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石胎,你聽說過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石胎?

我想第一個想到就是哪吒還有孫悟空!

哪吒母親懷胎三年生了一團肉球,

孫悟空在磐石中醞釀了幾百年才劈開了石盤!

「案例」石胎,你聽說過嗎?

這些都是古人編排出來的神話故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真的有石胎的存在!

石胎,顧名思義,就是石頭胎兒,即胎兒已經在媽媽肚子裡石化了。

石胎(lithopedion),由SCC首先報道,至今世界文獻記載中,僅有300餘例。

2016年Am J Obstet Gynecol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海地石胎的報道:

一位55歲的女性患者,因月經週期異常在海地接受手術治療。

「案例」石胎,你聽說過嗎?

術中在盆腔裡發現有石胎,胎兒的骨骼保存完好,肱骨、橈骨、尺骨、掌骨、肋骨、肩胛骨和眼球等清晰可見。根據肱骨長度已達12毫米,可以估計胎齡約13周左右。

石胎的發生率約為一百二十萬分之一至五十萬分之一!

石胎偏好怎樣的人群呢?

石胎從胚胎著床開始就註定是一個悲劇。受精卵沒有聽話的去子宮安家,而是任性的選擇了腹腔,這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宮外孕-腹腔妊娠。

腹腔妊娠發生後, 儘管胚胎仍會繼續發育, 但終因腹腔不是它真正的“家”, 多數胚胎在3個月後會停止發育並液化,極少數發展到中期妊娠之後形成胎兒才死亡。

因為腹腔沒有“出口”,也沒有宮縮,所以死胎很難被排出體外。死胎被腹膜、大網膜等包裹,慢慢被吸收(但骨骼不會被吸收)及鈣化, 就形成了“石胎”。

“石胎”成分主要是骨骼類鈣鹽的沉積, 性質如同木乃伊。

「案例」石胎,你聽說過嗎?

胎兒在腹腔內死亡後,母親的妊娠現象就會自動消失,月經恢復來潮,大部分人可能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這樣石胎就會長期存留腹腔,不會被輕易發現。

只有在患者盆腔檢查時偶然發現,或是感覺到不舒服進行X光或CT檢查的時候才會發現。

根據目前的研究,石胎患者就診年齡從23~l00 歲,約2/3 患者就診年齡在40歲以上,很多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

而石胎在媽媽肚子裡待的時間也很長,前幾年新聞報道的摩洛哥的一名老年婦女“身懷3.5公斤石胎46年”,國內也有長達49年的報道。

據查閱文獻,石胎在中國也出現很多例報道,下面就是其中一例:

患者,女,60歲,27年前(33 歲)因停經30周伴腹部包塊,在當地醫院診斷為“盆腔包塊:死胎可能”,行中藥治療(具體不詳)後病情緩解,後來月經復潮、規則,之後未再孕。

期間曾行腰椎拍片提示“盆腔畸胎瘤”,未行診治。在此之前妊娠兩次,21歲自然生產一次,23歲死產一次。10年前月經停潮,1月前因下腹部不適行腹部B超示右側附件區實性包塊。

經剖腹手術取出一包塊,外觀似骨骼成分。病理檢查,送檢物為不整形骨樣硬組織,切面表面為鈣化性骨性硬包殼,包殼厚約0.5~0.8 cm,內見胎兒肢體及部分內臟器官(見肺葉),大部分組織鈣化,鏡下大部分組織呈凝固性壞死伴鈣化及骨化,診斷為陳舊性腹腔妊娠並胎兒石化。

「案例」石胎,你聽說過嗎?

石胎病例自古就有,其形成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以前女性懷著懷著孕,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孩子就突然沒了。如果身體沒有覺得不適,大部分人可能就不去醫院檢查治療了。

尤其是很多女性後來也能正常的懷孕生育,就更加不管了。石胎就這樣在母體裡待了下來,只有在感到不適或碰巧體檢時才會發現。

但現在不同了,女性從懷孕開始就會接受必要的檢查,對宮外孕的診斷和處理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再加上定期的體檢,石胎必將越來越少。

可能有朝一日,石胎真的會變成傳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