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抽調U23球員,中超第15輪開始實施「補充新政」,誰是最大的獲益者?

足球報陳永


徵調2人及以上的球隊將獲益,只徵調一人的球隊,如果是主力隊員將受到損失,恆大是最大受益者!

本週,中國亞運會足球隊(U23國家隊)將開啟集訓,目前,總計27名隊員參加集訓,8月1日和2日的第15輪中超聯賽,U23球員將缺席比賽。

我們先來看27人的集訓名單。

廣州恆大:唐詩、鄧涵文、胡睿寶

上海上港:陳彬彬、陳威、張華晨

天津權健:劉奕鳴

河北華夏幸福:高準翼

廣州富力:黃政宇

山東魯能泰山:李海龍、劉洋、陳哲超、姚均晟、周煜辰

長春亞泰:何超

貴州恆豐:張源

北京中赫國安:巴頓、韋世豪

上海綠地申花:徐友剛、叢震

江蘇蘇寧:黃紫昌

河南建業:龍成

北京人和:曹永競

遼寧宏運:馮伯元

梅州客家:李錚

韓國富川FC:南松

荷蘭海牙:張玉寧

歸納來說,總計17傢俱樂部貢獻了27名球員,其中中超俱樂部13家,中甲俱樂部2家,海外俱樂部2家,中超球員23人,海外球員2人,中甲球員2人。

中超俱樂部中,被徵調最多的是魯能,達到5人,隨後的恆大和上港3人,國安和申花2人,權健、華夏、富力、亞泰、恆豐、蘇寧、建業、人和等8傢俱樂部各1人。

對於收益或者損失,很簡單的一點,徵調2名球員的俱樂部最好,因為恰恰可以獲得2個非U23換人名額,只需要首發1名U23即可。

很簡單的道理,中超U23球員,除了個別球員之外,大部分球員實力都比較一般,和成熟球員差距較大,所以,獲得2個非U23球員名額,獲益是非常明顯的,因為他們可以派上更加成熟的球員,當然,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像恆大,他們的替補都是國腳,所以,他們獲益自然是最大的,但上海申花,替補實力一般,而且開始年輕化政策,培養99年齡段球員,他們反而沒有什麼好處。總體上,恆大、魯能、國安和上港都會獲利。

需要說明的是,徵調1名球員的俱樂部,如果這名徵調的球員是絕對主力,反而是損失,比如天津權健、河北華夏幸福、長春亞泰、北京人和等幾家俱樂部,原因很簡單,權健的劉奕鳴、華夏幸福的高準翼、亞泰的何超、北京人和的曹永競,這幾名球員都是球隊的絕對主力,他們被徵調意味著球隊損失極大,他們仍舊要首發1名U23球員,還要替補上場1名U23球員。

總體上,恆大將會獲得明顯優勢,魯能雖然徵調了5名球員,但替補實力不錯,其實也是獲益的一方,上港和國安也屬於獲益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