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去上海迪士尼看《美女與野獸》

為什麼要去上海迪士尼看《美女與野獸》

導讀:它不先鋒也不前衛,但它確實適合那些從不踏進劇場的人們,這就是所謂的“老幼咸宜,雅俗共賞”吧。

作者:周黎明,文化評論人,以影評著稱,以中西文化解讀見長,著有中英文著作20餘種。

上海迪士尼樂園開業兩週年之際,樂園旁的迪士尼大劇院迎來了第二部豪華音樂劇《美女與野獸》。

這或許是中國舞臺走向商業大劇的路途上一個值得留意的路標,能否成為里程碑當然要看該劇的總體市場表現。但它很可能比之前的《獅子王》更有商業上的啟迪作用,儘管《獅子王》的藝術造詣顯然更勝一籌。《獅子王》中文版上演時,我納悶為什麼迪士尼沒有選《美女與野獸》,依我之愚見,《美女與野獸》更符合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

主要原因:《美女與野獸》舞臺版重寫實,而舞臺上不可能寫實的《獅子王》採取了眾多創新的手法,其中有些堪稱神來之筆但外行觀眾未必買賬。在舞臺跟銀幕的博弈中,舞臺早已在寫實領域認輸了,因此寫實大劇被視為非常不酷。但偏偏初來乍到的新觀眾,尤其是家庭觀眾,最吃寫實那套,至少對寫實風格具有內在的心理期盼。

20年前我在百老匯觀賞了《美女與野獸》舞臺版,是一部完全寫實的戲,佈景之龐大,難以置信能快速變換。於是乎,換景本身成了一道風景。此外,醜老太變仙女,以及王子變野獸又變回王子等變身情節,舞臺效果遠勝影視,而該視覺特效的設計師曾為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工作,大型魔術自然為該劇的戲劇性錦上添花。

此次上海上演的中文版,不同於我20年前看的那個,但由同一批主創重新打造。舞臺設計似乎更為輕盈靈動,場景更換節奏更快。當然,記憶是一件神奇的東西,也許留存我腦海的細節,早已經歷了主觀的放大。

這版《美女與野獸》,肯定不同於原版,但這些變化既有市場因素,也屬於藝術創新。比如中文版不再強調故事的發生地法國,因為中文無法像英文那樣傳遞出法語口音及法式幽默,即便是“請上座”一曲中的康康舞片段,未必能讓很多中國觀眾聯想到法國及紅磨坊,而盧明的法國公子範兒肯定是要演變成上海小開的,但這一切都在若有若無之間,頗有巧妙。

說到“請上座”(Be our guest),那是考驗導演的一大難題。1991年的原動畫片中,這段做了極端影像化處理,視覺呈現天馬行空,鏡頭視角變化多端,擬人化的杯盤餐具鑲嵌在1930年代好萊塢經典歌舞片的框架裡,令人歎為觀止,百看不厭。舞臺上,這一切都不得不放棄,整個思路必須重來。中文版這段的編排基本保留了百老匯原版的創意,層層遞進,把觀眾情緒推到亢奮的高潮。看這段時,我胡思亂想,老謀子若看到這段,多半會換成人海戰術,用到他的《印象》演出中。

為什麼要去上海迪士尼看《美女與野獸》

中文版《美女與野獸》

當年百老匯版首演時,曾遭到美國劇評人的責難,認為迪士尼把舞臺劇變成了主題樂園項目,熱鬧有餘,內涵不足。(若干年後,美國劇評界罕見地修正了他們的觀點,對該劇的評價逐漸轉為正面。)至於我自己,我判斷任何版本的《美女與野獸》是否成功,不是看“請上座”是否新鮮又熱鬧,而是看“美女與野獸”主題曲是否令我怦然心動。那是男女主角從互相討厭變為互相愛慕的關鍵點,如果這兒不能讓我相信他們的愛情,其他場景再好看也於事無補。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當胡太太(茶壺)唱起那熟悉的旋律,當貝兒和野獸狀的王子翩翩起舞時,我被感動得不行不行了。這是連艾瑪·沃特森和丹·斯蒂文斯(2017年真人版電影)都未能做到的。

