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是民族英雄嗎?

丹囚生


還是請大家耐心聽我講完霍去病的故事後再自行判斷霍去病是不是民族英雄吧

公元前140年大漢帝國未來的一顆將星誕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的母親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父親是平陽縣小吏霍仲孺,他的名字叫做霍去病。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是當時的名將衛青的二姐,也就是說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身份——私生子;所不同的是霍去病保留了父姓,與此同時這也等於向世人公開自己的私生子身份。不過霍去病並不在意,他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感覺打臉。有一次他的姨夫漢武帝和舅舅衛青視察軍營,漢武帝對這個年輕的外侄很是中意,勸他多讀一些古代兵書,可得到的答覆卻是“水無常形,兵無常勢。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被他斬殺和俘虜的敵人數目超過了己方的損失——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步兵轉折踵軍數十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盪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他和衛青發起的對匈奴的進攻性戰爭,改變了漢朝長此在對匈奴戰爭中的守勢狀態,一舉打敗匈奴。從而長久地保障了西漢北方長城一帶,也就是在漠南地區的邊境安全,此戰為漢朝進擊 匈奴最遠的一次。

漢武帝為表彰霍去病的功績而贈予他一處宅邸,霍去病卻說出了那句千古以來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匈奴未滅,無以為家”。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被漢武帝寄予厚望的漢軍年輕將領霍去病染病身亡,年僅24歲(虛歲)。漢武帝下旨令其陪葬茂陵。諡封“景桓侯”。取義“並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原本這個問題沒有想作答。因為這原本不是需要討論的話題。但是本著對霍去病的欣賞,想看看這裡面有什麼奇談怪論。結果還真的看到了很多。本人不才,陳詞幾句,以正視聽。

談論這個話題,爭議應該不在霍去病本人身上。他的出身也好,戰績也好,這些都是蓋棺定論的了,無需質疑。如果有人在這方面還提出質疑,不得不說這些人真的是無聊透頂或者別有用心了。

那麼爭議就在於是不是“民族英雄”了。什麼是民族英雄?很多人說多民族的國家,漢人和匈奴人打算不得民族。還用鄭成功舉例子,認為打敗類似荷蘭這樣的外人才算民族英雄。還有人認為他只是一介武夫,只是執行上級的命令而已。入是種種。看到這些奇談怪論,我也是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那我們先明確一下,到底什麼是民族英雄吧。根據《辭海》的解釋,民族英雄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志士。

那麼根據這個概念,霍去病作為民族英雄顯然是毫無爭議的。首先他維護了大漢這個國家的領土完整,保護了國家的安全。他驅除韃虜,維護了邊疆人們的利益。他封狼居胥,維護了民族的尊嚴。而且他多次參加了反侵略戰爭,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樣的人,有什麼爭議他不是民族英雄呢?





A0000小米先生


霍去病(前140—前117),河東郡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父親是平陽縣衙役,曾在漢武帝之姐平陽公主家當差,母親是公主家侍女,後姨母衛子夫成為漢武帝皇后。西漢名將,著名愛國將領、軍事家。

霍去病少年時生活在奴婢群中,貧賤艱苦。但他隨舅父衛青習武,騎射、擊刺技藝超群,體魄健壯,寡言守信,智勇兼備。

由於姨母衛子夫貌美且擅長歌舞,很受漢武帝喜愛,被封為皇后,所以霍去病18歲即為天子侍中(皇帝身邊保衛安全的官),同年便以校尉身份隨著大將軍衛青參加與匈奴右賢王爭奪河南地(今河套地區)的最後一戰。

他率領800精騎,在距離大軍數百里的地方,乘匈奴不備,選擇便於進攻的目標,出奇制勝,斬殺敵兵1028人,打了場漂亮的勝仗,被封為冠軍侯。

此後,匈奴主力被打到漠北,河西走廊的匈奴勢力便弱了下來。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升為驃騎將軍,率騎兵1萬餘人從隴西出發,襲擊河西匈奴右賢王等諸部落,6天連續攻破5個部落,險些活捉單于之子。

勝利在望之勢,渾邪、休屠二王害怕不已,日夜修築護城,提防漢軍正面進攻。霍去病卻令全體將士口銜竹箭,馬摘響鈴,突然悄悄沿焉支山(今甘肅山丹東南)向東急馳1000多里來到皋蘭山(今甘肅蘭州市南)下,與盧候、折蘭二王進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戰。

當時漢軍因長途跋涉,人馬已疲備不堪,但見霍去病一聲高呼,躍馬向前,連連擊殺敵軍。漢軍士氣大振,奮勇斬殺盧候、折蘭二王及部眾近9000人,俘渾邪王之子,擊敗休屠王,繳獲“祭天金人”。

