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亞運會已漸成雞肋」?

沙漏遺愛


這一點早就能看出端倪了,4年前的仁川亞運會,賽場隨處可見大片空座。馬上要進行的2018年亞運會,也是在越南河內放棄舉辦權後,印尼雅加達作為唯一申辦城市接手的,亞運會的沒落,顯而易見。

咱們來說說原因。

亞運會的衰落,首先是賽事之間的競爭激烈了,1951年首屆亞運會舉辦時,所有項目還都沒有“亞洲錦標賽”這麼一說,但現在,每個單項時隔兩年都有自己單項亞錦賽,亞運會和亞錦賽就重複了,而且很多項目的亞錦賽,還是奧運會或者世錦賽的預選賽,重要性要高過亞運會,所以很多項目往往會派出一隊打亞錦賽,二隊打亞運會,而作為體育迷,當然喜歡水平高的比賽。

第二點,大國、大城市不願意玩了,舉個例子,最開始的時候,如果是東亞三國辦亞運會,會由東京、漢城(首爾)和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來,但現在,這些大城市如果想辦運動會,肯定也是辦奧運會,亞運會人家根本瞧不上,所以近年來的亞運會,一直是廣島、釜山和仁川這些小城市舉辦。

如果是小城市辦,那就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儘管亞運會的水平、商業價值遠不及奧運會,但賽事規模卻不小,上屆仁川亞運會有36大項439小項,比倫敦奧運會26大項302小項還要多,可因為是小城市,比賽規模一大,難免出現各種紕漏。

第三點,沒有懸念,1986年漢城亞運會,中國最後一天才以1枚金牌的優勢力壓韓國登頂,很刺激,但自從中國在1990年亞運會上狂攬半數以上金牌之後,亞運會金牌榜就失去了懸念,中國第一、韓國第二、日本第三,連續四屆都是這樣的排名。沒有懸念,當然激不起大家的興趣。

各種因素之下,亞運會成為了“雞肋”,也就不足為奇了。


閒話籃球


為什麼說亞運會已漸成雞肋?因為需要辦運動會來提升城市影響力的時代差不多就算過去了,大家都開始理性了。近幾屆奧運的申辦真的投入的就那麼一兩個國家,亞運和國內的全運會已經不斷有國家或者省份退出了,就差是指定了,2022亞運會,杭州就是唯一申辦城市,2018年亞運,越南本已申辦成功,後來又放棄舉辦權,2021年全運會也是陝西唯一申辦省份(其實就是上級指定)。

大家都變的理性,除了像卡塔爾那種不把錢當錢看的地方。為什麼?投入產出不成比例。論硬件,國內起碼30個以上的城市有具備舉辦亞運會的基礎硬件,就算新建,也完全建得起。

論影響力,體育市場化加上國家已經逐步富強的今天,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比賽本身,比賽內容,比賽的精彩程度,而非一塊金牌往臉上塗粉,而且全運會也取消了金牌榜。別說全運會了,就算亞運會,對於我國很多項目來說,都只是年輕運動員鍛鍊的平臺,早就沒了90年北京第一次舉辦亞運的舉世矚目。

京滬這些經濟、體育發達的地方,關注的是承辦奧運、世界盃、F1、NBA、世俱杯、要把中網、上海大師賽打造成僅次於四大滿貫的賽事,這些才是體育界關注的焦點。

所以對於杭州舉辦亞運會,不是有沒有能力舉辦的問題,而是城市花重金辦一個近乎雞肋的比賽,值不值的問題。花錢能不能賺到吆喝的問題。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奧運會都快沒人辦了,別說亞運會了!說亞運會成為雞肋都抬舉亞運會了,亞運會在競技水平和影響力上與奧運會相差巨大。今年8月將在印尼雅加達舉辦的第18屆夏季亞運會,本來應該在越南的河內舉行,但就是因為越南政府宣佈財政困難,沒有錢興建場館,所以不得不放棄,無奈之下改由印尼雅加達舉辦。而2022年的亞運會,杭州市是唯一的申辦城市,根本沒有競爭對手,由此可見,亞運會已經提不起亞洲國家多大承辦興趣了。

