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治水成效怎麼樣?

大洋網


這裡提供一下廣州農村治水的一些情況。

據統計,全市1112個行政村(社區)納入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計劃,截至7月25日,累計已完工1056個,其餘56個村社正在施工,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5.0%,設施覆蓋率達到91.4%,提前完成省下達到2020年達到85%的任務,已建成分散式處理設施1985個。其中2017年完成316個行政村治理,是歷年年均完成數量70個的4.5倍,治理推進成效顯著。預計2018年底完成剩餘56個村社治理項目建設,實現全市治理行政村全覆蓋。

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農村汙水治理設施呈現點多、量大、面廣、位置偏遠的特點,運行維護管理難度大;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三分建,七分管”。為破解運行維護管理難題,壓實各級工作責任,全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廣州市水務局委託技術單位建設研發了 “農汙巡檢APP”,應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手段,摸清設施點和管網底數,提高運行信息傳遞效率,進一步規範日常管養行為,提升管理精細化水平。歷時半年,管理信息系統經過多次修改、測試,不斷完善,終於完成開發。

目前,該系統已覆蓋廣州全市7個區和流溪河林場,覆蓋61個鎮街的1112個行政村。系統內各級管理單位141個,串接各級251名管理人員,運行養護人員188名。截至7月25日,全市各級養護人員已利用APP上報28679個檢查井數據,處理設施點1834個。

(廣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趙雪峰)


大洋網


抱歉!這幾年不在廣州,具體情況不太清楚。根據幾年前的實際看,廣州在治水方面是下了大決心、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資金的,可是效果始終不盡人意。飲水方面,北部石井、從化流溪河等傳統取水點不僅量少而且汙染非常嚴重,早10幾年前就逐漸轉移到順德和南海地域的西江流域,可是由於珠江流域上游地區江河汙染嚴重,造成廣州的飲水源頭汙染嚴重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根本解決,這是一;廣州中心城區河涌整治工程,每年都有做,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依然沒有根本解決生活和工業汙水的排放和清治問題,東濠湧、獵德湧、沙河涌等流經核心區域的河流,一到下雨就汙濁不堪,平時要依賴昂貴的自來水灌放才能保持河涌清流,這是二;總之,廣州屬於中國南方富水區,不會像北京、天津等地方那樣缺水,可連飲用水水源水質都無法達標和保證,這是非常嚴峻的挑戰,形勢逼人,不容樂觀,廣州在治水征途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唐紫貝


廣州治水取得了顯著效果,關停了大批的汙染、僵能企業,珠江水是變清了,近來對廣州、上海、香港三地進行對比,





以香港水質最好、廣州居中、上海最差,廣州的海珠後滘一帶、番禺、增城……等地汙水治理及水質改善任務還很重,治理效果時有反覆,任重道遠。一些汙染排放企業死灰復燃,仍對廣州的水質改善造成影響,如何從根夲上將這些汙企改造好,也是一個難題。廣州這個世界一線城市,在水質方面,還是優於上海、北京的。但比起鄰近的香港,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開埠滬漁村粵上皇


廣州治水成效還是很大的,這得益的這幾年的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領導。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建設,由於注重於經濟為中心,許多地方的環境和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到處都是臭水溝。這幾年中央加強對環境保護和環境整治,打造清山綠,實行環境督查,加大整治力度和資金投入,各地河流實行行政區域一把手負責的河長制,責任落實到人,所以各地河流治水水質大為改善。廣州這幾年為了改善珠江水質環境,政府下了大力氣,河流水質大為改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