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填報:父母不理解你,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高考結束後,考生最該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不是睡個昏天黑地,把所有因為刷題失去的時間統統補回來;

不是抓起揹包,買張車票,說走就走,去海邊看海,去山頂看日出;

不是鑽進網吧,和要好的朋友,怒踏一段開黑旅程;

不是抱著西瓜追劇,任思緒隨劇情肆意搖擺;

……

而是為填報志願而做準備!

志願填報:父母不理解你,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電影《猜火車》裡有這麼段臺詞: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大電視 ,選擇洗衣機,轎車 …… 選擇首間樓宇,選擇分期付款的頭三件西裝,選擇自己手動,選擇週日醒來……選擇起點,選擇朋友,選擇運動服和皮箱……選擇未來,選擇你的生活……

這麼看來,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都佈滿選擇,而每一個選擇,都對應著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尤其是高考過後的志願填報階段。

畢竟,十二載寒窗苦讀,一場考試,決定高考分數,而幾天的填志願時間,幾筆落下,卻決定孩子是否會與自己的愛好、特長、夢想失之交臂,若孩子一味服從外在的“建議”,就很可能會過上與內在“本我”背道而馳的生活。

至於背道而馳之後,是好是壞,是滿心歡喜還是滿身傷痕,無人知曉。

比如,放棄天文夢(瞭解到天文系畢業後的很多人都是去當地理老師)、選擇計算機的馬化騰,可以上清華大學物理系卻填了人大社會學系的劉強東。試想,如果馬化騰學了天文、劉強東學了物理,那如今的BATJ格局是否也會有所改變?

如今,這兩位叱吒商場的風雲人物,在各自領域如魚得水,跟最初的志願填報也不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自主做出選擇。

志願填報:父母不理解你,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能在數百所高校、數千個專業中,快準狠地找到對的那個選項,或者說,並非所有人都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以及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在志願填報階段裡的表現大多是:有的父母一點一點摳著號稱“專家一對一輔導”、標價上萬的網絡數據報考“神器”,有的父母撒手不管全憑孩子運氣,但更多父母還是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孩子“建議”,甚至是越俎代庖直接代替孩子做決定,只是,這填志願真的能靠“神器”、運氣、專家和所謂的經驗嗎?

怕是不能。

志願填報:父母不理解你,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許多父母在千千萬萬選擇中,嘗試了千千萬萬種考慮和探索,卻唯獨沒有遵循孩子的意願,“你還小,不瞭解這個社會,我報什麼你就學吧,肯定沒錯”!

沒錯,又是一句站在“為你好”高度的高頻語錄。

去年,微博就有一個熱搜話題:女孩F超常發揮考出了歷史最好成績,填志願時報了五所985名校,結果填完志願就病倒了,之後去學校確認是父母幫忙去的。結果父母修改了她的第一志願,將一所985高校換成了家裡親戚推薦的一所“雙非”學校,即既不是985名校,也不是211高校。我們很難想象F當時的不知所措和痛心,但可以肯定,這種來自父母的沒緣由、出自愛意的打擊,實在是太“致命”。

大腦智庫創始人冬梅姐,雖無強勢父母,卻也是眾多誤打誤撞選了不喜歡的專業的人之一。圖書情報檔案管理,一個她完全沒有辦法提起興趣的專業。大學畢業,她如願地沒有做本職工作,現在從事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工作已經十多年,但她也無數次地想,如果自己在大學期間學的就是心理教育專業,那她在這個領域裡已經有超過20年的沉澱了......當然,這些如果也都只是如果。

志願填報:父母不理解你,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作為一名心理測量者,在冬梅姐看來,填報志願就是一個認知自我的過程,一個包括認知自我性格、興趣、愛好、特長、以及目標、夢想和考試分數,然後分析得出最佳方案、作出選擇的過程。而認知自我的渠道,除了感性憑“瞭解”,還可以理性靠“科學”——一份由大腦智庫精心研製的高考版《天性檢測報告》,一份僅需1880元的科學指南。

這份經由皮紋信息組成的天性檢測報告,是目前國內唯一一份結合先後天及主客觀的專業定位報告,不僅可以幫助你瞭解孩子的先天性格,還可以瞭解孩子在各個天賦,八大智能層面的優劣勢,然後將這些指標複核分析,經由大量的數據樣本驗證、綜合一個人的先天智能和人格特質,最終可以得到TA先天最合適的專業是什麼。

例如,太極人格的特質非常適合做大眾傳播類,如記者、廣告人,包括人力資源類的工作,但是不太適合做工程師、機械師、醫生等需要重複耐心操作類的工作;反箕類型的人,應該多從事跟創新相關的工作,比方說動漫製作、編程等……

1880元的大腦智庫高考版《天性檢測報告》,一個幫助孩子避免“如果”的選擇,一個讓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體驗,一個除去思維慣性外更加了解孩子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