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三有效需求原則:有效需求和充分就業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三有效需求原則:有效需求和充分就業

一句話導讀:本文從4個定義出發,提出總需求函數與總供給函數相交時有效需求,進一步論證從經典學派“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推導出的充分就業存在不足。

基本概念

要素成本:付給生產要素已取得當前勞動力,稱之為就業量的要素成本。

使用者成本:付給其他僱主,以購買產品,以及避免機器閒置而蒙受損失,稱為就業量的使用者成本。

所得:超過要素成本與使用者成本,則稱為利潤,利潤即僱主的所得。

總所得:要素成本與僱主利潤就是僱主僱傭該勞動力而產生的總所得。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三有效需求原則:有效需求和充分就業

總供給函數和總需求函數

設Z為僱用N人所產產品的總供給價格,Z與N的關係可以寫作Z=φ(N),稱之為總供給函數。

設D為僱主預期僱用N人所獲得的收益,D與N關係可以寫作D=f(N),稱之為總需求函數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三有效需求原則:有效需求和充分就業

網絡配圖

有效需求

就業量決定於總需求函數與總供給函數的相交點,在此點僱主們預期利潤達到最大量。D在總需求函數與總供給函數相交點的值,成為有效需求。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三有效需求原則:有效需求和充分就業

薩伊

經典學派充分就業和勞動力角度的充分就業

“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這句話,表示無論N取何值,即不論產量和就業量處於什麼水平,φ(N)和f(N)總相等。當N增加時,Z增加,D也等量增加。這就是說有效需求不是一個唯一的均衡值,而是無窮數值,所以就業量變成不確定數,只有勞動力的邊際負效用,才能給予就業量一個最高限度。

假定上述論斷是對的,那麼由於僱主之間的競爭,使就業量擴到到一點時,在該點總產量的供給不再有彈性,即當有效需求增加時,產量不再增加,這樣就是充分就業的狀態。

從勞動力的角度定義的充分就業是指對勞動力產物的有效需求增加時,總產量不再增加。

所以薩伊定律說的不論產量在什麼水平,總產量的總需求價格恆等於其總供給價格,實際上等於說,社會上沒有阻礙充分就業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