同年夏,霍去病又與公孫敖率數萬騎兵從北地郡(今甘肅永昌西)出發,進攻匈奴右賢王,想徹底殲滅匈奴剩餘力量。由於公孫敖率領的軍隊迷失了道路,未能如期會師,霍去病隨機應變,率軍越過居延海(今內蒙古西北),由西北轉向東南,深入2000多里,從祁連山麓爍得(今甘肅張掖西北)猛攻渾邪鑠、休屠二王側翼,斬殺敵人3萬餘人,迫使匈奴退出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去了祁連山、焉支山,我們的家畜都沒法繁衍,我們要嫁人的新婦也沒辦法施粉黛了。”

匈奴單于以戰守不力,將渾邪、休屠二王問罪。此年秋,二王決定降漢。漢武帝害怕是詐兵之計,命霍去病率萬餘騎前往查看。霍去病尚在途中,休屠王就已經反悔。渾邪王情急刺殺休屠王,收編其軍隊。

霍去病聽到消息後,毅然率軍渡過黃河,令全軍將匈奴團團包圍。這時,渾邪王手下許多並無誠意降漢的人紛紛調轉馬頭逃跑,場面一片混亂。霍去病當機立斷,飛馬躍入敵陣,抓住渾邪王,穩住了匈奴眾部;再通過談判,命渾邪王斬殺8000名作亂官兵,派人護送他赴長安;自己則率領幾萬匈奴兵,功成而返。

漢朝把歸附的匈奴部眾安置在隴西等五郡關塞附近,又沿祁連山至鹽澤(今新疆羅布泊)築邊防城寨,在原休屠王、渾邪王駐地分設武威、張掖兩郡與酒泉、敦煌,總稱河西四郡。這既進一步孤立了匈奴,又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公元前119年,漢朝決定派衛青、霍去病率騎兵5萬、步兵幾十萬人合圍漠北。霍去病與衛青分兵越過沙漠,尋求與單于決戰。 根據沙漠作戰的特點,霍去病大膽選用部分降漢的匈奴人和留居匈奴時間較長的漢人為軍校,這樣馬上就形成了熟知匈奴軍情和漠北物候的優勢。

霍去病自己率領有嚮導的輕騎兵,離開基地,深入敵後,“取食於敵”,“追奔逐北”2000多里,尋找單于。由於單于主力西移,他又率領部隊翻越侯山,渡弓盧水(今蒙古克魯倫河),與匈奴左賢王部隊進行搏戰,匈奴左部幾乎全軍覆滅。

霍去病屢立戰功,獲得了高官厚祿。但他把個人的享受擱在一邊,一心為國為民,將國家的安危、社稷的輕重、軍人的榮辱看得比泰山還重。

河西戰役勝利後,漢武帝為獎勵他的卓越戰功,特意命人在長安為他建造了一座豪華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滿意。霍去病謝絕了漢武帝的好意,豪氣滿懷地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也就是說:“匈奴還沒有消滅,考慮什麼成家呢?”這句傳誦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輝一生的寫照。

兩年後,霍去病猝然病逝,年僅24歲。漢武帝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由披鐵甲的官兵列隊將靈柩護送到自己的墓穴茂陵東,葬於外形仿祁連山狀的高大墓中,墓前還有漢武帝為表彰其戰功而立的14件大型圓雕石刻。上書其座右銘:“匈奴末滅,何以家為!”

這句洋溢著愛國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勵著後人。李白《樂府詩胡無人》讚美他:“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虎劍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業餘歷史學家


霍去病算不算民族英雄,這一點有點不好判斷!

因為很明確的是。

蒙古是自己人,打蒙古不算民族英雄。

滿族是自己人,打女真的不是民族英雄。

可是霍去病打的是匈奴!匈奴都已經滅亡上千年了!我們憑什麼考慮匈奴的感受?



有人說匈奴後來成了匈牙利人,有個匈牙利有個馬紮兒族就是匈奴後人,為了國際關係,還是不要讓霍去病當民族英雄了!

別逗了!

打日本鬼子的戚繼光不是民族英雄,因為中日關係很重要。

打荷蘭鬼子的鄭成功不是民族英雄,因為中荷關係很重要。

於是,我們還又民族英雄嗎?

所以,不考慮已滅亡的匈奴人感受的話,霍去病毫無疑問是民族英雄!

霍去病的河西之戰,為後來開闢絲綢之路奠定基礎。有了絲綢之路,才有中西交流,才有西域各民族大團結。這個角度來說,霍去病也算是民族團結和諧的象徵。

霍去病兩大功勞,為中華民族開疆拓土,促進漢民族和西域各民族和平交流。這樣是人不是民族英雄,誰是?

