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卷龙 新石器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高5.9、宽4.8厘米。卷龙是红山文化标志玉器之一。在红山文化大墓中,卷龙多位于墓主的身躯上面,可能穿绳佩于胸前,应是当时的一种礼仪用玉和宗教用器。 红山文化墓葬中往往有成批的玉器出土,这些玉器一般个体都较小,且有穿孔,被认为是佩饰,其中各种动物类的玉饰雕琢尤为精细,如玉龟、鱼形石坠、玉鸟、双龙首玉璜等。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卷龙 新石器。1985年吉林农安左家山出土。高4.4厘米、宽3.8厘米。卷龙是红山文化标志玉器之一。在红山文化大墓中,卷龙多位于墓主的身躯上面,可能穿绳佩于胸前,应是当时的一种礼仪用玉和宗教用器。 红山文化墓葬中往往有成批的玉器出土,这些玉器一般个体都较小,且有穿孔,被认为是佩饰,其中各种动物类的玉饰雕琢尤为精细,如玉龟、鱼形石坠、玉鸟、双龙首玉璜等。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蝉 新石器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长4.7厘米、宽1.7厘米、高1.5厘米。蝉首扁平圆形,刻划圆圈纹和折线等表示双眼和口部等器官。尾上翘,圆弧形。身两侧及腹部略凹,背部雕数道凸弦纹。腰部有一对横穿孔。纹饰简练,身体肥壮,造型古拙,尤其是浅浮雕技法,更是形成触之有感,视之若隐若现的效果。蝉是较早被用于玉石器加工的动物形象,可能因其饮而不食、蜕变再生的生长过程引人关注。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双联璧 新石器 红山文化。长6.5厘米,宽4.1厘米。此璧扁平,上窄下宽,中部皆有圆孔,两侧联处雕对称窄缺口,边沿有刃,顶部有圆形穿孔用于悬挂或佩带。联璧除双联外,也见三联的形式,不过迄今仅在红山和凌家滩等文化中发现,为数很少。联璧的制作工艺虽不及圆形玉璧复杂,但琢磨非常精细,应是当时使用的特殊礼仪用器。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璧 新石器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宽8.3厘米、高8.2厘米。璧是中国传统玉礼器之一,多为圆形。红山文化除少量圆形璧外,还独有外廓和中心孔为圆角方形或四角为直角的方璧,一般中间厚,四周薄,通体素面无纹,边缘打磨如刃状。除中心大孔外,璧边缘通常还钻有1-3个小孔。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神面形佩 新石器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高11厘米、宽4.7厘米。神面形玉佩是红山文化标志玉器之一。此玉佩双面均有纹饰。正中用粗阴线刻神面纹,内凹式圆眼,五组长齿,左右两端卷曲成勾云形角状,为神化了的兽面形式。顶部钻三孔。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龙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红山文化。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高26厘米。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或为蚌塑,或为彩绘,或为雕塑。关于龙的原型,研究者们提出过各种假说,如蛇、鳄鱼、蜥蜴、鱼、鲵、马、牛、猪、鹿、熊、虎、蚕、蛴螬、松树、云、闪电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龙都显示,龙是一种巨头、有角、大口、曲身的神兽。新石器时代最符合这些特征的文物应属红山文化中的这种蜷体玉龙,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关于龙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至于龙首则有来自马首、牛首或猪首之说。这件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2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卷龙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红山文化。辽宁朝阳牛河梁出土。高7.2厘米、宽5.2厘米。卷龙是红山文化标志玉器之一。龙身圆形,额头隆起,吻部前凸。除头顶的三角形大耳,大眼睛以及吻部的多道皱纹由比较简洁的线刻划外,光素无纹饰。首尾之间有横向窄缺口,或连或断,或为一道不明显的划纹。颈背部对穿一小孔,可穿系佩挂。在红山文化大墓中,卷龙多位于墓主的身躯上面,可能穿绳佩于胸前,应是当时的一种礼仪用玉和宗教用器。 红山文化墓葬中往往有成批的玉器出土,这些玉器一般个体都较小,且有穿孔,被认为是佩饰,其中各种动物类的玉饰雕琢尤为精细,如玉龟、鱼形石坠、玉鸟、双龙首玉璜等。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发箍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红山文化。1986年征集。高14.8厘米。此箍形玉器以青色玉料制成,呈椭圆中空的筒状。顶部较大,作斜口形式。底部略小,口部平直。器壁较薄,口部边缘尤显锋利。箍形玉器过去多为传世品,因用途不明一度被称为“玉护臂”或“马蹄形器”等。考古发现证明此类玉器只在红山文化的中心大墓或高等级墓葬中存在。它们多位于男性墓主的头部下方,有的器物口部还有两个小孔可以系绳或插发笄,由此确认是人们用来固定发式的发箍。箍形玉器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使用时可将头发束在一起套在筒状的箍内并挽成发髻,再戴在头上作为玉冠饰物。 