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爲什麼又悶又熱?三伏飲食劃重點,這4條你知道嗎……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為什麼又悶又熱?三伏飲食劃重點,這4條你知道嗎……

那三伏天為什麼會又熱又悶呢?

1.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地面積累的熱量在三伏時達到最高峰,天氣自然就是最熱的。

2.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所以天氣才會悶熱。

三伏的悶熱就像漸漸鼓起的肚子,每天多吃一點、少動一點,日積月累到達頂峰褲腰帶就崩了!

三伏為什麼又悶又熱?三伏飲食劃重點,這4條你知道嗎……

先跟大家普及一下今年的三伏天時間: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為初伏 10 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為中伏 20 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為末伏 10 天。

三伏為什麼又悶又熱?三伏飲食劃重點,這4條你知道嗎……

三伏天氣切勿貪涼,體表溫度雖然高到想裸奔,但體內是涼的,如果再貪涼尤其是女性,體寒宮寒自然會找上你,所以三伏飲食要注意:

1.多食甘涼或甘寒:暑溼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冰淇淋很誘人,抵住誘惑,逼走寒氣。

2.適當吃酸性的食物:酷熱高溫導致人們喜冷飲,容易造成食慾不振,引起腸胃不適,所以天熱應適當吃些酸性食物,比如小麥製品、雞、鴨、鯉魚、蝦,李子、梅子、啤酒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儘量不吃辛辣溫燥食物。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三伏為什麼又悶又熱?三伏飲食劃重點,這4條你知道嗎……

3.多涼拌或清炒: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慾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

4.多吃瓜果類: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一定多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菸。

三伏為什麼又悶又熱?三伏飲食劃重點,這4條你知道嗎……

如果不小心導致中暑,三伏又不能吃過涼的,受罪的可是自己,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暑措施,小編在文末給大家安利幾條防暑方法:

1.白天不提倡在室外進行爬山、跑步等劇烈活動,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散步等活動。

2.少喝果汁、汽水等飲料,因為其中含有過多糖及電解質,喝多會對腸胃產生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3.午睡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使中樞神經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導致醒來後更加睏倦。

三伏為什麼又悶又熱?三伏飲食劃重點,這4條你知道嗎……

4.忌受熱後快速冷卻,炎炎夏日毛孔張開,快速冷卻會導致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導致頭暈目眩。

5.注意生活規律,不要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防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在空調出風口和風扇下。

6.出門做好防曬措施,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比如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以防萬一。

三伏為什麼又悶又熱?三伏飲食劃重點,這4條你知道嗎……

寫在文末:

學妹暖心提醒:水是上天賜予的財富,不管你愛不愛喝水,都要記得多喝水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