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原來不是三國演義原配,是他促成了兩者的良緣

喜歡《三國演義》的讀者都知道,現在流行的《三國演義》小說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氣勢恢宏的開篇詞,詞名《臨江仙》,全詞如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可大家是否知道,這首詞並不是三國演義的原配,在最初版本的三國演義中,開篇並沒有這首詞,這時怎麼回事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原來不是三國演義原配,是他促成了兩者的良緣

其實這個問題不用深究大家也能明白,只要看看《三國演義》成書的年代和《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創作的年代就知道了。《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中誕生最早的,一般都說他成書於元末明初,作者是著名的小說家羅貫中。而《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是誰寫的呢?這個很多人就不熟悉了。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作者是楊慎,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一提起明朝的才子,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以唐伯虎為首的四大才子,其實所謂的四大才子,只是“江南四大才子”,由於“唐伯虎點秋香”故事的太流行,四個人的才聲名鵲起,弄的婦孺皆知,但論起才華,明代最有才學的三個才子是解縉、楊慎及徐渭,這三個人被後人稱為明代三大才子。

作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是狀元出身,因為嘉靖皇帝的“大禮儀”事件,被罷官貶到大西南地區的蠻荒之地貴州,楊慎在貴州南部一待就是三十年,博覽群書,著述豐富,著作有四百多種,文、詞、曲、史皆有涉獵。

《滾滾長江東逝水》原來不是三國演義原配,是他促成了兩者的良緣

楊慎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是他被貶貴州期間所做,算起來至少在1523年之後,這個時候距離《三國演義》成書的元末明初至少有150年了。

所以說《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比《三國演義》誕生的至少晚了一個半世紀,《三國演義》最初的開篇並沒有這首詞,他倆不是原配,那到底是誰做的紅娘,把這首詞和《三國演義》牽在一起的呢?

原來這件事是清朝人毛宗崗乾的。楊慎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本是他寫的《廿一史彈詞》之中的一篇,《廿一史彈詞》中的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正是這首《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毛宗崗父子在點評《三國演義》的時候,覺得這篇《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氣勢恢宏,笑談古今事正合三國演義的主題,就把它作為《三國演義》卷首詞,這已經是這首詞誕生100多年以後,三國演義誕生300年左右的事情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原來不是三國演義原配,是他促成了兩者的良緣

所以說,《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好詞並不是《三國演義》的原配,是清朝人毛宗崗做的紅娘,把這首詞放在《三國演義》的開篇,配在了一起,促成良緣。現在看來,真是絕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