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東方估值高點易主,當代系空手套白狼式運作8年賺43億!

網視導讀:觀察當代東方的前世今生以及這幾年的資本運作可以發現,事實上當代東方作為一家影視上市公司,並不“生產作品”,業績過度依賴收購標的的業績對賭,同時也利用上市公司身份,通過不斷併購,“坐收漁利”。

當代東方估值高點易主,當代系空手套白狼式運作8年賺43億!

高調退場!

前幾天,已經停牌兩個月的當代東方突然宣佈,當代東方控股股東王春芳(廈門當代控股集團法人)欲把股權(不超過29.99%股份)轉讓給山東高速。

當代東方估值高點易主,當代系空手套白狼式運作8年賺43億!

這就意味著,當代東方控制權將由王春芳背後的當代系變為山東高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加大,影視類上市公司股價集體承壓,多數公司創階段新低,影視類公司股權質押危機也隨之而起。而當代東方實際控制人此刻在公司復牌前急於脫身,是迫不得已還是謀劃已久?

其實,這看似的突如其來的轉讓背後,是一個頗為成功的資本運作案例,其操作手法令人驚歎!

8年賺43億,當代集團套現走人?

當代東方的前身為大同水泥,是一家生產和銷售水泥的公司。2010年,當代集團斥資6475萬元收購*ST大水29.99%的股份,正式成為*ST大水的控股股東,並於2013年更名為當代東方。

公開資料顯示,在轉型之初,當代集團擬以資金支持等方式幫助上市公司發展不限於旅遊地產、文化地產、物流等有益於公司發展的產業,但當時具體轉型方向並不明晰。

在這期間,當代東方几乎就是一家“空殼公司”。

直到2014年,當代東方通過收購盟將威影視公司第一次跨足文娛行業。盟將威是一家二線影視製作公司,製作過《精忠岳飛》《新四大名捕》等項目,手中握有包括《來自星星的你》《環太平洋》《飢餓遊戲》等大量IP授權。

當時,溢價12倍,高達11億元的股權對價曾在業內造成不小的轟動。

隨著當代東方轉型影視行業,盟將威的業績貢獻迅速成為公司的最主要利潤來源。並且這幾年,當代東方通過不斷投資、併購,其業務版圖由電視劇延伸到電影、影院、IP版權運營、互聯網和電視平臺、演出、藝人經紀等影視全產業鏈。截止停牌前,當代東方市值高達145.17億。

雖然在本次股權轉讓公告中雙方交易價格並未披露,但據新浪財經測算:2010年當代集團以6474.5萬獲得*ST大水29.99%的股份。而以這次停牌前的市值145.71億來計算,29.99%股份價值約43.7億元,王春芳即當代集團預計此次交易與最初的投入資金相比獲利高達43億。

當代集團入駐8年,目前持股市值高達44億元,與之前投入的逾6000萬資金相比,當代集團的8年實控人之路已賺的盆滿缽滿,在整個影視行業遭遇“危機”的時候,離場套現或是最好的策略。

為什麼會選擇此時套現離開?

雖然公告中未說明王春芳出售控制權的具體原因,從當代東方的股權質押情況、停牌前兩日股價大幅下滑等來看,當代東方急於離場可能基於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是當代東方與盟將威的對賭結束。

當代東方收購盟將威後,兩者曾簽訂“對賭協議”。盟將威承諾公司2014-2016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億元、1.35-1.6億元和2億元。不過因為募集資金到位時間的問題,對賭時間順延到2017年底。

而這幾年,盟將威業務表現優異,從電影《太平輪》《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到電視劇《軍師聯盟》《活色生香》《醉玲瓏》,再到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衝上雲霄》,一系列的優秀作品也使得當代東方在影視行業贏得了一席之地,更使得當代東方轉虧為盈。

2015-2016年,盟將威分別實現淨利潤1.09億元、1.41億元和2.11億元。其中2015年和2016年,盟將威的業績貢獻佔到了當代東方業績的80%以上。

而這一切和盟將威背後的掌門人徐佳暄分不開。徐佳暄是一位資深影視圈人,曾擔任多部電視劇出品人,參與了包括《男人四十》等電視劇的製作,盟將威多部作品都由徐佳暄及其團隊完成,甚至許多關鍵項目的重要人物,如編劇寧財神、吳秀波等也是徐佳暄的好友。

不過,在完成三年對賭後,徐佳暄疑似已經離開了盟將威。在高度依賴人脈資源的影視圈,這勢必會令盟將威以及當代東方丟掉核心影視資源,未來業績下滑或成大概率事件。

從當代東方披露的財務報告來看,事實也確實如此,2017年盟將威遭遇了首次業績變臉。全年公司實現營收8.2億元,同比下降16.77%;當代東方的淨利潤也隨之驟減,同期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億元,同比下降了38.2%。

二是收購永樂影視未果。

徐佳暄離開後,當代東方只能尋找另一個“盟將威”。

2017年在盟將威對賭完成不到一個月,當代東方便發佈公告,擬以不超過25.5億收購永樂影視100%股權。

而永樂影視也是一家中型影視公司,出品過《武神趙子龍》《隋唐演義》等30餘部影視作品,此前曾借殼華誼兄弟、中昌海運、康強電子和宏達新材上市都遭失敗,其中3次均是由於未能完成對賭業績。

根據協議,永樂影視承諾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完成2.15億元、2.95億元、3.65億元、4.2億元的淨利潤,合計約13億元。

兩者的捆綁也迅速惹來爭議,深交所曾就對正處於重組停牌期的當代東方下發問詢函,導致收購遲遲無果,查閱2017年當代東方財務報表中企業集團的構成一欄,可以發現當代東方的子公司中並無永樂影視。

而2018年這次停牌原因也是資產收購。當代東方以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為由拖延停牌時間,打算以2億收購影視特效公司首匯焦點100%股權。而首匯焦點的第二大股東鷹潭市睿域科技有限合夥企業,是當代東方實際控制人王春芳及一致行動人王玲玲控制的公司。

這種關聯交易已經將當代東方的意圖暴露的異常明顯,不難預料:這場收購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和永樂影視一樣。

觀察當代東方的前世今生以及這幾年的資本運作可以發現,事實上當代東方作為一家影視上市公司,並不“生產作品”,業績過度依賴收購標的的業績對賭,同時也利用上市公司身份,通過不斷併購,“坐收漁利”。

當代東方的“套路”主要表現在首先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收購或者入股一家有製作能力的公司,再利用子公司做項目,提升業績,從而做大自己的市值。也就是說,當代東方用投資人和散戶的錢,幫自己賺錢,自己則高度空心化,頗有“空手套白狼”之意。

更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5月當代東方曾通過股權激勵議案,行權價格不足二級市場的一半。但令人驚訝的是,包括母公司廈門當代系掌門人王春芳以及東陽盟將威徐佳暄等在內的16位高管都放棄認購,“無人認領”的股票數量佔總激勵計劃的40.8%。這似乎說明,當代東方更喜歡“資本市場中的錢”。

而對公司的經營情況最瞭解的往往是股東和高管。如果他們都不認購自家股票,甚至大量減持,就意味著對所處行業行情不看好,或者對公司未來發展不看好,甚至可能有隨時套現離場的準備。

或許,當代東方早在收購盟將威時就已經為今日套現脫身做好了準備。

如今,山東高速為何接盤 “競爭力大幅下滑”的當代東方,其交易中是否存在不為人知的緣由。未來如何,只能交給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