以青色玉料製成,呈橢圓中空的筒狀。頂部較大,作斜口形式。底部略小,口部平直。器壁較薄,口部邊緣尤顯鋒利。箍形玉器過去多為傳世品,因用途不明一度被稱為“玉護臂”或“馬蹄形器”等。考古發現證明此類玉器只在紅山文化的中心大墓或高等級墓葬中存在。它們多位於男性墓主的頭部下方,有的器物口部還有兩個小孔可以繫繩或插發笄,由此確認是人們用來固定髮式的髮箍。箍形玉器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使用時可將頭髮束在一起套在筒狀的箍內並挽成髮髻,再戴在頭上作為玉冠飾物。 新石器時代晚期,各地紛紛顯露出一批以代表王權、神權等特殊用途為特徵的玉質禮器。紅山文化的牛河梁遺址更以數量驚人的玉器被稱為“遠古玉器中心”。遺址的大型積石冢內,通常以一座大墓為中心,周圍附葬小墓。大墓隨葬眾多精美的玉器,上部封土積石成壇。墓地附近還有專門用於祭祀的女神廟建築等,是帶有濃厚宗教色彩與森嚴等級特權的禮儀場所。精美的玉石禮器誕生在這個階段,其擁有者必然是這個群體中享有崇高社會地位的權貴階層,而造型精美的箍形玉器等飾物正是證明他們身份地位的最明顯標誌。近年在紅山文化墓葬主人的頭骨旁發現有這類器物,雖往往還伴隨其它玉器,但仍可確認它是用於固定髮式的髮箍。這種髮箍的使用者,當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玦 新石器。直徑3.5釐米。此器扁圓環狀,中部有小圓孔,一側有窄缺口。最早的玉玦發現於內蒙古赤峰興隆窪文化墓葬內,出土時位於人頭骨的兩側,且缺口向上,應是耳環一類的裝飾品。在新石器時代的玉製品中,玦分佈相對廣泛,各地多有出土,用途也以耳飾為主。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錐形玉飾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良渚文化。佩飾物。1987年浙江省餘杭縣瑤山9號墓出土。長3.3-12釐米。新石器時代晚期,貧富分化日益擴大,富有的人習慣用各種玉飾裝扮自己。瑤山7號墓出土的這組錐形玉飾即是當時的裝飾品。錐形玉飾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常見的人體裝飾品,原始人或把它垂掛在頭髮上,或把它戴在頸項上,或把它佩在腰間。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玉鉞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良渚文化。禮器。1987年浙江省餘杭縣瑤山8號墓出土。長16.3釐米、寬13釐米。使用玉鉞時,利用鉞身的穿孔捆綁木柄。發掘時發現已朽的木柄痕跡,柄長80釐米,柄上端裝有玉鉞冠飾,柄下端裝有玉鉞端飾。玉鉞身、木鉞柄、玉鉞冠飾和端飾組成了完整的玉鉞形態。另外,在本鉞柄的一側還發現兩個小玉琮,當為玉鉞的掛飾。據文獻記載:周武王伐商紂王時,周武王手持一把大鉞指揮軍隊進攻。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權杖性的兵器。瑤山7號墓的主人,當是擁有一定軍權的特殊人物。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玉琮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良渚文化。禮器。1987年浙江省餘杭縣瑤山7號墓出土。高4.4釐米。《周禮》上說: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琮是一種宗教用具。學者認為,玉琮的功能遠遠超出了祭祀土地。玉琮通過很小的體積,把中國上古時期的世界觀包括在其中。琮的內圓外方表示天和地,中間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間的溝通。從孔中穿過的棍子就是天地柱,即天梯。在絕大部分琮上有動物圖像,表示巫師通過天地柱在動物的協助下溝通天地。因此,可以說玉琮是中國古代世界觀和通天行為的很好的象徵物。7號墓的主人擁有精美的玉琮,說明他是具有巫師職能的人。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山形玉飾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良渚文化。冠飾。1987年浙江省餘杭縣瑤山7號墓出土。高4.8釐米、寬8.5釐米。這件玉飾有三個叉,左右兩叉各刻有頭戴羽冠的神人形象,中叉有豎向直孔一個,出土時中叉緊連一根長玉管。山形玉飾的出土位置在死者的頭部,且與成組的錐形玉飾相鄰或疊壓。7號墓的主人擁有玉鉞和玉琮,是一位集軍事權力和宗教權力於一身的顯貴人物,他把山形玉飾戴在頭上顯示他與眾不同的尊貴地位。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玉鐲 新石器 良渚文化。直徑6.7釐米。此器為圓筒形,通體精磨拋光,邊緣未進行磨圓處理,基本保持切割後形成的稜角。良渚文化玉鐲形器較多,出土時通常位於人前臂手腕處,有的外壁還雕琢有平行斜向凸稜或獸面紋等。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梳背 新石器 良渚文化。1957年浙江餘杭鍾介出土。高3.4釐米、長5.7釐米、厚0.4釐米。此器平面呈倒梯形,頂部中央凹缺,內有橢圓形穿孔和尖凸,底部榫狀,帶圓形銷孔。通常認為,其原應與梳齒構成組合器。有素面、刻劃和透雕等多種,主題是神人形象。在瑤山墓地,每座墓都出土這種梳背,而且每墓只有一件,多位於墓主的頭部,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這是當時首領的冠飾。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新石器 良渚文化。1984年浙江餘杭鍾介出土。直徑17.6釐米、孔徑5.2釐米。璧是良渚文化最有特徵的玉器之一,在大墓中經常與琮、鉞等構成固定的玉器組合。