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的方法简单有效

朋友去一位老师家做客,她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正在将一把钥匙笨拙地插进锁中,孩子想要打开卧室的门,可是由于身高和协调性都不够,怎么也打不开。

于是,我的这位朋友连忙走过去想帮助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了。

那位老师说:“不要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的,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怎样开门了!”

果然,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开心地拍起手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成人也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更何况是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呢?

成人应该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如果活泼好动的孩子不犯错误,才真是不正常呢。

孩子犯错,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的方法简单有效

“你怎么又犯错了!明明说过你了!”

“我是不是说过很多次了,不可以犯这样的错误!”

李嘉诚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讲一万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犯错,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的方法简单有效

其实孩子的错误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长辈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不讲卫生,欺负弱小,不懂得爱护公物等;

一种是孩子能够自己纠正的,比如如何适应环境、生活、挫折等。

对于这样的“错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犯。因为,孩子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往往可以不断地改正错误,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假如不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变得懒惰,不敢尝试,或依赖于父母。

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不犯错就不知道什么才是错,也不会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改正错误的道理。

孩子犯错,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的方法简单有效

那么最后一种呢?就是口中常见的熊孩子

孩子犯错,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的方法简单有效

孩子犯错,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的方法简单有效

而家长对待孩子犯错时的反应通常分为三类:

1、“玻璃心”型,见不得孩子犯错,情绪容易失控,不能冷静下来处理问题,只是从表面上呵斥或责备孩子,简单粗暴;

2、“爱讨好”型,不能正确看待每一种错误的轻重和性质,没有原则和规矩,笑一笑就过去了;

3、“冲动暴脾气”型,孩子捣蛋胡闹,脾气一上来就开始动手了。这种方法对熊孩子而言可谓是以暴制暴。

孩子犯错,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的方法简单有效

但孩子犯错了,到底该怎么办呢?是一味责骂,还是积极引导?是置之不理,还是尝试解决?

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积极看待错误?如何将错误的压力转换成孩子成长的动力?

不恰当的方式将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塑造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错误:

提供必要的保护但不过分保护。

如果让孩子失去自由成长空间,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社会性的培养。如果事事都由父母监控,表面上为孩子的成长道路清扫了不必要的阻碍,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

父母老去后,面对社会上各种无法预料的艰难险阻,他们又如何自己披襟斩棘呢?

❷ 适度放养,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

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是学步的规律,也是教育的规律。聪明的家长懂得适时放手,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学习各种技能和本领,这才是他们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试着解决问题,训练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做决定,逐渐独立自主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对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更是好奇心十足,孩子在问问题时,家长不要过早给答案,给孩子留有思考的时间,可以锻炼孩子批判性的思维。

相互比较也会带来焦虑,保持平和心态。

除去社会大环境的压力之外,父母彼此之间的相互比较,也会增加育儿的焦虑。父母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大惊小怪,可以焦急烦恼,也可以忙个不停或者暂时逃避。

但是归根到底,父母所做的一切其实并不是基于“别人有我们也要有”,或者“不这样就输了”,而是应该出于孩子本身的需求。

孩子犯错,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的方法简单有效

父母最好的爱是得体的退出和放手: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让孩子走自己的人生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

你允许你的孩子”犯错“吗?

欢迎给蓝豆(hellolandou)在评论里留言,你的孩子如果犯错了,你会怎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