這個故事,充滿了enchantment,但最enchanting的,不是瞬間變型的場景,不是被施展魔法的城堡,而是愛,愛能否從俗套變為真實而新鮮。

《美女與野獸》是迪士尼童話大片的一個巔峰及轉折點。之前的迪士尼動畫片,基本上是滿滿的性別套路,但從這部開始,套路逐漸瓦解——貝兒的戀愛對象不是片中最帥的男性角色,而是外表醜陋如加西莫多的“野獸”。OK,他最終變回了人形(這是《怪物史萊克》盡情嘲笑他的地方),但迪士尼真的意識到顏值控是個陷阱。比這更重要的是,這故事裡的愛情是基於平等和尊重,當貝兒尚未獲得自由,即便兩人已生情愫,但那種感情無法開出符合現代觀念的花朵。只有野獸讓貝兒徹底自由,他倆才能超越階層等級以及男尊女卑的傳統童話關係。

1991年動畫版《美女與野獸》

換一種說法,這故事所傳遞的價值觀,正能量爆棚,讓觀眾席裡的小朋友們,體會到愛情是平等的,為家庭做出犧牲是偉大的(貝兒跟父親的關係),讀書是有用的。

當然,穿得漂亮也很重要。貝兒身穿黃色裙子出現在弧形樓梯上時,儘管那裝束早已深入人心,但全場依然一片驚歎聲。韓劇一定會把貝兒打造成瑪麗蘇,其實這個人物在美國文藝中另有起源,跟咱們《西廂記》中的紅娘略為相似——她們聰明伶俐,出身卑微但從不自卑,而且相貌也不差,遠沒到醜女無敵的地步。她們的美因為她們的智商而顯得更為迷人。

每當有中文音樂劇問世,總有一種批評聲音出現,說演員不夠好,比人家英美差遠了。這種評判整體並沒錯,但中國的音樂劇人才不會突然冒出來,肯定需要實踐的打磨。在中國舞臺上,即便在同一部音樂劇中,你有時會發現某個演員完全夠百老匯水平,而另一個演員似乎連英美學生版的水平都不夠。但公允地說,過去十年裡稱職甚至優秀的本土音樂劇演員越來越多,其中有唱、跳、演俱佳的全才。

演員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公眾對巡迴版和本土版的評判(此處不涉及本土原創劇目)。《劇院魅影》在中國巡迴演出時,票價奇高且一票難求,因為中國觀眾認為那是正宗的,不是山寨版。說實話,巡迴版從演員陣容到舞臺設計,均屬於次優,最優秀的版本通常留給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當然,即便是次優,那質量確實能秒殺咱們。《獅子王》和《美女與野獸》都曾有巡迴版訪華,但巡迴的本質就是每個碼頭停留一小會兒,通常吸引戲劇愛好者而非普羅大眾。

如果那些巡迴演出是中國振興音樂劇的第一步,旨在學習,那麼,西方經典音樂劇的本土製作(中文版)可算第二步,在這基礎上才會出現中國原創的第三步。中文版不管表演水平是高是低,劇作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當然,不是每部西方經典劇都適合當下的中國市場——《Q大道》似乎過於成人,《一步登天》的音樂風格太過陌生,《我,堂吉訶德》在中國也沒有原著優勢……這三部都是七幕人生製作的,舞臺設計完全照搬美國原版,一點不差但讓人隱隱覺得不太接地氣。

新繹文化製作的《森林誘惑》(直譯《走進森林》,電影版通譯《魔法黑森林》)陷入了另一個泥潭,那就是太超前。桑德海姆的音樂真不是普通人能欣賞得了的,而且前半部童話、後半部自我顛覆的分裂,將門檻抬高到專業中的專業的小圈子。

亞洲聯創推出的中文版《媽媽咪呀》和《貓》影響力比較大,前者的故事夠通俗,雖然挑逗之處需要調整,而且迪斯科文化也缺乏中國土壤,但本土演員的表現頗為搶眼。《貓》的名氣大得嚇人,它的問題是劇情太弱,缺乏劇力,對於很多人,進場就是為了等待那一首“Memory”。

從市場角度,現階段最適合本土化的英文劇目或許是閤家歡題材及風格的,這裡面迪士尼作品肯定佔相當大比例。估計迪士尼不會輕易授權給他人,現在他自己有了劇院(注:是正規劇院,不是樂園裡面的短劇表演場所),對質量的把控就更不成問題了。

