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明代監察御史拜謁孟廟,留下了怎樣的慨嘆

这位明代监察御史拜谒孟庙,留下了怎样的慨叹

山東鄒城孟廟,又稱亞聖廟

在孟子故里山東鄒城,有一座孟廟,又稱亞聖廟,為歷代祭祀孟子之所。廟內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廟周圍有紅牆護圍,總面積65.3畝。

孟廟內保存有秦、漢、晉、唐、宋、元、明、清歷代碑碣280餘塊,其主要內容有歷代封贈聖旨、孟氏家族譜系、歷代維修擴建紀實、文人騷客詩詞讚頌等。其中有一塊碑為明代監察御史鍾化民拜謁孟廟時留下的《祭孟母文》碑,人稱“孟廟監察御史碑”。

这位明代监察御史拜谒孟庙,留下了怎样的慨叹

孟廟碑林

鍾化民(約1545-1596年),字維新,別號文陸,明仁和博陸(今屬杭州市餘杭區)人。萬曆八年(1580)進士,授惠安知縣,多惠政。明萬曆十七(1580)至十八年,鍾化民任巡按山東監察御史。其後,鍾化民調任樂平(今屬江西景德鎮),遇事精心考察,歷久未決疑狀,迅速查明斷案,人皆懼服。以致外縣冤民,常不遠千里,前來申告。即使案情複雜,鍾受理後,也都迎刃而解,眾稱“鍾青天”。樂平人將所辦案例彙編成《洗冤錄》傳世,贊鍾化民為不要官、不要命、不要錢的“三不要”清官。

萬曆十八年,鍾化民任巡按山東監察御史,曾至鄒城拜謁孟廟,認為孟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啟發教育了一代聖賢,堪稱千古母教、家風典範,故撰寫祭孟母文留存至今。

这位明代监察御史拜谒孟庙,留下了怎样的慨叹

孟廟《祭孟母文》碑

維萬曆十八年歲次庚寅二月癸酉朔月七日已卯,巡按山東監察御史鍾化民,敢昭告於邾國公宣獻夫人仉氏曰:

子之聖即母之聖,妻之聖即夫之聖。不有三遷之教,孰開浩然之聖。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來,一人而已。為丈夫者,瞻對慈顏,安可不憤然獨往,必求至於孔子。尚享!

——鍾化民《祭孟母文》碑

鍾化民在碑文中認為,孟子的功成名就彰顯了孟母的偉大,孟母的賢德亦彰顯了孟父的聖明。若沒有孟母對孟子幼時“三遷擇鄰”的諄諄教誨,又怎能成就一身“浩然正氣”的亞聖?大多數父母教育子女,都是以功利為主,期望他們可以出仕為官,官運亨通。而孟母教育孟子,則希望孟子能夠學習孔子,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賢德之人。古往今來,能夠如此教育子女,並培養成一代聖賢的,只有孟母這一人啊!

孟母是歷史上著名的賢母,她“三遷擇鄰”“斷織教子”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孟子年少時,孟家原在一處墓地附近,孟子“嬉遊為墓間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乃去。舍市旁。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孟子讀書中道而輟,正在織布的孟母揮刀割斷了辛苦織就的布,並說:“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智,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廝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教育孟子貴在有恆,不可半途而廢,孟子自此“旦夕勤學不息”,“遂成天下名儒”。

傳家世守三遷訓。孟母“三遷擇鄰”“斷織教子”不僅成就了一代亞聖,而且對孟氏家風的形成也影響深遠。孟子有言:“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國家、家庭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修身齊家,方能治國平天下,好的家風才能不斷為高尚的家國情懷培基固本,讓清廉的思想脈絡源遠流長。明代監察御史鍾化民留下的《祭孟母文》碑,既是對孟母、孟子的尊崇,也是對孟氏家風家教的讚歎與弘揚。(山東省鄒城市紀委監委 張洪濤 陳志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