《爾雅•釋器》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這裡的“肉”與“好”分別指代玉器的實體與中心孔。良渚文化的玉璧多為規整的圓形,中心孔徑小於器體,在璧類器物中比較典型。除了禮器功能外,璧還是權力、財富和地位的象徵。良渚文化的反山墓地,大墓內玉璧最多可達數十件,它們與其他玉器分置於墓主身上不同部位,玉器功能十分強化,顯然形成了系統的使用制度。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神面紋琮 新石器 良渚文化。1972年浙江餘杭鍾介出土。高5釐米、面長7.5釐米、射徑7.7釐米、孔徑6釐米。琮是良渚文化最具特徵的玉器之一,集宗教、裝飾、儀禮和權力於一體,是禮器的核心。在良渚文化的大墓中,琮作為重要的隨葬品與璧、鉞等玉器成套組合。良渚文化琮分圓形或內圓外方形,單節或多節等不同形式。外部凸面上一般雕飾形態各異的對稱獸形神面紋,刻劃手法以陰線為主,輔以淺浮雕,呈現出立體紋、地紋和裝飾紋於一體的“三層花”效果。紋飾以手工直接雕刻,細密規整。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玉璧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良渚文化。1988年浙江餘杭長命出土。直徑20.5釐米,厚0.9釐米。這件玉璧造型圓整,紋理斑斕,中心穿孔較小,器身殘留切割痕跡。玉璧是良渚文化禮器中的代表性玉器。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璧可分為兩類:一類玉質細密,色彩純淨,製作工整,通體拋光,工藝十分考究,隨葬時置於墓主人胸部,應該屬於禮玉之列。另一類玉質稍遜,多數紋彩斑斕,製作粗糙,璧形不圓整,甚至有破損,加工時打磨不徹底,玉璧表面留有明顯的切割痕跡,也沒做拋光處理,隨葬時置於墓主人腳下方,有學者認為此類玉璧是財富的象徵。玉璧中間有圓孔,通體扁平,古人把玉璧中間的穿孔稱作“好”,四周的寬邊稱作“肉”,“肉”的寬度要達到“好”的直徑的一倍以上,才可稱作璧。《周禮》雲:“蒼璧禮天。”東漢學者鄭玄解釋為“璧圜像天”,大概古人認為天是圓的,故做成圓的玉璧來祭天。近年來在良諸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玉璧。這些玉璧又大多成批地出現在墓葬中,有的玉壁製作粗糙,璧形不圓甚至有缺損,這樣的璧顯然不可能是祭天的禮器,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這類玉璧是財富的象徵,粗糙的玉璧是為趕埋葬時間而匆忙製作出來的。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玉琮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良渚文化。1958年徵集。高49.7釐米。這件玉琮由墨玉製成,內圓外方,上大下小,中有穿孔,共19節,是目前國內所見最高的玉琮。玉琮四邊的獸面紋已經高度符號化,近頂端陰刻有日月紋圖案,器身局部殘留有製作時的切割痕跡。 玉琮是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一種禮器。典型的玉琮往往在四角雕刻獸面紋,在四邊正中刻神人獸面紋。規整的造型、細膩的雕琢與威嚴的神像,使得玉琮具有一種莊重、神秘、肅穆之氣。對玉琮用途的猜測目前不下20多種。一些學者認為,琮是一種溝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和內圓象徵天,下小和外方象徵地,外表的神人獸面紋象徵當時巫術活動情況。這件玉琮陰刻的日月紋圖案是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上的代表性徽號,兩個區域文化的象徵性因素融為一體,最直觀地體現了良渚文化與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交流與融合。1987年和1989年發掘的江蘇新沂花廳遺址,發現了單純的大汶口文化墓葬與受良渚文化影響的大汶口文化墓葬共存的現象,從一個側面證實了這兩種文化的交流與衝突。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透雕冠狀玉飾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良渚文化。1987年浙江省餘杭縣反山出土。長7.1釐米。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器著稱,常見的玉器種類有珠、管、墜、玦、璜、瑗、鐲、璧、琮等,這些玉器多出於墓葬。根據《周禮》中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璧琮以斂屍”之說,考古學家把這類墓葬稱為“玉斂葬”。這件玉飾製作得相當精緻、完美,代表了當時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國家寶藏——史前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神像紋冠狀玉飾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良渚文化。1986年浙江省餘杭縣反山出土。長10.3釐米。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器著稱,常見的玉器種類有珠、管、墜、玦、璜、瑗、鐲、璧、琮等,這些玉器多出於墓葬。根據《周禮》中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璧琮以斂屍”之說,考古學家把這類墓葬稱為“玉斂葬”。這件玉飾製作得相當精緻、完美,代表了當時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