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經常被黑的碧桂園,有你們不太熟的黑科技

黑碧桂園好像可以成為一種姿勢正確的時尚。

在往常那些被黑“三板斧”之外,碧桂園今年遭遇非議最多的,是大多企業都在玩,但只有它做到極致的快週轉。

快週轉有錯嗎?為什麼把快週轉做到極致的是碧桂園?

黑一家企業很簡單,但如果花點心思去研究研究,也許大家會有不同的發現。仔細研究碧桂園的行徑脈絡,不難發現某種程度上,碧桂園能把快週轉做到獨步江湖,除了靠性價比,似乎還有些“黑科技”加持。銳評君本文就帶大家對“黑科技”一探究竟。

1

2017年以前,萬科是地產行業規模的NO.1。2017年房企半年銷售排行榜中,碧桂園殺了出來,2889.1億元的半年銷售金額,首次超越萬科、恆大,一舉成為行業龍頭房企。

2017年全年,碧桂園、萬科、恆大三巨頭銷售金額均已突破5000億元大關。其中,碧桂園以261億元的微小差距領先萬科。

2018的半年度數據中,碧桂園以4136.8億元的銷售額位居榜首,遙遙領先榜眼恆大1059億元。

一路突破重圍,保持江湖老大的地位,碧桂園的秘訣家喻戶曉:快週轉。拿地當天通宵出圖紙,一度是大家茶餘飯後的消遣話題。但碧桂園的快週轉一定意味著建築質量不過關嗎?

碧桂園用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2017年底碧桂園已成為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定的國家首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基地,業內稱呼的“傻傻蓋房”顛覆了世俗的成見。

那個經常被黑的碧桂園,有你們不太熟的黑科技

SSGF一點也不傻。它包含了自癒合防水、爬架、鋁模、全現澆外牆、高精度牆面、預製牆板、樓層節水系統、全穿插施工、高壓水槍拉毛、PVC牆紙、整體衛浴、PC預製牆板12項核心工藝。碧桂園工程師介紹:“SSGF的12項核心工藝中,有9項有助於縮短工期,如果你知道它的運作原理,一定會明白碧桂園快週轉的底氣所在。“

那個經常被黑的碧桂園,有你們不太熟的黑科技

一起來看看SSGF的部分核心工藝的大致原理。

爬架:碧桂園SSGF工藝中,爬架可以跟隨樓棟主體進度爬升,主體施工完後半個月解體拆架,為穿插施工提供便利。簡單來說,樓上還在建房子的時候,樓下已經開始裝修了。這一益處是可以將工期有效縮短。

全穿插施工:傳統的施工一般從地下室基礎開始,逐層蓋上去。簡單的高層住宅建設週期為5-7天/層,而低樓層的耗時週期會更長。碧桂園的SSGF工藝一般運用在18層以上的建築中,全穿插施工採用了N-17模式,讓建築主體交替施工,減少開裂、滲漏、脫落等質量隱患,從而提高施工效率。

全現澆外牆:在施工圖設計階段,依據整體建築設計方案,進行深入的優化設計,通過鋁模及結構拉縫技術,實現全混凝土現澆外牆體系,這項工法的好處在於免除外牆二次結構和內外抹灰,實現結構自防水,減少外牆、窗邊滲漏等質量隱患。

整體衛浴:傳統的衛生間需要做複雜的防水工藝,裝修中最麻煩的也是衛生間。碧桂園的整體衛浴,已經將衛浴底盤一體成型,防水、找平、貼牆磚、貼地磚、裝潔具一步到位。通過工廠化生產,減少人工瑕疵,在施工現場整體吊裝或現場拼裝,與裝配式建築的原理類似。

……

有了SSGF這一項黑科技,在碧桂園的工地上,內外牆抹灰?不存在的。更牛逼的是,施工現場張貼了施工進度二維碼,掃一掃輕鬆實現“建築材料溯源”,實時掌握各項建築工期。

那個經常被黑的碧桂園,有你們不太熟的黑科技

2

碧桂園的SSGF黑科技,其基礎正是住建部大力推進的裝配式建築。

蓋房子,早已不是畫圖紙、打地基,把磚頭水泥混凝土變成住所那麼簡單。最早從2013年,“裝配式建築”這個新鮮詞兒被提出。去年,住建部制定了《“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

所謂裝配式建築,簡而言之,就是用預製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築。可別小看了這一工藝,它對房地產開發的各個環節影響斐然。政策導向使然,智能化的工藝能提高生產質量、節能環保,提高房企項目的週轉速度,從而產生提高經營效益等一連串的化學反應。

目前,除了較早提倡住宅產業化的萬科之外,大多數企業依然沒有積極參與到裝配式建築的行列,而已經完成裝配式建築佈局的碧桂園,則在貫徹政策道理上走得最遠,事實上也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插上翅膀的碧桂園,也因此而飛到同行難以企及的高度。

就像有人說的:這個時代扔掉你的時候,連再見也不會說一聲。這一輪全國地產調控,轟轟烈烈地持續了近兩年的時間。限購、限貸、限售、限價成了懸在房企和買房人頭上的四把刀。

房企曾經無比熟稔的簡單粗暴模式“拿地-蓋房-賣房“遭到了嚴峻的考驗。僅以建築工程方面的裝配式建築而言,沒有趕上這趟車的房企,內心大多是後悔的。

但碧桂園更讓人折服的地方,是對項目的進度管理以及全產業鏈模式的構造。

在對碧桂園這艘鉅艦的打造中,楊國強塑造了典型的全產業鏈房企。從前端設計到中端建設,及至末端的物業管理,都是碧桂園自己在做。這家企業甚至還有一個4000多人的設計團隊。

那個經常被黑的碧桂園,有你們不太熟的黑科技

嚴絲合縫的全產業鏈裡,員工就是每個環節的小小螺絲釘。碧桂園內部員工透露:團隊對於項目的進度控制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從拿地前的勘測,到拿地後的整體項目規劃、後期每一項工作的內部協調溝通……方方面面都會層層上報,充分溝通。

與其他房企爭著在一二線城市拿地的策略不同,碧桂園的大本營在三四線城市,且拿地成本相對較低。

睢寧碧桂園,銳評君發現碧桂園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力很深,業主好評度非常高。按照合同交付、出色的景觀設計、貼心的物業服務等細節,讓碧桂園在當地口碑相傳。

“通過幾年來的客戶回訪,我們發現,業主對於碧桂園房屋的滿意度很高,大家更關乎的是居住體驗感。”碧桂園客戶關係部工作人員表示。

碧桂園走得太快,快到讓大家來不及看清它的“十八般武藝”以及廬山真面目。在流言蜚語充斥的當下,很多人一邊在diss碧桂園,一邊卻想效仿它。也許,我們應該平心靜氣地放下固有成見,去走近、瞭解那個我們都不太熟的碧桂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