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筆下的愛情千姿百態,20多年卻只對一個男人動心

世界上只有兩種可以稱之為浪漫的情感。一種叫相濡以沫,另一種叫相忘於江湖。我們要做的是爭取和最愛的人相濡以沫,和次愛的人相忘於江湖。”張小嫻是平和而溫暖的,而這種平和溫暖,也貫穿在她的人生中。

她筆下的愛情千姿百態,20多年卻只對一個男人動心

《嫻言嫻語》一寫就是八年

張小嫻的寫作生涯,並沒有什麼曲折故事。讀大學那會,她就半工半讀,曾在TVB、亞視當編劇,為她的言情庫算是奠定了基礎。

1992年,因為與編劇好友在車站的一次偶遇,她跟著參加了一個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的成立會議,糊里糊塗成了協會委員。

後因協會經費緊張,編劇們開始輪流給《明報》專欄執筆以賺取稿費。寫了兩篇後,《明報》編輯主任就找到張小嫻,問她是否願意代替一位正在滑雪無法寫稿的作者寫一個專欄。

她筆下的愛情千姿百態,20多年卻只對一個男人動心

這一寫就是8年。專欄開始叫做《嫻言嫻語》,後改成《貼心感覺》。“從沒想過以寫作維生,要不是當天和那位朋友在車站相逢,我的人生也許會是另一個故事。”

至於張小嫻的個人生活,更是簡單得讓人不敢或者說是不願相信。讀者和粉絲們總是在好奇地想象,一個寫愛情如斯的女人,會經歷過什麼樣的愛情?

用平靜給愛情保鮮

張小嫻的愛情,到來的並不早。因為中學讀的女校,校規非常之嚴格,整個中學期間,張小嫻沒談過一次戀愛。

但她始終保有天蠍座的敏感與清醒。她曾在接受採訪時坦然地說,初戀是個錯誤,而愛情終究是要分開的。

在愛情裡,她這樣評價自己:“我愛一個人的時候,從來不是盲目的。我愛的人,雖然也是我的寶貝,但我清楚地知道他有多好,又有哪些缺點。我如此愛他,並不是因為看不到他的缺點,而是我明白這個世界只有有限的完美。”

她有一個相處了20多年的男友,過著平靜的感情生活,卻一直沒有結婚。

她筆下的愛情千姿百態,20多年卻只對一個男人動心

說起生活裡的細節,張小嫻說,以前我不懂得怎麼吃魚,他(男友)每次就會把魚的臉頰夾給我吃,說最好吃的就是那個地方了。

這麼多年來,一直這樣。“現在的女性都比較獨立自我,我覺得一位男士要和一個女生在一起也挺不容易的,其實最美好的愛情就是,兩個自我可以相互包容。”

也許因為太懂愛,也太懂婚姻,她選擇了用另一種方式延續愛情的生命。

在《朗讀者》裡讀哭自己

去年3月,張小嫻受邀參加央視節目《朗讀者》的錄製,並在節目中朗讀了自己的散文代表作《愛情的餐桌》。

這篇讓很多人淚目的散文選自張小嫻的經典散文集《謝謝你離開我》。張小嫻坦言:“這本書出版以來,看哭了很多讀者,可我沒想到,有一天,我也讀哭了自己。”

錄節目的那晚,現場坐滿了觀眾,張小嫻站在舞臺上。

她筆下的愛情千姿百態,20多年卻只對一個男人動心

當讀到“要是可以,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遠,看著我們彼此在餐桌上漸漸凋零,眼睛老了,看不到賬單上的小字,胃口小了,只能吃那麼一點點,牙齒終於也掉光光了”的時候,張小嫻熱淚盈眶。

“因為我想起去年8月離世的父親,想起我和他吃的最後一頓飯。爸爸生平最喜歡的就是吃,生命最後的日子,卻連一口飯也吃不到。

我一直很慶幸,那個週末我扛著他出去吃了一頓飯,那是我和爸爸的最後晚餐。童年時,我常常跟著爸爸上館子吃飯,而今,爸爸走了,我也有些年紀了。

父女、夫妻、戀人,無論這輩子的緣分有多深,無論陪伴有多長,也總有離別的一天。生與死的味道,愛與親情的味道,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關於愛情你應該要問張小嫻

金庸說,關於愛情,你應該要問張小嫻。有次,張小嫻去金庸家做客,發現他正在讀自己寄給他的《三個A Cup的女人》,還為結局感動不已。

憑藉小說處女作《麵包樹上的女人》走紅文壇,張小嫻成為繼亦舒之後香港最受歡迎的言情女作家。

《荷包裡的單人床》、《我這輩子有過你》、《那些為你無眠的夜晚》、《你終將愛我》、《致遺忘了我的你》……幾乎她的每本書都成為暢銷書,《那年的夢想》、《紅顏露水》等還曾被改編成影視劇。

她筆下的愛情千姿百態,20多年卻只對一個男人動心

作為全世界華人的愛情知己,張小嫻深刻洞察人性,以小說描繪愛情的灼熱與冰冷,以散文傾訴戀人的微笑與淚水。那些帶著療愈、安撫特質的句子有時也像她的喃喃自語。

“人活著就是苦樂參半,可能痛苦比快樂的時候多,所以你希望在親密的人、甚至一個萍水相逢的人身上獲得一點溫暖,或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拍拍你的肩膀,我希望我可以找到溫暖,我的讀者也可以找到。”

會煽情但不矯情,有悲傷但不悲憤,懂幽默卻不低俗。用細膩的洞悉直擊心扉,酸楚裡依然看得到希望,感慨而不沉重,警示卻不偏執。

張小嫻筆下的愛情,是現實裡的愛情,你能找到自己,也能寬慰自己。

哪怕有一千種分手的方式,一萬個痛苦的理由,笑過哭過之後,質疑過什麼是一生一世之後,你依然敢於一頭扎進愛裡,依然願意選擇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