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纷纷显露出一批以代表王权、神权等特殊用途为特征的玉质礼器。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更以数量惊人的玉器被称为“远古玉器中心”。遗址的大型积石冢内,通常以一座大墓为中心,周围附葬小墓。大墓随葬众多精美的玉器,上部封土积石成坛。墓地附近还有专门用于祭祀的女神庙建筑等,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与森严等级特权的礼仪场所。精美的玉石礼器诞生在这个阶段,其拥有者必然是这个群体中享有崇高社会地位的权贵阶层,而造型精美的箍形玉器等饰物正是证明他们身份地位的最明显标志。近年在红山文化墓葬主人的头骨旁发现有这类器物,虽往往还伴随其它玉器,但仍可确认它是用于固定发式的发箍。这种发箍的使用者,当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玦 新石器。直径3.5厘米。此器扁圆环状,中部有小圆孔,一侧有窄缺口。最早的玉玦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文化墓葬内,出土时位于人头骨的两侧,且缺口向上,应是耳环一类的装饰品。在新石器时代的玉制品中,玦分布相对广泛,各地多有出土,用途也以耳饰为主。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锥形玉饰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佩饰物。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瑶山9号墓出土。长3.3-12厘米。新石器时代晚期,贫富分化日益扩大,富有的人习惯用各种玉饰装扮自己。瑶山7号墓出土的这组锥形玉饰即是当时的装饰品。锥形玉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人体装饰品,原始人或把它垂挂在头发上,或把它戴在颈项上,或把它佩在腰间。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钺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礼器。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瑶山8号墓出土。长16.3厘米、宽13厘米。使用玉钺时,利用钺身的穿孔捆绑木柄。发掘时发现已朽的木柄痕迹,柄长80厘米,柄上端装有玉钺冠饰,柄下端装有玉钺端饰。玉钺身、木钺柄、玉钺冠饰和端饰组成了完整的玉钺形态。另外,在本钺柄的一侧还发现两个小玉琮,当为玉钺的挂饰。据文献记载: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周武王手持一把大钺指挥军队进攻。钺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权杖性的兵器。瑶山7号墓的主人,当是拥有一定军权的特殊人物。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琮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礼器。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瑶山7号墓出土。高4.4厘米。《周礼》上说: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是一种宗教用具。学者认为,玉琮的功能远远超出了祭祀土地。玉琮通过很小的体积,把中国上古时期的世界观包括在其中。琮的内圆外方表示天和地,中间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从孔中穿过的棍子就是天地柱,即天梯。在绝大部分琮上有动物图像,表示巫师通过天地柱在动物的协助下沟通天地。因此,可以说玉琮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很好的象征物。7号墓的主人拥有精美的玉琮,说明他是具有巫师职能的人。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山形玉饰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冠饰。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瑶山7号墓出土。高4.8厘米、宽8.5厘米。这件玉饰有三个叉,左右两叉各刻有头戴羽冠的神人形象,中叉有竖向直孔一个,出土时中叉紧连一根长玉管。山形玉饰的出土位置在死者的头部,且与成组的锥形玉饰相邻或叠压。7号墓的主人拥有玉钺和玉琮,是一位集军事权力和宗教权力于一身的显贵人物,他把山形玉饰戴在头上显示他与众不同的尊贵地位。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镯 新石器 良渚文化。直径6.7厘米。此器为圆筒形,通体精磨抛光,边缘未进行磨圆处理,基本保持切割后形成的棱角。良渚文化玉镯形器较多,出土时通常位于人前臂手腕处,有的外壁还雕琢有平行斜向凸棱或兽面纹等。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梳背 新石器 良渚文化。1957年浙江余杭钟介出土。高3.4厘米、长5.7厘米、厚0.4厘米。此器平面呈倒梯形,顶部中央凹缺,内有椭圆形穿孔和尖凸,底部榫状,带圆形销孔。通常认为,其原应与梳齿构成组合器。有素面、刻划和透雕等多种,主题是神人形象。在瑶山墓地,每座墓都出土这种梳背,而且每墓只有一件,多位于墓主的头部,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当时首领的冠饰。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新石器 良渚文化。1984年浙江余杭钟介出土。直径17.6厘米、孔径5.2厘米。璧是良渚文化最有特征的玉器之一,在大墓中经常与琮、钺等构成固定的玉器组合。