需要指出,把控質量不等於跟原版一模一樣,《獅子王》讓非洲演員跟中國演員同臺,《美女與野獸》的服化道處理,都考慮了中國國情。在文化上,正宗乃是偽命題,迪士尼版的《獅子王》肯定不是正宗的非洲,《美女與野獸》也不會是正宗的法國,如今的中文版既不是百分百的美國貨,更不是百分百的法國貨,而是各種文化融合的結果。(2014年法國電影版曾在華公映,票房1652萬元人民幣,豆瓣評分6.4,低於兩部迪士尼版以及1946年的法國黑白經典片。)

為什麼要去上海迪士尼看《美女與野獸》

1946年版《美女與野獸》

關鍵是,這種融合是不是違和,是不是有機。竊以為,這版《美女與野獸》會讓中國觀眾看得很舒服,尤其是家庭觀眾。

音樂劇本土化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歌詞。推出《Q大道》等劇目的七幕人生,歌詞翻譯是一流的。這回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中文歌詞,總體水準非常高,捕捉了原文的神韻,同時兼顧了中文特色。我覺得仍有待提高的,恰恰是主題歌。原歌的歌詞是碎片式的,句式很短,如同蜻蜓點水,優雅地在文字的水面上劃過,而且韻腳也很別緻,是ABCCB。曲風上有點像宣敘調,符合胡太太從一把茶壺及女管家的視角,像是喃喃自語。當然,廣為流傳的是席琳·迪翁那個暢銷版,僅出現於1991版電影的片尾字幕,但給人錯覺以為這首歌是男女訴說衷腸的表達。這首歌無論詞曲都太高超,超越了音樂劇歌曲的套路,因此極難翻譯,之前流傳的是一個重新填詞的中文版,叫做“愛在蔓延中”,本次採取了直譯,並且統一壓“ü”韻,故“美女與野獸”調換順序,變成“野獸與美女”。不能算失敗,但從遣詞到韻腳似乎都留有一些遺憾,而且跟其他歌曲的朗朗上口有較大反差。

說是朗朗上口,有些歌詞我還是聽不出來。這不怪譯者或演唱者,而是中文特色使然。中文是靠聲調決定意思的,“歪崴外”發音完全相同,聲調決定了意思的不同。你試試用普通話的四聲來唸英文的why,它依然是why,意思不變。唱歌時,原詞的調被音樂取代,只能靠上下文來傳遞意思,故中文歌詞被聽錯的概率遠大於英文歌詞。(網上有很多聽錯歌詞的搞笑段子,可以用來佐證這一點。)正因如此,給國人看的中國戲曲作品唱詞部分都會輔之於中文字幕。有人說看字幕會分神,影響觀眾對演員的注意力。這話又誤解了中文的特性。同樣的意思,中文字節要比英文短得多,只要翻譯不囉嗦,中文字幕掃一眼即可明白。況且,你也不會每句都聽錯或聽不出,酌情閱讀即可。在我的欣賞經驗裡,只有口水歌是從頭到尾一耳朵能懂的,越是好的歌詞,越需要藉助字幕。《貓》可能是最需要中文字幕的英美音樂名劇。

還有,影視字幕組發明了一種畫龍點睛式的註解,萬不得已舞臺劇也可考慮採用。我曾欣賞過一場日本歌舞伎在北京的演出,裡面用過此招,大大增加了觀眾的欣賞力,效果非常棒。

在當下中國,尤其是幾個大城市,外國舞臺劇琳琅滿目。但成為話題的,往往是先鋒和前衛作品,反而主流的、商業的比較罕見。這有點像中國開放電影市場之前,雜七雜八的外國影片並不少,但我們似乎不清楚它們各自的位置。《美女與野獸》相當於當年的“好萊塢大片”(“百老匯大劇”的叫法不知能否流傳開),它在百老匯連演13年5461場的記錄,使它躋身百老匯連演記錄的前十名。它不先鋒也不前衛,但它確實適合那些從不踏進劇場的人們,這就是所謂的“老幼咸宜,雅俗共賞”吧。

(本文原標題:《叩響中國商業大劇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