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河南淅川下寺春秋中晚期楚國墓群出土玉器精粹

淅川下寺春秋楚國墓群是一個春秋中晚期的楚國貴族墓群,位於河南省浙川縣丹江口水庫西岸的倉房鎮下寺東溝村。1977年,河南省西南部大旱,位於該省淅川縣境內的丹江口水庫水位下降。一天當地一個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露出地面的器物絆倒,後發現此器物是一件青銅器,而就在它的旁邊還有幾件類似的青銅器,此地的楚墓便由此被發現。文物考古隊在這個墓群共發掘了墓葬25座、車馬坑5座。其中貴族墓有9座,陪葬有成套的青銅禮器和玉石等質料的飾物,根據 2號墓出土的平底鼎上面的銘文“王子午擇其吉金”和“令尹子庚民之所敬”等字,專家判斷墓主是楚共王和楚康王時期的令尹子庚之墓。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群位於陳莊村東南1公里的長嶺上,1989年,丹江口水庫水位下降,和尚嶺楚墓被盜,後被淅川縣公安局收繳回了一部分文物。徐家嶺楚墓群位於沿江村。這兩個墓群分別在1992年和2007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整個楚墓群對研究楚都丹陽、楚國曆史文化的發展、楚國與周邊諸侯國的關係、當時的禮樂制度以及古文字書法等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淅川下寺出土的雲紋銅禁,通高28.8釐米,長103釐米,寬46釐米,雲紋銅禁重90多公斤,呈長方形。是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文物,也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大量的淅川楚國文物頓時讓曾經痛失大量洛陽玉器的河南省博物院變得闊綽起來,精美的淅川玉器均被該院收藏,其中有一塊獸面紋玉牌飾,工整、精巧幾乎令人窒息,號稱“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其餘的淅川玉器,則收藏於淅川縣博物館,這家博物館亦因此而成為中國第一批縣級博物館。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東西絆倒,發現“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