2014年,也就是在成功申辦成功第18屆亞洲運動會之後,越南總理阮晉勇宣佈,越南放棄該屆亞運會舉辦權。理由是越南財政吃緊,沒有足夠的資金修建場館,而且修建大批場館無利可圖,亞運會之後場館得不到利用,無法回收成本。在一項越南的民意調查中顯示,越南的八成民眾反對承辦亞運會,這讓越南最終放棄了亞運會。

越南放棄亞運會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之舉,畢竟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相當耗費財力,特別是對於越南這樣並不富裕的國家,要興建大規模場館,包袱沉重。在2022年亞運會的申請中,杭州市成為唯一申辦城市。中國雖然成為亞運接盤俠,但杭州市畢竟是中國的大城市,各種基礎設施雄厚,舉辦亞運會沒有什麼問題,基本不用重複投資。不過2022年中國當了亞運接盤俠,那未來的亞運會呢,會不會因為沒有人願意舉辦而停辦呢,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舉辦起來牽扯麵太廣的綜合性運動會目前陷入困境,反倒是是像足球、籃球這樣的單項大賽越來越火,未來包括奧運會這樣的綜合性運動會有可能會走到盡頭。


健體強軍


作為近幾年一直在浙江杭州工作,自然知道杭州籌備亞運會,但是平常同外省的其他人以及自己的親朋好友的交流情況來看,馬上要召開的杭州亞運會似乎知名度不是很高,甚至很多人壓根兒就不知道今年要舉辦亞運會,而四年後的亞運會,更不知道會在咱們自己的國家舉辦。

其實出現這樣的結果也不算意外,在經歷了幾十年商業運作和開發的情況下,亞運會的商業以及各方面價值已經越來越小,甚至他的投資空間也越來越低。



在早期尤其是在幾十年前信息度不高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在國際上彰顯本國國家的氣質與面貌,也是很多國家在外交和國際層面需要做的一項重大工作,在這一過程中舉辦國際賽事,也成為了國家彰顯國際面貌的重要方法之一。

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就意味著全世界的目光和媒介都會集中在這個舉辦國的頭上,舉辦國自然可以通過舉辦這項國際賽事來展現自己的國家實力,比賽投資越大規格越高,越能展現舉辦國的強大經濟能力和硬實力,所以在早期舉辦國際比賽是很多國家重點搶奪的目標。

但現如今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很多世界大國已經不需要借用體育平臺來傳播自己,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完全可以通過更多的低耗費的媒介來讓外界瞭解自己,在這樣的背景下耗費巨資去舉辦一臺國際比賽,從性價比方面來看已然不高,而且也隨著國際比賽的過度開發,即便本國市場對國際比賽的熱度也越來越低,例如中國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之前還未舉辦過國際綜合大賽,因此國民熱度很高,但隨著亞運會和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成功,本國市場對國際比賽的熱度和關注度也在逐年下降,對能否繼續舉辦國際比賽的興趣自然也是越來越低。

如果說例如奧運會世界盃這種頂級國際大賽目前還能具備很大的市場之外,像亞運會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國際大賽,亞洲區域國家對此的敏感度已經不多了,說亞運會高不成低不就,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競爭力太低,除了東亞幾個國家外,西亞南亞等國家除了足球等少數運動還具備一定優勢之外,對於其他體育項目的建設長期以來興趣度都不是很大,因此競爭能力有限,最近幾十年亞運會幾乎就成了東亞幾個體育國家的名次爭奪戰,加上東亞幾個國家連續過度開發和舉辦亞運會,國內觀眾的關注度也是越來越低,早年舉辦亞運會是為了彰顯國家形象,而現在舉辦亞運會完全成了國內個別城市為了發展自己而向政府要錢的藉口。


遼寧資深球迷


奧運會都沒什麼人關注願意去舉辦了,還談什麼亞運會呢?各種運會什麼青運會大運會全運會等等全是雞肋。

奧運頂多是給一些人氣低的運動刷刷存在感罷了。像那些熱門運動完全都可以鄙視奧運會的存在。這不世界盃進行了一半了大家對足球的關注和熱情多高,奧運會誰去聊足球?籃球有NBA,足球有世界盃,網球有大滿貫,橄欖球棒球冰球在美國可謂是人氣爆棚,聽過參加奧運後打職業比賽的拳擊手聽過職業拳擊手退役參加奧運嗎?這些運動所進行的比賽哪個不比奧運精彩?完全都是可以鄙視奧運的。

