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6選3,選考科目不同,總分如何計算?

2018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

將面臨高考改革!

政策出臺至今,一直被大家熱議!

新高考改革後,

將會出現20種選考科目組合。

但是,

大家選擇不同,高考總分怎麼計算?

注意

新高考規定——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

什麼是賦分制?

賦分制計算和原始分計算有什麼區別?

往下看↓

新高考6選3,選考科目不同,總分如何計算?

一、什麼是賦分制?

賦分制:重點在排名!

賦分制: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用於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語數英仍用原始分計算)

採用方法:

1、卷面分:100分

2、成績分為不同檔位

例如:廣州將成績分為21個檔位

具體檔位對應賦分值如下表:

新高考6選3,選考科目不同,總分如何計算?

成績如何賦分?

舉個例子——

某次考試:

學生A歷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100分。

學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76分。

也就是不論分數論檔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最終成績的因素。

新高考6選3,選考科目不同,總分如何計算?

二、賦分制的優點

1、縮小學科難度不同造成的分數差異

高考改成六選三隨便組合,總共20種組合方式,選科組合太多,學生之間不方便直接比較。而之前文理分科時,則方便很多。

另外,高校在錄取時,學生之間因選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較。

舉個例子——

高校某專業要求必考科目是物理。

現在有兩個考生:

甲選考科目為物理、化學、歷史;

乙為物理、歷史、地理。

若這次考試地理的難度低,而化學難度高。比較卷面分數的話,選化學的甲可能較低,那就不能保證公平。

而用這幾門成績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來計算分數,能最大抹平了由於學科難度差異帶來的不公平現象。

2、縮小試題難度不同的分數差異

同一學科,如果有兩次考試,每次的難度也可能不同,這樣成績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數進行比較。

在眾多的考生中,無論同一科試卷難度如何,按照成績的高低梯度都能較好的表示出學生的水平差異。

新高考6選3,選考科目不同,總分如何計算?

新高考6選3,選考科目不同,總分如何計算?

三、賦分制與原始分區別

原始分,重點在分數!

原來,遼寧高考實行原始分。即考生卷面考了多少分,高考最終成績就是多少分(分值範圍為0~750分)。通過對全省考生高考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確定考生所在的排名位次。

它的優點是直觀,簡便,但它是一種絕對分數,只能反映考生卷面得分情況,難以客觀表明個體考生在總體中所處水平高低。

高考是一次選拔性測驗,考生能夠被哪個檔次的院校所錄取,最終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決定,也就是在競爭者群體中的相對位置,而非原始分。

採用原始分計算,中等學校也能招到好學生,學校之間的差距就能縮小,有利於教育均衡發展、學校公平競爭,但是也可能會發生同一分數的人扎堆,高校錄取工作變難的情況。

採用原始分的重要前提是考生的考試內容相同,在控制這一變量之後通過分數的高低來篩選考生是能體現教育公平的。

但是當考生考生內容不一致(變量不一致)的時候,採用原始分就使考生之間變得沒有可比性,失去了篩選的意義。

所以相對於原始分,3+3模式採用賦分制更加科學,公平。

新高一,要面對更多挑戰。高一是高中學習的必備基礎,而且佔高考比重大,需要同學們做好初高銜接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