說霍去病不是民族英雄的,你們是不是要認匈奴人當祖宗?要知道,匈奴人最瞧不起這種人,西晉匈奴人劉淵起兵建立漢趙,他姓都隨了漢人,恨不得把祖籍改為漢族!


歷史知事


這位英姿勃發的將軍傳奇輝煌的一生!(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定格在24歲,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侯!先不論他的功績!單單說因為有了霍去病、衛青、趙破奴、李廣......這些將星讓大漢帝國成為千百年來所有後世名門、將帥、帝王瞻仰、憧憬的時代,將星雲集、飲馬塞外,這是個鐵血的時代、張揚霸氣的時代,因為有了這個時代才有了傳承千百年的“漢民族”文化圈!說到霍去病,太多的古人帝王對他讚美、仰視!他幾乎成了所有後世武人對“為將”的豐碑:直取塞,廣河南,破祁連,通西國,嗜北胡,追亡逐北-越過焉支山、羅布泊、巨巖澤、直擊貝加爾湖---漠北一戰《封狼居胥》!成為後世武將畢生的追求!借用匈奴民族的歌謠一樣: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霍去病不能問他是不是民族英雄!應該說他是大漢帝國、大漢民族歷史中最耀眼的“將星”!歷史的長河流淌不息,消逝了千年,我們只能通過書本中找尋千年之前的英勇身影!他是豐碑一樣的存在!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遠征飛翔的雨


霍去病當然是民族英雄了!

漢朝時期,已經不像秦朝時期那樣可以把匈奴死死地擋在長城之外。先有漢高祖白登之圍,後有匈奴單于對呂后的侮辱。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換取和平,漢朝公主也不得不去和親。這讓雄才大略、文韜武略的漢武帝倍感屈辱,因此他先是啟用,草根出身的衛青,對匈奴進行全面反擊,重創了匈奴。


而作為衛青外甥的霍去病,在軍事上的才能甚至超過其舅舅。可謂百戰百勝,而且經常都是以少勝多。使得匈奴人聞風喪膽。漢武帝因此封霍去病為冠軍侯。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年僅23歲就去世了。漢武帝因此極為悲痛,為其修建了豪華的墳墓,並追封為景桓侯。

因此,極大鼓舞漢朝朝野和軍民士氣的霍去病,為漢朝後世安寧做出卓越貢獻的霍去病,怎麼能不是民族英雄呢?


地震博士


霍去病當然是民族英雄。


他的發跡雖也是靠裙帶關係,他是名將衛青的外甥,而衛青和衛子夫是同母異父的弟弟,因為這層關係,他18歲時得已出隨衛青出征匈奴。但是他是本事有能力的人,他善騎射,勇猛果斷,又極富膽識。


因此,第一次出征時,便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立下了奇功。隨後,霍去病逐漸取代衛青成征戰匈奴的主帥,並且屢立戰功。先是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失得匈奴婦女都失去了顏色,霍去病因此名震天下。

而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劍走偏鋒,直搗黃龍,直擊匈奴中心,大破敵人,上演封狼居胥之歷史創舉,最後凱旋而歸。


當然,霍去病也有弱點,他對士兵過於嚴厲,同時,他為人也不大氣,因惱怒李廣的兒子李敢為父報仇而"冒犯"衛青,在一次狩獵殺了李敢,成為汙垢。



只是天忌英才,元狩六年,23歲的霍去病因病去世。漢武帝為了緬懷這位民族英雄,把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樣子,並追諡他為景桓侯。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我認為將霍去病視為民族英雄是毋庸置疑的。這麼說可能有不少人會持不同看法,前段時間有關初中教材刪除漢王朝對匈奴作戰內容引發了很大爭議,很多人認為漢匈之間並不屬於兩個民族間的爭鬥,是中華民族內部的戰爭,因此,驅逐匈奴的如衛青、霍去病等人不應當在民族英雄之列。

這其實是典型的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歷史,我們現在是多民族的國家,除了漢民族的主體外,還有廣大的少數民族同胞,要是太過強調漢民族對周邊民族間的戰爭與征服,多少有些傷少數民族同胞的感情,所以就淡而化之,這也是初中歷史教材改動的現實原因。

