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輕鬆話題吧——老闆書法老乾詩,無一不讓人盪氣迴腸道!


換個輕鬆話題吧——老闆書法老幹詩,無一不讓人蕩氣迴腸道!

書法

書法是一種只有過去沒有未來的藝術。書寫工具的原因,過去的讀書人從上就拿毛筆,一直寫到老眼昏花眼睛看不見毛筆為止。大凡研究歷史,隨便一紙明清文人的手跡,都能見到一種力透紙背的“童子功”。

如果硬說“書法”有未來,老闆在做功德無量的事。螃蟹爬的字,能賣出螃蟹價,不是老闆很少有人願意 “出血”。

換個輕鬆話題吧——老闆書法老幹詩,無一不讓人蕩氣迴腸道!

書法

螃蟹爬的字,必須賣出螃蟹價。中國的書法,需要用到筆墨紙硯,沒有一個便宜。還有配套的文房雅器,筆格、筆屏、筆床、筆筒、筆船、筆洗、筆掭、硯山、水盂、水注、硯匣、墨匣、鎮紙、臂擱等,書寫時桌子上還要鋪一塊又大又厚的墊布氈子,高投入必須有高產出,否則肯定達不到“盈虧平衡點”。

書法收藏轉書法創作,是很多中國老闆產業升級的選項。放眼望去,有一批老闆都成了“資深書法家”。當書法家的好處,是沒有所謂的“准入門檻”,有“一位數”的識字量就行了。會寫“氣”“龍”“壽”“福”,認識一個字也行。

換個輕鬆話題吧——老闆書法老幹詩,無一不讓人蕩氣迴腸道!

書法

現在真正需要寫字的人,通常沒有一個是寫字的,有鍵盤、鼠標就行了。如果鍵盤、鼠標都不會用,那只有去當書法家,至少是把買手寫板的錢給省了。

如果財力有限,興趣又高,當不了書法家就只能當詩人。但詩人的識字量明顯比書法家大,一般需要“兩位數”。假設每行寫五個字,“絕句”需要寫足四行,合計就是二十個字了。如果寫“三字經”,每行三個字,四行就是十二個字,寫兩行就有點不大像話了。

換個輕鬆話題吧——老闆書法老幹詩,無一不讓人蕩氣迴腸道!

書法

與弄書法不同,老闆一般不幹吃力不討好的事,不去冒險去當詩人。而最勇敢的竟是老同志,他們一半在寫詩,另一半正趕在寫詩的路上。

老同志的詩(或詞)極具特色,最大的特色是老少咸宜,通俗易懂。他們寫的是押韻的,跟散文化的新詩大不相同,並且一點也不“朦朧”。格調特別,詩詞稱作 “老幹部體”,簡稱“老幹體”。

好了,不講空洞的概念,欣賞具體的作品:

大炮開兮轟他娘,

威加海內兮回故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

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看完詩不用介紹,作者是張宗昌。張是大將軍,算是一個“老幹”沒問題。張宗昌應該開了“老幹體”的先河,這詩的功能是讓人讓人蕩氣迴腸。

再來看張詩人的第二首“老幹體”大作:

要問女人有幾何,

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個?

詩言志,孔夫子說的,“老幹體”始終不脫離詩的核心。

換個輕鬆話題吧——老闆書法老幹詩,無一不讓人蕩氣迴腸道!

旅遊

遠看泰山黑糊糊,

上頭細來下頭粗。

忽見天上一火鐮,

疑是玉皇要抽菸。

如把泰山倒過來,

下頭細來上頭粗。

如果玉皇不抽菸,

為何又是一火鐮?

這是張宗昌遊泰山時寫的。旅遊是現在老同志的生活常態,到了啥地方,留下詩詞終歸是雅事,這種詩是不可少的。

換個輕鬆話題吧——老闆書法老幹詩,無一不讓人蕩氣迴腸道!

生活

現在“老同志”的群體很龐大,醫生、教師、公務員等,都是 “知識分子”。退休了,開啟精神生活的新境界。這是網上搜來的, “老幹體”《詠菊》:

我家陽臺下,

有盆黃菊花。

坐在陽臺下,

可以吃西瓜。

寥寥數筆,很有生活情調。

換個輕鬆話題吧——老闆書法老幹詩,無一不讓人蕩氣迴腸道!

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