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失戀的人總愛暴飲暴食?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松果生活·北京銀泰中心·悅美沙龍

嘉賓:張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應用心理學博士)

主持人:陳賽(《三聯生活週刊》資深主筆)

地點:北京銀泰中心柏悅酒店三層悅軒

費用:免費

人數:40人

報名篩選機制

在【松果生活】微信後臺,發送【銀泰+您的姓名+電話+參與這場活動的原因】。我們將選出40位觀眾參與沙龍。最終報名成功與否,請以短信/電話通知為準。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很多電影裡,導演會通過食物來展現角色的心理狀態。比如表現遭受失戀打擊的時候,最常用的橋段就是暴飲暴食,想必大家都曾看過一部名為《瘦身男女》的老港片,片中女主Mini Mo在遭受了失戀的打擊後,飲食失控爆增到260磅,面對初戀的十年之約時,Mini深感自卑,於是和同病相憐的肥仔一起實現人生的蛻變,克服了暴食症,也收穫了真愛。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失戀帶來的暴食症並非只存在於影片故事裡,現實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遭遇這個問題。美食心理學創始人張婍曾在《三聯生活週刊》的專欄中寫道,我們的腸胃消化系統和心理狀態之間的關聯比我們大部分人能想到的更加緊密。單純從生理機制上來看,胃腸道是除了中樞神經之外合成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又名“血清素”,能給人帶來愉悅感)的重要場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或許也有過這樣的親身體驗——當我們陷於焦慮、緊張、抑鬱的情緒時,會出現腸胃失調的情況,進而表現在我們的飲食行為上。由於情緒和胃腸道狀況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緊密關係,有人甚至把腸胃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而我們的幸福體驗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賴於胃腸道向大腦傳遞的信息。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民以食為天,飲食行為是我們的基本,它對我們的心理影響是巨大的但卻常常被忽略,因此,張婍將美食和心理學相結合提出了“美食心理學”。她認為,在飲食行為的背後,可以進一步探索食物和自我的關係,反映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應對周圍的環境。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在張婍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也曾遇到不少來訪者,尤其是一些青少年或者年輕女性,會談到他們對情緒性飲食的困惑,或者是關於外貌和體重控制的一些主題,比如一位苦苦掙扎於暴飲暴食問題和減肥失敗的女性,也許會發現她真正需要面對的是在人際關係中的困擾;另一位一邊控制飲食一邊過度鍛鍊,卻始終對體形不滿意的青少年,也許會發現他努力尋找的是對自我的肯定。因此,美食心理學對張婍而言,不僅僅是一個自己熱愛的研究領域,也是一個看待生活的全新視角和每日踐行的人生態度。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在當下這個焦慮的時代,為了讓更多人瞭解“美食心理學”,通過美食來療愈人生,松果生活聯合北京銀泰中心•悅美沙龍於7月11日,在北京銀泰中心舉辦一場名為“正念美食的減壓之道:積極心理對抗焦慮時代”的沙龍,活動特邀嘉賓張婍從壓力影響的身心機制以及解決之道兩個方面進行分享,通過這次沙龍,你可以重新認識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深入瞭解正念美食的理念和技巧,並且在今後的生活中,學會用美食開啟全新的健康生活!

嘉賓介紹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張婍

美食心理學創始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應用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博士後。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應用心理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國際語境行為協會中國分會(CACBS)副理事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師行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公職人員心理健康管理分會副秘書長、北京心理衛生協會諮詢與治療專委會委員。研究方向為飲食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為個人、學校和企業客戶提供飲食心理和心理健康相關的諮詢服務和課程培訓。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主持人:陳賽

《三聯生活週刊》資深主筆,代表作:《關於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來自童書》、《大學的精神:教育是讓一個人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

圖片✎ 網絡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關 / 注 / 松 / 果 拯 / 救 / 無 / 聊

人文 · 藝術 · 生活

Learn More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为什么失恋的人总爱暴饮暴食?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