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時代到來,新高一的你將要適應全新上課模式

前兩期,明師高考研究院已經為大家分析了新高考的“3+3”考試模式,未來高中學習將更注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和素質教育。前面的“3”是語數外三門科目,而後面的“3”是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中6門科目選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俗稱6選3)。

那麼問題來了,6選3有多達20種組合。如果按照以前統一行政班劃分上課的話,不同選考科目的學生,其教學內容和程度要求大大不同。不僅老師教學難度提升,還容易造成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因此,走班制應運而生了。

什麼是走班制?

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選課,學校將根據整體學生選科情況,按科目安排課室和任課老師。學生根據個人選考課程,進行流動聽課。

傳統行政班最大特點是課室固定,學生一天的學習基本只在一個固定的課室;而走班制則相反,學校根據科目安排好課室:例如學生第一節課是化學,可能就需要到三樓課室上課;如果下一節課是歷史,學生就需要走動到二樓其他課室上課。課室不再固定,同桌也不再固定,再也沒有”同桌的你“。

“走班制”時代到來,新高一的你將要適應全新上課模式

走班制的亮點——個性選擇

走班制的本質是學生依靠自身的興趣愛好或者強項進行學科的選擇,將學習的選擇權交給學生。這一種形式既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在學習方面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權。

多種初高中走班模式

1.“不走班”

不走班,即學校提供有限的學科組合,將選擇學科相同的學生組成一個班,學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課,或者是學校根據學生所選的學科組合,將組合相同的學生進行歸類組建行政班,然後統一教師上課。

這種模式與傳統的文、理分科相似,前提是學生的選課相同且學習能力差異不大,特點是固定課室,固定班級,教師能夠很快適應教學和班級管理。

2.“小走班——優先三科成班”

是指依據學生的選科結果,優先將三科相同的學生組成行政班,其次將兩科相同的學生組成行政班,最後組成一科或零科相同的班級。

這種方式可優先滿足選科最多學生的需求,固定一部分完全不需要走班的班級,便於這些班級的管理;同時對於兩科和一科相同的行政班,採取走班或拼班的方式完成教學。

3.“小走班——定兩科走一科”

是指兩門選考科目相同的學生組成行政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以及兩門選考科目和其他科目在行政班上課,剩下一門選考科目通過走班完成教學。

4.“大走班&全走班”

“大走班”模式,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可以保持原高一行政班不變,三門選考科目所有學生均通過走班完成教學。

“全走班”模式,是指語文、數學、外語和“7選3”的高考科目全部通過走班完成教學。

“走班制”時代到來,新高一的你將要適應全新上課模式

走班制的優點——歸類教學,提升效率

可滿足選科不同的學生的需求,先固定一部分完全不需要走班的同學,節省精力和資源開展學習工作。再根據選科不同和成績層次不同分類走班教學,能夠將教育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同時也便於班級的管理和老師教學模式調整,降低老師的教學難度,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018是變幻莫測的一年,新高考改革使得危與機並存。走班制或許只是改革的其中一個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