但拋開這些功利的因素,單純地去評述歷史,就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史記》中記載,匈奴本是夏桀之後,有人就拿著這個作為漢匈本一家的證據,我們姑且不論這一說法的真偽,就算如此,就將匈奴歸為華夏之後未免太過武斷了。或許匈奴王族真的有夏人的血統,但在西遷、北遷的過程中已經融合了其他民族,同時匈奴本身卻是一個複雜的民族集團,換句話說,匈奴並沒有形成真正的種族群體,是依靠武力征服和結盟,整合北方遊牧部落而形成的廣泛的政治聯盟,其內部也是各部落龐雜。而且,從現今發掘的匈奴貴族墓葬來看,匈奴人的相貌也與中原人差異很大。因此,說漢匈同源是站不住腳的。



而匈奴與中原人的爭鬥也由來已久,在戰國時,匈奴就常入寇地處北方的趙國、燕國,兩國不得不築邊牆以御;秦並六國後,修長城、取河套,蒙恬長期駐守北疆,都是為了防衛匈奴南侵;到了漢代,高祖劉邦白登敗得很狼狽,從此開始了和親的道路,而即使如此,匈奴也常常劫掠北方邊境,北地百姓深受其害。



而終於,在漢武帝時代,這樣屈辱的狀況得到改變。經過數代的積累,漢王朝轉變策略,發起了反擊匈奴的戰爭,而霍去病絕對是漢庭對匈戰爭中最耀眼的存在。十七歲,率八百餘騎第一次與匈奴作戰,便敢深入敵境,殺敵兩千餘,以軍功受封冠軍侯;十九歲,兩次河西之戰,大獲全勝,殲敵四萬餘,使匈奴人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二十二歲,漠北之役,與衛青分兵而進,擊潰匈奴主力,封狼居胥,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對於歷史,我們經常這樣講,要將歷史人物放在特定歷史時期去看待,那麼在那個時代,霍去病驅逐了一直壓迫漢王朝數十年的異族,使邊庭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於國於民都居功至偉,至少在當時漢王朝國民的心中,他絕對是民族英雄;就算我們站在今天的視角,說得更廣泛一點,他率軍與匈奴作戰是在保護中華文明的傳承,若是匈奴真的南下入主中原,華夏文明談不上中斷,但至少發展進程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從這個層面上說,民族英雄的稱謂也是不過分的。

還有,也許大多數人認為霍去病與匈奴征戰,是不死不休的態勢,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華夏民族自古就是愛好和平的,基本不會無緣無故去侵略他國,當時漢庭其實只是對匈奴的好戰分子予以打擊,只要是真心言和的匈奴部落漢王朝一直予以優待,甚至有些降漢的匈奴人在西漢朝廷深居高位的,而像後來親漢的呼韓邪單于、依附東漢的南匈奴都過得不錯。因此,霍去病對匈奴的作戰從一定程度上說,是增進了中原與匈奴人之間的交流和融合的。


笑談文史


一切歷史皆是當代史,這不是說歷史造假。而是隨著時代社會變遷,很多人物被賦予某種需要。

你要是說他是民族英雄,就認為是民族英雄好了。至於他本身是不是民族英雄不好說。

並非黑古人。

古代是家天下,臣民都是皇帝的私有物。

漢武帝攻打匈奴,用的是什麼當理由的?可不是為了漢族人的尊嚴云云。

而是引用齊襄公九世復仇理論,當年劉邦受匈奴人欺負,現在要報仇。所以攻打匈奴是皇帝報仇的家事,一方面也是開疆拓土。

即使是開疆拓土也是擴大自己家業,家天下的社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皇帝是天,臣民都是奴,沒聽說主子會為了奴才的尊嚴去耗費家資的。

所以霍去病攻打匈奴其實就是奴才給主子報仇的。

現在需要民族英雄,所以霍去病等被塑造成民族英雄,至於是不是,不好說。重要的是現代社會需要他是就行了


故園拾夢


現在很多所謂的歷史專家,為了達到標新立異或者不可告人的目的,經常對已經是常識性問題進行翻案,比如說企圖把人教版歷史教材中的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的歷史刪除。

姑且不論這些人有什麼目的,單從辯證歷史觀來分析,我們也不能用今人甚至後人的眼光來看待過去的歷史。比如有人認為宋時的金朝,現在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稱岳飛為”民族英雄“不妥,應該改成”國家英雄“。如此說法,簡直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西漢年間,匈奴成為華夏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大敵,舉國抗匈既是當時的國策,也是全民族的使命擔當。衛青、霍去病作為其中的姣姣者,在漢武帝的充分信任和重用下,發揮了自身傑出

的才能,為漢朝打敗匈奴,讓漢民族屹立於東北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湧現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我們決不能否定這些英雄,否則就是否定抗日戰爭史。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是背叛”。不管歷史過去多少年,哪怕幾百年後日本也是我們版圖的一部分,我們都不能忘了那段悲壯的抗日曆史,更不能抹剎了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