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梅州蕉岭县于2011年7月被中国老年学会确认为“中国长寿之乡”,是梅州地区乃至客家地区第一个。蕉岭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15项考核指标之中,3项必达指标均远超规定标准。与此同时,其余的12项考核指标均全部达标。至目前,蕉岭80-89岁长寿老人有8960人,90-99岁长寿老人有1780人,100岁以上老人有44人。很这个数据在整个梅州地区唯独蕉岭县独有,同样地处粤东,地处梅州,为何蕉岭人会如此长寿?今天跟小编一起探讨下其中缘由。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蕉岭纳福得寿,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蕉岭县是广东省生态自然环境最好的县之一,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茂密、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到处是“青山绿水好空气”的景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26%;县城区周围群山和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区绿化率达95%,城区人均绿地面积17.06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达100%。全县气候温暖湿润,最为适合人类居住,有高品质的生态自然环境。地表蓄水丰富,人均占有量3479立方米。入眼的是依山傍水、青瓦白墙和建筑别致的村民住宅,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犹如田园水墨丹青的世外桃源。这可能是蕉岭人长寿的最大原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蕉岭高品质的生态自然环境在梅州来说是独有的,环境好,气候好,生态好,空气好,自然人过的就舒服自在。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蕉岭听说有好多带福的地名,有:广福、文福、兴福、招福、同福,名副其实的“五福”之乡,具有“五福临门”之意。广福,意思是让广大人民享受幸福生活;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指广东毗邻福建的地方。文福乡是在清末(1896年)由近代抗日护台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将文基乡改为文福乡的。丘逢甲说,文福的含义是“结文字以福源,汇文章于福海”之意。兴福,意为开创振兴幸福生活。招福,意思是纳四面八方之福普降于大众。同福,意思是普度众福,大家共同享福之义。另有一说,蕉岭有“福”字的乡名来历与当地寺庙有关,可以说是随寺名而来。如先有广福寺,后设广福乡;先有兴福寺,后设兴福乡;先有招福寺,后设招福乡。至于同福乡,也是境内先有普和寺,普和寺的含义是普度众生、和衷共济,共同享受幸福和谐的生活。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福”实为吉祥之字眼。其含义包括幸福、福气、福利、福分、福星等。福气是指享受幸福生活的命运,福星象征给大家带来幸福希望的人或事物。蕉岭既是“五福”之乡,那么可以说明,蕉岭人幸福指数应该是最高的。五福都集齐了,人生应该是很圆满了吧。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蕉岭县之所以成就福地寿乡,也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对社会环境建设和人文社会提升的成果。蕉岭有经济发展快、人居环境好的特点;蕉岭文化底蕴厚,有五代文武科甲之家,有文武双全进士村、有梅州首纪科名蓝奎、有抗日三英杰的丘逢甲、罗福星、谢晋元,有当代著名科学家丘成桐、丘应南等;蕉岭公共服务优,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日趋完善的效应。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以丘逢甲命名的逢甲大桥

梅州地大物博,为何蕉岭县独得“长寿之乡”之称!

梅州首纪科名蓝奎

同时,蕉岭能纳福得寿成为福地寿乡,也与当地人民生活习性和平常心态有着密切联系,博大而包容的客家文化,孕育了蕉岭人的广阔胸襟,更显宽容善良、谦和好客;亲近山水,喜爱自然,造就了蕉岭人的豁达态度,即使几代同堂,也能和睦相处;热爱劳动,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了蕉岭人的体质;良好的道德风尚,比较安于淡泊生活,知足常乐,也是蕉岭人延年益寿的秘诀。

这或许就是蕉岭源于结福地之缘、成寿乡之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