《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这里的“肉”与“好”分别指代玉器的实体与中心孔。良渚文化的玉璧多为规整的圆形,中心孔径小于器体,在璧类器物中比较典型。除了礼器功能外,璧还是权力、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良渚文化的反山墓地,大墓内玉璧最多可达数十件,它们与其他玉器分置于墓主身上不同部位,玉器功能十分强化,显然形成了系统的使用制度。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神面纹琮 新石器 良渚文化。1972年浙江余杭钟介出土。高5厘米、面长7.5厘米、射径7.7厘米、孔径6厘米。琮是良渚文化最具特征的玉器之一,集宗教、装饰、仪礼和权力于一体,是礼器的核心。在良渚文化的大墓中,琮作为重要的随葬品与璧、钺等玉器成套组合。良渚文化琮分圆形或内圆外方形,单节或多节等不同形式。外部凸面上一般雕饰形态各异的对称兽形神面纹,刻划手法以阴线为主,辅以浅浮雕,呈现出立体纹、地纹和装饰纹于一体的“三层花”效果。纹饰以手工直接雕刻,细密规整。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璧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1988年浙江余杭长命出土。直径20.5厘米,厚0.9厘米。这件玉璧造型圆整,纹理斑斓,中心穿孔较小,器身残留切割痕迹。玉璧是良渚文化礼器中的代表性玉器。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璧可分为两类:一类玉质细密,色彩纯净,制作工整,通体抛光,工艺十分考究,随葬时置于墓主人胸部,应该属于礼玉之列。另一类玉质稍逊,多数纹彩斑斓,制作粗糙,璧形不圆整,甚至有破损,加工时打磨不彻底,玉璧表面留有明显的切割痕迹,也没做抛光处理,随葬时置于墓主人脚下方,有学者认为此类玉璧是财富的象征。玉璧中间有圆孔,通体扁平,古人把玉璧中间的穿孔称作“好”,四周的宽边称作“肉”,“肉”的宽度要达到“好”的直径的一倍以上,才可称作璧。《周礼》云:“苍璧礼天。”东汉学者郑玄解释为“璧圜像天”,大概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故做成圆的玉璧来祭天。近年来在良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玉璧。这些玉璧又大多成批地出现在墓葬中,有的玉壁制作粗糙,璧形不圆甚至有缺损,这样的璧显然不可能是祭天的礼器,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这类玉璧是财富的象征,粗糙的玉璧是为赶埋葬时间而匆忙制作出来的。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琮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1958年征集。高49.7厘米。这件玉琮由墨玉制成,内圆外方,上大下小,中有穿孔,共19节,是目前国内所见最高的玉琮。玉琮四边的兽面纹已经高度符号化,近顶端阴刻有日月纹图案,器身局部残留有制作时的切割痕迹。 玉琮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一种礼器。典型的玉琮往往在四角雕刻兽面纹,在四边正中刻神人兽面纹。规整的造型、细腻的雕琢与威严的神像,使得玉琮具有一种庄重、神秘、肃穆之气。对玉琮用途的猜测目前不下20多种。一些学者认为,琮是一种沟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和内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外表的神人兽面纹象征当时巫术活动情况。这件玉琮阴刻的日月纹图案是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上的代表性徽号,两个区域文化的象征性因素融为一体,最直观地体现了良渚文化与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987年和1989年发掘的江苏新沂花厅遗址,发现了单纯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与受良渚文化影响的大汶口文化墓葬共存的现象,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透雕冠状玉饰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出土。长7.1厘米。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器著称,常见的玉器种类有珠、管、坠、玦、璜、瑗、镯、璧、琮等,这些玉器多出于墓葬。根据《周礼》中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璧琮以敛尸”之说,考古学家把这类墓葬称为“玉敛葬”。这件玉饰制作得相当精致、完美,代表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国家宝藏——史前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神像纹冠状玉饰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出土。长10.3厘米。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器著称,常见的玉器种类有珠、管、坠、玦、璜、瑗、镯、璧、琮等,这些玉器多出于墓葬。根据《周礼》中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璧琮以敛尸”之说,考古学家把这类墓葬称为“玉敛葬”。这件玉饰制作得相当精致、完美,代表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