而且奧運要接待多少人,又要建設維護多少設施,還要佈置這個那個,完全就是燒錢,賺的基本不夠回本啊。就拿現在舉行的世界盃來說,俄羅斯的遊客可以說比兩年前里約奧運會的遊客還多,而且里約奧運會的遊客也不如巴西世界盃時候的遊客多。所以奧運就是個雞肋,還完全不如世界盃呢。梅西有奧運冠軍啊,然後有幾個當回事?人家看你榮譽只看你世界盃和X洲杯冠軍,或者各種聯賽。誰管你奧運金牌了?所以黑梅西吹C羅的時候完全可以黑他沒有國家隊榮譽C羅有個歐洲盃來吹。額,扯遠了。

所以奧運會都如此沒落,何況亞運會?


釃韏剳颮鞷䐌櫫鬇囈


無論是亞運會還是奧運會,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項目缺乏足夠的群體。而且,體育發達和國民身體素質以及國力,並沒有必要的聯繫。

同時,體育產業化之後,體育明星已經完全脫離了普通人。說白了,體育明星拿金奪銀已經不再讓普通國民有什麼榮譽感。

加上很多項目對於普通國民來說,不具備任何可複製性,所以熱點項目非常少,大多數比賽並沒有什麼觀眾。

因此,綜合性運動會已經淪為體育主管機構和運動員的考評行為,以及發放鉅額獎金的依據。這樣本身就背離了最初的精神,換句話說已經不需要觀眾了。


那一曲花瓣雨


補充一點看法:

現在各國對競技體育各項目的發展水平和成績評定,幾乎都是以奧運會為最高目標(足球項目除外),各個項目的人才培養、訓練、比賽,以及教練遴選、成績考核,均以奧運週期來進行計劃和時間安排,亞洲國家亦是如此。而亞運會舉行的時間恰好都是在兩個奧運年中間,充其量亞運成績也只是對球隊或運動員成績的階段性評測,所以亞運會也經常被喻為“中考”,真正的較量還得看“高考”—奧運會。


廈門泊能


主要是綜合性運動會群眾基礎太差了。

啥意思呢,現在的運動項目主要分三類:

一是門檻低且大家樂意玩的,比如說籃球、足球、乒乓球。這類運動群眾基礎廣泛,商業運作市場巨大。

二是門檻低但大家不樂意玩的,比如說舉重,除了專業運動員,大部分人平時是不會去找個槓鈴擼幾下的。這類運動群眾基礎小,商業運作難。

三是大家想玩但是門檻高的,比如說高爾夫、賽馬,對這些運動大家是樂於嘗試的,但一般人是玩不起的。這類運動群眾基礎雖小,但圈子裡都是有錢人,運作起來也不難,自娛自樂是沒任何問題的。

這麼一看,原因就很明顯了:第一類運動基本都有自己的高水平聯賽,第二類運動缺乏觀眾基礎,第三類運動投入大產出小,所以綜合類運動會自然越辦越尷尬。


那裡多與撒自gi


亞運會?不是怎麼關注它,可能就在於此吧!關注度不高,或是亞洲各國沒有積極舉辦它的意思,耗時,耗力,耗費錢糧,投資又無法收回,還要欠上外債,得不償失。所以,這樣的運動會,實在是處在辦與不辦之間,讓亞奧理事會也是一件頭疼的事。

在有一點,奧運會都沒有國家爭搶了,何況一個亞運會。

個人觀點!


讓我夢到你1


其實奧運會這種賽事就該取消,中國好多運動員就是為了奧運會金牌,練了一身傷,而且這些運動市場化又太低,完全就是國家財政支撐,只要一退役生活都是問題,像舉重體操冰壺什麼的,關注點就是能不能得金牌,比賽本身枯燥無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