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出題官「帥江南」:戀愛時也鬧過「方便」的尷尬

揚子晚報網訊(記者 張楠)《“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是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國際賽事,以“中外交流”為核心理念,構建新時代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樑。《“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今年迎來了它的第十七年,今年的節目也將於7月30日起每週一至週四19:30在湖南衛視播出。與以往不同,本屆比賽引入“漢語大課堂”的概念,別出心裁地設置“中外出題官”這一角色。每位出題官都有其獨特的生活體驗,選手通過與出題官的交流感受新時代中國的變化,從題目本身引起共鳴,為比賽增添新的亮點。

“汉语桥”出题官“帅江南”:恋爱时也闹过“方便”的尴尬

在決賽第一場的現場,一對跨國夫妻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本場比賽的首位出題官,王帥和江南。王帥是來自東北的小夥子,而江南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女孩兒。

江南原名叫Marie,出生在澳大利亞的西部城市帕斯。她是農場主的女兒,與羊群為伍,在油畫般的田園裡長大。因為對中國的熱愛,2009年她來到中國,成為一名外教老師。那年,王帥正在讀大四,同時也是一名兼職歌手。在一次聚會上,兩人因共同的朋友相識,因為同樣喜歡音樂,兩人越走越近,最後順理成章走到一起。

中國文化的魅力深深感染著江南,文化底蘊是她喜歡中國這片土地最重要的原因。儘管中澳兩國之間的文化、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她都主動去適應,並慢慢融入這種文化氛圍。在磨合的過程中,她也和很多初來乍到的外國友人一樣,鬧出過許多笑話。第一期的“漢語大課堂”中,在主持人陳銘和李莎旻子的詢問下,王帥就爆出了他們在戀愛之初發生的一件趣事。江南剛到中國的時候,中文很不好,只會說簡單的幾句日常用語。有一次,王帥對江南說:“你方便的時候來我家吃飯吧。”江南聽到這句話,面露難色,反應特別奇怪。王帥覺得不對勁,以為江南有什麼難言之隱,後來才知道,她把“方便”理解成了上廁所的“方便”。

這個話題引發了選手的共鳴,大家紛紛參與討論,講述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發生的小尷尬。來自意大利的齊善欣在上海留學時,喜歡上了一位中國男生,有一天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她終於鼓起勇氣向他表白。但是男生回答她:“對不起,你不是我的菜。”語言障礙是所有外國人在中國生活要面對的第一道難關。除了語言差異,生活習慣的不同也同樣需要慢慢去適應。當主持人陳銘問及“婆媳關係”時,江南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是相當好啊。”她說。江南作為一個東北農村小夥的媳婦,跟婆婆相處融洽,農村的婆婆和公公更是拿她當親閨女一樣對待,把最好的都留給這個遠道而來的孩子。江南也會幫婆婆做農活,學做東北菜,一家人相親相愛,非常幸福。江南說起婆婆對她的好,總是會熱淚盈眶。現在江南已經把婆婆公公接到北京和自己住在一起,她說一家人在一起很溫暖。

今年是江南來到中國的第十年,十年的時光,江南接觸了越來越多的本土文化。在“漢語大課堂”上,她和王帥帶來了一首二人轉《小拜年》,不僅唱腔標準,而且手絹舞得非常嫻熟,不禁讓人連連稱讚。這道題目不僅考察同學們的漢語聽力,還考察同學們對中國親屬稱謂的深度理解。此外,他們還帶來了一道多義詞考題,考察同學們對“背鍋”的理解。作為首位出題官,王帥和江南看著臺上的同學們,感觸頗多。“能讓更多同學看到我們這些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這麼幸福,我們也非常開心。看到這些優秀的同學為了比賽努力,覺得每一個人都特別可愛,希望他們都能拿到好成績!”

“汉语桥”出题官“帅江南”:恋爱时也闹过“方便”的尴尬

“班主任”陳銘和“輔導員”李莎旻子

說到與“漢語橋”的相識,江南有些遺憾:“如果剛來中國時知道這個比賽,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參加。”如今,她早已脫離大學生的身份,但是能和王帥一起以出題官的身份登上“漢語橋”舞臺,和老師同學們一起交流,也感到非常幸運。同學們洋溢著青春活力,她彷彿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今年的“漢語橋”設置了“漢語大課堂”新模式,引入了“答題官”這一角色,和以往純答題模式相比,它突破了文化單向輸出的侷限性,增加與選手的互動。江南和王帥在擔任出題官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這不僅是一個比賽競技的舞臺,更是一個分享交流的平臺,通過大家的視野發現一種不一樣的文化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