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请感谢那个努力的自己,

和鼓励、带动你努力的人和事。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one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向这位笑容灿烂的小姑娘表示祝贺

707分考上北大

因家境贫困,高考结束后,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她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之时,她正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王心仪收到的录取通知书

幼小的身躯和妈妈一起撑起这个家

王心仪出生在枣强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妈妈体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顾患有高血压、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家中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即将升入高三,小弟弟还没有上小学。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王心仪的家

从小学开始,王心仪就主动帮爸爸妈妈承担家务,经常会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喂鸡割草,采摘棉花,放羊,春耕时帮妈妈在田间犁地,稚嫩的肩膀过早地帮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担。

妈妈身体不好,经常感冒,而且一感冒就好长时间好不了,胃不好,经常喝中药。每次妈妈不舒服的时候,王心仪就会在一旁倒水喂药,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并承担起妈妈所有的家务,照顾姥爷和弟弟、做农活等。

王心仪和弟弟高中期间一直在领贫困生的补助,也得到爱心人士的关注。

乐观积极,不屈不挠

尽管家境贫困,但丝毫没有影响乐观积极的她,小学、初中、高中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各种奖状,证书贴满了墙壁。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也正是这份努力,让她高考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她此前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关于贫穷的文章,随着高考成绩一起,引起了媒体和网友的极大关注。

她写道: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我是土地的儿女,也深深地爱恋着脚下坚实而质朴的黄土地: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

……

(附原文)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感动了许多的网友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two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贫穷真的值得感谢吗?

一名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对贫穷能有如此认识和理解,非常值得敬佩。但是铺天盖地的刷屏,不足以形成舆论“感谢贫穷”的理由。以王心仪的天分和自律,如果不是贫穷限制,也许她会比今天的自己更优秀。贫穷唯一值得感谢的地方,就是让人意识到摆脱贫穷是多么迫切

因为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更多和她一样处境的“种子”,缺少破土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逆袭之后说一声“感谢贫穷”。

要肯定一个家庭贫困的孩子的奋斗,但舆论如果借机将贫穷的状态当成鸡汤,那就把个案的价值和意义带偏了。

相反,“寒门难出贵子”的焦虑,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引爆了网络舆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他的原话是:

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这番话揭开了残酷现实的一角:阶层的落差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让农村孩子离“考上好大学”这个梦想越来越远。

有点儿社会经验的人都应该明白一点:绝不是因为家庭困难的王心仪考上了北大而感谢贫穷,也不能因为考上北大的孩子写了一篇《感谢贫穷》而感谢贫穷。

苦难没有意义,战胜苦难才有意义。同样,贫穷没有意义,它只会造成困难,连王心仪本人都承认贫穷带给自己的消极影响:也带来了痛苦、挣扎与迷茫,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刺伤了她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

贫穷无法造就美好的品质与性格,克服和战胜贫困造成的困难,才能提升这段经历的意义。难能可贵的就是,年轻的王心仪能够做到“动心忍性”,贫穷没有影响她对梦想的追求,反而“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她很好地调整心态,勇于面对贫穷给她带来的困难,克服了贫穷给她带来的痛苦、挣扎与迷茫。

所以说,并不是贫穷让她成长,而是那份韧劲和坚强,让她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three

寒门学子707分考北大发文感谢贫穷——不!贫穷不值得感谢!

不要误读“贫穷是种磨砺”

一个成年人面对贫穷都难以保证做到意志坚强,乐观向上,更不能苛责贫穷给一个孩子带来积极的结果,贫穷并不必然让一个孩子坚强、乐观和懂事。王心仪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北大,只是一个起点不公平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在高考这样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下,在一个阶段性的竞争中,得到了一个值得欣慰的结果的个案。

这一个案可以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带来信心,但绝不能因此而肯定贫穷。希望舆论不能因为这样一个个案,或直白或暗暗地感谢贫困,因为还有很多像王心仪一样生活在贫穷状态下的孩子,但他们并没有王心仪的这份韧劲,在与自己的同龄人的竞争中早早地退出了;也不能因为一个阶段性的结果值得欣慰,要去感谢贫困,因为王心仪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经历很多事。

如果贫穷有意义,那还追求什么富裕?如果贫穷有意义,那还做什么扶贫工作?要肯定一个家庭贫困的孩子的奋斗,但舆论如果借机将贫穷的状态当成鸡汤,那就把个案的价值和意义带偏了。

那些穿越贫穷风雨终见彩虹的人,是有权利“感谢贫穷”的,那是胜利者给对手的致敬。超出这个范畴,一味鼓吹“感谢贫穷”,不是蠢就是坏。若无法真正直面贫穷的残酷,只会使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催眠,最终只能成为贫穷的奴隶。

你有什么想说的

期待来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