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01

前幾天調取公司監控找東西,無意中發現了挺不可思議的一幕:

當時已經接近深夜12點,辦公室裡還有一位同事在加班。這時只見他接了一個電話,放下手機後,一向淡定沉穩的他,竟然捂住臉崩潰大哭!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後來一起吃飯,聊起來才知道那天是他女兒的生日。

當時為了攻下手裡那個項目,他已經連續一週吃住在公司了,本來說好一結束馬上回家陪女兒過生日,可臨近下班時,客戶突然推翻原方案,需要他明天之前出一個全新的。

沒辦法,他只能再次加班到凌晨。12點,妻子打電話質問他:“你是賣給公司了嗎?女兒一直不睡在等著你!”

他聽了真是無比心疼啊。讓妻子把手機遞給女兒,心想小傢伙一定會開口埋怨他吧,結果卻聽到女兒睡意朦朧的一聲:爸爸,我愛你,早點回家。

放下電話,一直剋制內斂的他,終於忍不住淚如雨下。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那一瞬間的心酸、無奈、柔軟...箇中滋味,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吧。

02

有人說,“人到中年不如狗”。這句話總讓我想起《大話西遊》裡,變成孫悟空的至尊寶:

不戴金箍,如何救你?戴了金箍,如何愛你?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哎。”

為了所愛之人眼裡的歲月靜好,揹著如山的責任負重前行,為人父母,又何嘗不像一條狗呢?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成都地鐵2號線上,一位媽媽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還沒等到家,就疲倦地靠在兒子的手上睡著了。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有一天晚歸,跟出租車師傅聊天,得知他兩個孩子都在上學。每天早晨出車,凌晨2點才收工,連個路邊的快餐都捨不得吃,非要挨著餓回家煮清水面充飢。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聚會的時候,鄰桌在談合同。一位40多歲的大哥,每次給對面20多歲的客戶敬酒時,腰幾乎彎成了90度。

一杯一杯得下白酒,一句一句得說好話。去洗手間的時候正巧碰到他在吐,身子一抖,藏在下面的白頭髮一下子出來了。

這個時候他手機響了,聽口氣應該是他女兒,這位剛剛還低聲下氣的父親,此時一臉豪情地對女兒說:“國你放心出!不用打工!爸爸還供得起你!”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人到中年,時常覺得孤獨。因為你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卻沒有你可以依靠的人。所以你不被理解,你也無處訴苦。

每一位爸媽都太貪心,想給兒女賺來整個世界。

可殘酷的是,很多家長在為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時,就已經耗費了所有的精力和時間。

03

或許有人會問:有必要為了孩子這麼拼嗎?

可是每一顆父母心,都是要為孩子做點什麼才安穩。

自從女兒上了幼兒園,朋友的老公直接申請去國外工作:環境艱苦、條件差、一年只能回國兩次,但是工資高。

出國之前,她老公是那種享受安逸的人:一個小家、一位愛妻、膝下一對小兒女,足矣。直到他被拉進了幼兒園群才明白,原來世界上真的有“起跑線”這一說。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當他女兒在家玩積木時,她的同桌已經跟著專業舞蹈老師學芭蕾了。

當他暑假帶著女兒去樓下兒童樂園玩時,她的同學早就跟著爸媽去歐洲度假了。

當他為女兒第一次用了成語激動得發朋友圈時,她的後桌已經開始說英語了!

他還經常遇到這種家長:畢業名校,資產過億,動動手就能把股票砸停。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看看女兒,他心裡太焦慮了——自己這輩子已經就這樣了,孩子一定不能和我一樣。

這位環衛工大叔,為了園女兒的體操夢,7年吃了2噸清水掛麵,就為了每天多省出兩塊錢。

為了不委屈孩子,只能委屈自己。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當爸媽的,誰不知道應該陪在孩子身邊,哪個願意為了一份誰都能替代你的工作,錯過孩子的成長呢?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04

此前,一篇名為《我的爸爸》的傷心日記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日記是一位女兒“朵朵”渴望得到父親陪伴的迫切呼喚。

在朵朵的印象中,身為警察的父親像一個工作狂,永遠沒日沒夜地值班、加班、開會、出差……沒有時間陪伴她,她甚至在電話裡哭喊: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可能都有這樣一種感受:每天上班,坐車各條路像停車場,坐地鐵各個站都是集裝箱。每天早上穿過人山人海到達工作單位,到了晚上,再穿過人山人海回到家中。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

面對著這樣殘酷的現實:

孩子上幼兒園早上我們送不了,下午我們接不了,有時候甚至孩子都睡了,我們才剛剛到家。雖然和孩子住在一起,可是客觀事實是,我們對孩子的各種照顧和陪伴是少之又少。

我們總說,有了孩子,就有了軟肋,也披上了鎧甲。為了孩子,我們願意傾盡所有。

3萬塊的輔導班,800萬的學區房,我們都儘可能地付出心血去全力滿足孩子的需要,卻偏偏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也許是父母更多的陪伴。

對於大多數父母而言,到底是選擇努力打拼,還是放下工作陪伴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